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其一)王之渙
這首詩是以古曲名《涼州詞》填詞的又一力作!作者王之渙出生於官僚世家,祖輩曾官至刺史,但他的政治生涯終其一生不過是縣尉等小官。與之相反,王之渙在文學上的成就卻很大,他和高適、岑參、王昌齡並稱“四大邊塞詩人”。王之渙善於用平實的彩色語言描寫出邊塞壯闊的景色,用以反襯邊境士兵艱苦的作戰環境以及悲戚的思鄉之情。可惜的是,王之渙傳世的詩多已散失,入《全唐詩》的隻剩六首,比較廣為人知的有《涼州詞》二首和《登鸛雀樓》。雖然不多,卻首首精華、字字珠璣,是中國詩歌寶庫中難得的明珠。
與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相同,王之渙也用《涼州詞》這一曲調來填詞。與王翰詩不同的是,王之渙的《涼州詞》更多的是在寫景。
中華文明起於黃河,黃河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母親,不停地奔流到海。如果遠觀,可以看見她綿延千裏、蜿蜒曲折,仿佛是由天上而來一樣。“黃河遠上白雲間”,七個字就描繪出黃河遠眺的壯闊景象。“黃河”與“白雲”相映成趣,就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所描述的那樣,水天相接,形成一幅優美壯闊的圖畫。
而黃河流經的邊關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一眼望去,山川雄闊蒼涼,在山川的簇擁下,遠遠有一座“孤城”。在那裏,漫天黃沙遮住太陽,看不到一絲青色,更別說鳥禽的叫聲。人們看到的隻有那血紅的殘陽和陡峭的山崖。而在高山的對比下,這座“孤城”的地勢險要、將領的孤危漸漸地逼近人們的心頭。
這座“孤城”就是玉門關。玉門關建於漢武帝時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到詩人存在的唐代時,玉門關漸漸無人問津,一派蕭索,就像一片孤城佇立在綿延的山中。唐時邊塞軍民喜歡羌笛這種發出悲涼聲音的樂器,“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羌笛又何必吹出這麼淒涼哀怨的《折楊柳》?《折楊柳》是古曲名,古人常以此表達惜別送友之情,如京兆灞橋一帶風俗“折柳送別”。王維有詩《送元二使安西》寫道:“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是寫折柳送別的經典,該詩也被後人編成曲子《陽關三疊》。
“春風”是一種象征美好的意象,像“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春風又綠江南岸”、“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等詩句描寫的一樣,春風總是帶來收獲和果實,可是這麼美好的春風就是吹不到遠在邊塞的玉門關!這句承接上句的“羌笛何須怨楊柳”,用豁達的態度安慰眾人:羌笛為何總是吹出那首極盡哀怨的《折楊柳》呢?要知這玉門關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你吹得再感傷,也無楊柳可折!“何須怨”一詞,放進這樣的語調中,也有勸戍卒不要怨的意思,讓詩意更為含蓄、深遠。也有人認為王之渙在借“春風不度玉門關”暗喻皇帝的惠民政策總是不能到達邊塞或者說和平的時代總是遲遲不肯到來。如明代的楊慎就說:“此詩言恩澤不及於邊塞,所謂君門遠於萬裏也。”至於詩中表達的深意,每個讀者都會有不同的解讀。
關於這首《涼州詞》還有一個典故,說清朝慈禧太後想找一個書法家在折扇上題字,書法家出於緊張疏忽,將王之渙的這首《涼州詞》寫成“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少了一個“間”字。太後認為這是公然嘲笑滿清人不懂唐詩,怒而欲斬之。這個書法家急中生智,說自己寫的其實不是王之渙的詩,而是一首詞,當即斷句:“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太後聞之大喜,獎之。這個故事固然在誇獎那個書法家的靈活機智,但是也充分說明王之渙這首詩字字既獨立又聯係,靈活多變,可隨意拆分,可見王之渙功底之深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這首《涼州詞》,王之渙另有代表作《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入選小學語文教材,和那首膾炙人口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樣都是很好的唐詩啟蒙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