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你可知,夜空中的一輪明月有多少寓意?

從遠古神話中的“嫦娥奔月”到《詩經》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再到“月是故鄉明”、“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變的明月被一代又一代的遷客騷人賦予了多少不同的內涵。

明月無情人有情,正是因為如此,不變的明月在我們的筆下、眼中、心中有了各種變化。隻是,古往今來,月亮唯有與中秋放在一起才更有意象。而古往今來,寫明月的文人多,能達到“前人詠月詩詞幾可盡廢,尚無後人可與比美”程度的,非蘇軾莫屬。

這首詞,上片從“明月幾時有”的疑問開始,頗有李太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氣概。這樣,酒、明月、詩人、夜空構成了一幅攬月圖。我們可以想象,在中秋之夜,詩人與好友在月下邊小酌,“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這是何等美事。接著二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又把讀者帶入天宮。傳說“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不知道現在天上是何年代,他們是否也和我們一樣,有這樣的閑情逸致?

詩人非常想了解天宮的狀況,“欲乘風歸去”,但考慮到“高處不勝寒”、天宮中的“瓊樓玉宇”,一時矛盾了起來。最終詩人在“攜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和“高處不勝寒”之間選擇了留在人間。因為他發現,趁著月光翩翩起舞,也不比高高在上的月宮差。

在這裏,後有學者認為,蘇軾的“高處不勝寒”和“起舞弄清影”是政治隱喻。據南宋學者楊曼倩的《古今詞話》記載:“神宗讀‘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乃歎曰:‘蘇軾終是愛君。’既量移汝州。”由此觀之,“高處不勝寒”正是蘇軾對朝廷高位為官有巨大政治風險的隱喻,而“起舞弄清影”,表明他有意在離高位遠的地方做出清廉政績。當然,這些都是人們的揣測而已。

詞的下片繼續由月光展開聯想。這皎潔的月光,輕輕掠過朱紅色的高樓,又靜靜地穿過屋內華美的窗檻,直直地照到了房間裏無眠之人。作者“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句的描寫,可謂絕妙至極!不但從空間的移動上寫到月光的軌跡,而且從“朱閣”、“綺戶”、“無眠”間(從景到人)的過度上也堪稱恰到好處。如果沒有細致入微的洞察力和神來之筆,誰會寫出這樣自然而又奇特的語言來?

人為什麼無眠?這是因為中秋是個團圓之夜,而很多人卻“獨在異鄉為異客”,不能和家人團聚。對這些人,也包括自己的弟弟子由(蘇轍),作者告誡:不能因為月亮總是在人們不能團聚時“團圓”而怨恨她。因為,月亮有她陰時不現、晴時皎潔、每月有圓有缺的特點,而人何嚐不是要經曆無奈的悲歡離合呢?這種事情自古以來都有,無法完美。這番哲理性的寬慰看似像說給弟弟子由,其實也是說給讀者,說給作者自己的。

既然無法避免人間的“悲歡離合”和月的“陰晴圓缺”,那麼我們何不許願,但願親人們聚多分少,“隔千裏兮共明月”、“天涯若比鄰”呢?

《水調歌頭》無疑是蘇軾最經典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詞奇特的聯想,細致的描寫和曠遠的胸懷,給我們締造出一幅完美的樂章。北宋學者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道:“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而這首詞的境界,合乎自然,超凡脫俗,不但是懷念親人的佳篇,而且是哲理性的教案,更是浪漫飄逸的經典。“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等句,已流傳千古,至今不衰。

盡管此時作者由於反對王安石新法而退出中央政壇遠赴密州,盡管和弟弟子由七年未見一麵,盡管已經41歲,可是詩人還是用鬼斧神工般的筆觸,告訴人們,自己的豁達、積極、灑脫,還告訴人們,不要記恨那些陰晴圓缺,何不插上翅膀,“千裏共嬋娟”?生活,就需要這樣有心胸的人,需要這樣的把酒言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