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最好的回報叫作“苦”(1 / 2)

“想多賺錢,就得多幹活,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多勞多得是華為文化的本質,這也是樸實、普適的道理。”談及華為的非洲之行,任正非對員工們的艱苦奮鬥不是沒有感動,他的感動都體現在豐碩的回報上了,這份回報還有股澀澀的“苦”。任正非坦言:華為給員工的好處就是“苦”,沒有其他。“苦”後有什麼?有成就感、自己有收入改善、看著公司前進方向有信心……這就是新的東西,這就是吸引員工的地方。華為奮鬥在非洲的各級骨幹大多是“80後”“90後”,他們是有希望的一代。

任正非的“苦”更多來自他曾經的軍旅生涯,軍隊組織運行的機製與文化給任正非這個知識分子注入了鐵的靈魂與狼的血性。嚴格意義上說,華為的文化就是“狼”的文化。2001年,任正非在其發表的《華為的冬天》一文中,將狼性文化定義為“偏執的危機感、拚命精神、平等、直言不諱、壓強原則”,自此,華為的狼性文化正式公布於眾。

很多人說,華為的文化是狼性文化,華為實際上就是一支由狼王帶領著一大群狼馳騁沙場的狼團,狼王任正非通過他敏銳的嗅覺捕捉到,這個競爭市場唯一的核心就是消費者,隻有為消費者提供滿足他們所需的產品、提供最優質貼心的服務的“狼”才有“肉”吃。所以,華為一直兢兢業業做著合格的“乙方”,永遠服務大眾消費者。這份對消費者的尊重在華為還是個狼崽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如今,華為成了一支狼團,這種文化更加牢固和堅實。

狼性的嗅覺就是在有肉的時候,大家都能聞得到,統一戰線向前衝,不用臨時溝通,無須緊急安排,每一次的本能使然,就是最好的默契。狼王在此之中,需要判斷正確的方向,帶領狼團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前進,經過狼團中每一位成員的努力,獲得最終的勝利。

2014年的時候,任正非曾發表言論,闡述了他作為狼王是如何發現並解決有關華為方向的問題的。任正非說:“我們公司前段時間挺驕傲的,大家以為我們是處在行業領先位置。但是他們用了半年時間做了戰略沙盤,才發現我們在世界市場上的重大機會點占了不到10%,弟兄們的優越感沒有了,知道如何努力了,這就是假設——假設未來的方向。”

每一次的選擇都需要做出一定的犧牲,選擇了A,就等同於徹底與BCD無緣,但不代表BCD就是錯的。選擇題不同於判斷題,隻有相對的適合與不適合,而沒有絕對的T或絕對的F。每一次選擇都是為了讓企業向著更優前進一大步,那樣距離總目標的成功就更近了一小步,整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就又發揮了一次巨大的作用。

自古以來,狼狽的組合總是如影隨形般出現在市場競爭中,任正非作為“狼王”,他不僅要對狼團的生存不斷做出科學戰略的部署,還要將狽的短視與先天不足充分暴露出來,然後再加以嚴格的“剁手”處理,這就是華為的“狼狽機製”——前方為狼,後方為狽;前方需要捕捉和把握住機會,當機會比較多的時候還要有精準的篩選能力,後方要做好有力的保障、支持和服務。

能夠堅持進步毫不猶豫的“狼王”有著鐵血一般的剛韌不屈,這使得華為的文化氣息又多了一份軍人的靈魂與血性,並且會一直繼續下去,就像任正非的堅持做好一件事的信念永不變一樣。“狼王”不僅自己對軍隊有情愫,同時也將這種情愫感染給了華為的每一名員工。

2015年9月,任正非簽發了由總裁辦向全體員工電郵的“轉閱金一南將軍的文章《美軍還能打仗嗎》”。次月,任正非邀請到著名軍事專家金一南將軍走進華為阪田基地,為華為員工進行了《關於隊伍的靈魂與血性》的講座。11月29日,“狼王”親自為金一南將軍的文章《勝利的刀鋒,論軍人的靈魂與血性》撰寫“編者按”:軍人的責任就是勝利,犧牲隻是一種精神。華為的員工不隻是擁有奮鬥精神,更要把這種奉獻,落實到腳踏實地的學習與技能提升上,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出效率和效益來。2015年12月4日,任正非為華為輪值CEO郭平所發表的文章《記住插在硫黃島上的那麵旗幟》撰寫了“編者按”:“一切為了作戰,一切為了服務業務,一切為了勝利”,也許會成為一個時代的口號,這個口號在華為要使用10年。2016年1月,任正非在華為市場部大會上發言,滿滿流露出對軍隊的別樣情結。任正非在講話中直言:“當前4K/2K/4G和企業政府對雲服務的需求,使網絡及數據中心出現了戰略機會,這是我們的重大機會窗,我們要敢於在這個戰略機會窗開啟的時期,聚集力量,密集投資,飽和攻擊。撲上去,撕開它,縱深發展,橫向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