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9章 將大腦中閃現的靈感記錄下來(1 / 2)

觀察周圍的事物,並注意及時往大腦中儲存信息,然後加以記憶,活躍思維。

靈感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產生的突發性。靈感既不能預測,也無法邀請。當你千言萬語呼喚著靈感時,它卻不理你。而當你感到失望甚至絕望時,它卻突然來拜訪你,給你一個驚喜。往往是“終日覓不得,有時還自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代劇作家湯顯祖說:“自然靈氣,恍惚而來,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名其狀,非尋常得以合之。”現代詩人艾青在《詩論》中寫道:“‘靈感’是不速之客,是不期而遇的朋友,它常給人突然襲擊。”“隨時要為接待‘靈感’而敞開大門。”蘇東坡在談到寫詩的靈感時說:“作詩之急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難摹。”詩人臧克家認為,詩人進入創作情景時,詩情澎湃,如錢塘怒潮。大腦中有一條‘熱線’,如果把這條熱線打斷就不容易接起來。因此在靈感來臨時必須及時捕捉,將它記錄在案。

冥思苦想是難以找到靈感的,反而是生活裏點點滴滴的積累往往能讓自己在不經意的時候靈光一閃。搜集平時的記憶片段,比如寫100個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要完成一件什麼工作,先試著寫出100個和這個工作有關的名詞,經常進行這樣的訓練,自己便容易對各種事物產生興趣,也會提高自己獲取信息的能力,信息搜集積累得越多,靈感越多,大腦也越活躍。

有些東西絞盡腦汁也是想不出來的,這個時候就試著變換下角度吧。嚐試從各個角度去觀察、去思考,並且堅持,這樣大腦也會越來越靈活。

說或寫是從大腦裏提取信息。把想法轉化為語言從腦裏傳遞出來,之後再一次轉化為文字或聲音進入大腦,由腦進行重新分析,形成新的東西。此時被大腦重新接收的信息又會被自己過濾審視一邊,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讓腦多運作幾次也會促進大腦的鍛煉。

靈感的來到之所以使人感到突然,是因為當你耗費巨大心血去思考一個問題而得不到解答時,你把它放下來,這個問題並沒有從你頭腦裏消失,而是由顯意識轉入了潛意識,大腦仍在活動著,隻是你不自覺而已。一旦溝通了信息,問題得到了解決,就再度轉化為顯意識,成為靈感。這時你會感到莫名其妙,因為你自己也不知道這個問題是怎樣解決的。

靈感的另一特點就是它的短暫性。靈感往往象電光火花,一閃而過,轉瞬即逝。它是智能中的一顆流星,當人們還來不及認識它的麵目,估量它的價值時,往往就消失得無影無蹤;那些美的光線,美的色彩,美的形體和美的動態常閃現一下就隱沒了,也許一去不複返,因此必須及時加以捕捉。

愛因斯坦有一次在朋友家吃飯時,突然想到一個重要的公式,他來不及找紙,就在主人的新桌布上寫下了那個公式。牛頓在一次宴請賓客時,去儲藏室拿酒,途中忽萌靈感,他忘了拿酒,也忘了同伴,在自己的小書房裏緊張地工作起來。意大利作曲家威爾第有一次正在教堂裏做彌撒,忽然靈感來了,他立即從講壇上衝下來,跑入一間聖器收藏室,寫下了一首曲譜的主題,然後再去做彌撒,但教堂的負責人不理解這種創作方式,下令把他逐出了教堂。

經驗表明,不但要把靈感的火花及時地記錄下來,而且要趁熱打鐵,使思維向縱深發展,擴大思維成果,使火花連續閃現,將忽明忽暗的幾星零散的火花連成一片,形成新的思想和成果。

靈感仙子既不輕易來臨,也不長久逗留,這就使她顯得更神秘、更寶貴。當她來拜訪你時,你要象畫家那樣,快捷地速寫下她的形象,然後再加工完善,塗上豔麗的色彩,呈在你眼前的將是一幅精美絕倫的圖畫。靈感的出現,帶來的往往不是一個完整的方案,而隻是指明了一個方向,一條道路,一種方法。有時忽明忽滅,若隱若現,需要人們去捕捉,去整理,去進行顯意識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