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絕命詞》文天祥

近代著名曆史學家吳晗曾寫過一篇《談骨氣》,說道:“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其中列舉了中國自古以來有骨氣的人,在文章中,他特別提到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文天祥。的確,中國從來就不缺有骨氣的人,如藺相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蘇武執漢節牧羊19載;甚至很多文人墨客都在詩句中寫到慷慨赴死;晚清也有“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這樣的義士……但像文天祥一樣真正用生命實踐這句“慷慨赴死”的,在他之前大概沒有幾個吧?

在零丁洋上寫下《過零丁洋》後,文天祥以為這會成為自己的“絕命詩”,但事情沒能按他想象的那樣發展。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宋、元雙方在海麵上展開最後的拚搏。結果元軍輕易擊敗宋軍,陸秀夫隨後背著小皇帝跳海殉難,宋朝徹底滅亡。 此役後,張弘範為了繼續招降文天祥,將其押送大都。結果,文天祥在路上絕食八日而未死。到達大都後,見到元朝君臣,文天祥堅決不行跪禮,以高貴的氣節讓元朝君臣大為佩服:滿朝大臣竟都不忍殺害他。為了勸降文天祥,元朝不惜動用平章政事阿合馬、丞相孛羅、南宋的降臣、文天祥的親弟文壁,甚至被俘的南宋小皇帝,但文天祥說:“弟兄一囚一乘馬,同父同母不同天。”表示自己的決絕之心。

元世祖忽必烈愛文天祥的才能和氣節,至元十九年(1283年)十二月,親自勸降文天祥。文天祥的態度是:“一死之外,無可為者。”最後,忽必烈不得不在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1283年1月9日)決定處死文天祥。行刑這天,文天祥從容地向南方跪拜,慷慨就義,終年47歲。忽必烈知道文天祥被處決,惋惜地說:“好男子,不為吾用,殺之誠可惜也!”在文天祥死後,其妻收屍時,在文天祥的衣帶中發現這首絕命詞:“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文天祥為什麼在臨死前要寫這些?因為仁義是千百年讀書人追求的至高境界,能實現仁義,離聖人也不遠矣。

“孔曰成仁”,“仁”是孔子思想體係的核心。孔子在《論語》中提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為仁矣”、“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等來闡述其仁政思想。

“孟曰取義”,作為孔子之後的另一個大思想家,他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義”,指出“義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孟子也曾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可以看出來,孔子的“仁”和孟子的“義”中都提到了生死的問題。孔子說:“殺身以成仁”;孟子說:“舍生而取義”。他們都主張為了仁義,可以毫不猶豫地犧牲掉自己的性命。這樣的思想經過董仲舒的發揮,被定義為封建道德的最高原則,到兩宋時,由於理學家的進一步推崇,“仁義”就與封建道德等同起來,成為讀書人的至高準則。

“仁”是什麼?“義”是什麼?二者有何關係?“仁”就是恭、寬、信、敏、惠等品質;“義”是正義、公義。如果把“義”做到極致,那麼,仁也就跟著到了。這就是“仁至義盡”。怎樣將“義”做到極致?那就是舍生取義了。想想這個,也就理解文天祥最後的選擇了。

我們從聖賢書裏學到了什麼?四書五經裏麵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就是仁義的學問嗎?

我現在已經決絕地選擇為國家慷慨赴死,做到了“義盡”。那麼,從今以後,我再沒什麼可慚愧和遺憾的了!

這首絕命詞讀來,除了豪邁之氣外,有一股“仁義”的程式化感覺。但是,這份看似理論的“仁義”有多麼不易?為了“仁義”他決絕地犧牲掉自己的性命!為了這份決絕,文天祥犧牲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性命,還有一妻二妾二子六女的幸福家庭。在其詩作《二女第一百四十八》中寫道:“床前兩小女,各在天一涯。 所愧為人父,風物長年悲。” 他難道真的沒有遺憾?國家民族就這樣被滅,他難道真的沒有遺憾?

沒有遺憾不可能,他隻是說,他對得起聖人的教誨了。而麵對聖人教誨的其他能臣呢?難道不應感到羞愧嗎?到底這樣的聖人之道為何有這麼大的魅力?到底這和吳晗說的骨氣有什麼關係?到底今天我們還會不會有這樣巨大的精神力量?

這些問題,我們可以去坐落在北京東城區府學胡同63號的文天祥祠(又名文丞相祠,是文天祥當年被囚禁和就義的地方)尋找答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