邏輯思維的培養一般要從四個方麵人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同一律是指在研究一個問題時,不允許偷換概念或轉移論題。舉例而言就是,很久以前,有個縣令上任伊始,便在堂上高懸一副對聯:“得一文,天誅地滅;徇一情,男盜女娼。”打官司的富貴人家相信“有錢能使鬼推磨”,於是把金錢送給這位縣令。這位“清官老爺”。照收不誤。有人不平,當麵問縣令:你接受賄賂,怎對得起對聯上的誓言呢?”縣官非但不覺羞恥,反而振振有詞:“我沒有違背誓言,因為我所得的不是‘一文錢’,受賄徇情也非‘一次’呀!”麵對這個無賴的縣官,那人無言以對。從邏輯上看,這個縣令的詭辯就是在利用同一律——偷換概念。
矛盾律是指在研究一個問題時,不能做出兩個互相矛盾的判斷,而要前後一致,互相統一。成語“自相矛盾”這個人人皆知的寓言中賣矛又賣盾的那個人,被人問得無言以對,就是因為他的兩個判斷互相矛盾,無法自圓其說。
排中律是指在研究一個問題時,不能同時否定或肯定兩個互相矛盾的事物,而要正確地選擇其一。比如,一位姑娘對眾多的求婚者說:“這裏有三隻盒子,一隻金盒子,一隻銀盒子,一隻鉛盒子。每隻盒子上寫著一句話:金盒上寫的是‘肖像在這裏’;銀盒上寫的是‘肖像不在這裏’;鉛盒上寫的是‘肖像不在金盒裏’;三句話中,隻有一句是真的,誰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個盒子裏,我就嫁給誰。”有一位猜中了,他運用的是排中律的知識。他看到鉛盒上寫的那句話與金盒上的話是互相否定的,是兩個互相矛盾的判斷。根據排中律,在互相矛盾的兩個判斷中必有一真。根據題意,隻有一句是真話,而這句真話隻能在這互相矛盾的兩個判斷之中。因此銀盒上的那句話一定是假的。既然銀盒上的話“肖像不在這裏”是假的,當然就可以判定肖像放在銀盒子裏。
充足理由律是指任何判斷和論證,隻有當它有充分的理由和根據時,才能是正確的,合乎邏輯的,才能具有論證和說服的力量,可作判斷和論證根據的充足理由有三種來源:一是明顯的事實。如“這個教室有兩扇門”,是明顯事實,無須別的理由加以證實。二是公理。公理就是不加證明而公認為正確的命題。如“全體大於部分”,“兩量各等於第三量,則此兩量相等”這類的判斷,都不需要論證。三是既得的規律、原理的學說。在各種學科中可憑借大道理推出小道理,憑借舊的,已被證實的定理、法則推證新的,前所未有的命題。
我們可舉這樣一個例子:“銅是電的良導體。”我們可用兩種方法證明:即用實驗方法,通電流於銅線;或用純粹邏輯的推論方法。凡金屬都是電的良導體,而銅是金屬,所以銅是電的良導體。
有人說話、寫文章顛三倒四,模棱兩可,自相矛盾,有的人麵對巧言詭辯,無力分辯,盲目附和,這也與邏輯知識貧乏有關。這都與犯了邏輯錯誤、缺乏邏輯修養有關。有的人遇到複雜情況,好比亂麻在手,“剪不斷,理還亂”;而有的人卻條理分明,綱目清楚;有的人思想遲鈍,緊急關頭舉棋不定;有的人卻能迅速做出恰當的判斷。這種思維快慢之差,也反映了人們邏輯修養的深淺。邏輯思維能力是人思考、說話、寫文章必不可少的能力。經常運用邏輯知識思考分析實際問題,邏輯思維能力就能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