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曆史沿革將企業形態分為勞動密集型、知識力密集型和創新型三大形態,這三種形態無形中將企業的戰略發展定格在了一定的圈層中,換言之,就是將企業做了類別上的劃分。當然,這並非絕對,因為很多企業或是其中兩種,或是其中三種形態的結合產物。
圖3-1 企業的三種形態
如果以時間為軸線分割的話,那麼以上三種企業形態大致8年一個階梯。2000年前後,中國開始逐漸融入到世界經濟一體化中,作為“低成本+產業集群”的典型代表,中國很快就在世界經濟一體化中奠定了其世界工廠的地位,這一亮點地位讓眾多的中國企業獲得了不小的價值,同時也影響了中國經濟的走向。2008年,世界經濟開始發生質的改變,中國這個“後世界工廠”能否安全度過危險期,攸關眾多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死存亡。這些“血汗工廠”麵臨著市場的壓榨,麵臨著人心的忐忑,特別是那些低成本生產者在通貨膨脹和成本急劇上升的時期實屬瀕臨滅亡。這是一個世界性的話題,中國有句古話叫“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些在危難之際成功突圍的企業,憑借一己之“力”(即智力、知識力)向著卓越又邁進了一步。相信大家對這些以知識力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並不陌生,比如華為就是這個時期典型的知識力密集型企業。又過了8年,2016年作為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李克強提出來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開始在這個時期走俏。知識力密集型企業是“萬眾創新”號角吹響後第一批衝上“前線”的先鋒軍,是創新型企業的基礎力量。
類別:勞動密集型
概念:指生產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產品成本中活勞動量消耗占比重較大的企業,又稱為勞動集約型企業。在勞動密集型企業裏平均每個工人的勞動裝備不高,比如紡織業、服務企業、食品企業、日用百貨等輕工企業以及服務性企業等
特征: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資本有機構成低,勞動者占用固定資產的數額較低,在產品成本中活勞動消耗所占比重較大。因而,它具有投資省、單位投資能吸收較多勞動力、技術操作要求較低、資金周轉快的特點。一些勞動力資源豐富,而資金短缺、技術發展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有利於充分發揮勞動力的優勢,彌補資金和技術力量的不足,積累建設資金,加快經濟建設。
類別:知識力密集型
概念:以大量知識員工為主體,大規模生產知識型高附加值產品的企業。這些產品可以是通信設備,或者汽車公司的某款發動機,或者動漫公司的動畫片等
特征:第一,企業中有數量龐大、低成本和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員工;第二,這類企業具有快速有效的組織能力; 第三,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具有很高的附加值,使企業有足夠的利潤進一步擴張,並有能力通過培訓學習等方式提升其人力資本。
類別:創新型
概念: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知名品牌,具有良好的創新管理和文化,整體技術水平在同行業居於領先地位,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優勢和持續發展能力的企業。創新型企業主要分布在高科技行業、消費品行業以及知識密集型服務業。這是一個國家最有活力的企業,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也是風險投資機構最青睞的投資對象
特征:(1)企業內部研究與開發能力相當強;(2)從事基礎研究或相近的研究;(3)利用專利保護自己,與競爭對手討價還價;(4)企業規模足夠大,能長期高額資助R&D(研究與開發);(5)研製周期比競爭對手短;(6)願意冒風險;(7)較早且富於想象地確定一個潛在市場;(8)關注潛在市場,努力培養、幫助用戶;(9)有著高效的協調研究與開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家精神;(10)與客戶和科學界保持密切聯係。為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係,培育大批創新型企業是關鍵
從概念和特征上看,知識力密集型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升級,創新型企業又是知識力密集型企業的升級和創新。如此這般華為還真的是後兩種形態的典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