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獄中題壁》譚嗣同

自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進入“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自“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開始,中國也被迫漸漸融入世界,在列強的淩辱下進行艱難的現代化。林則徐翻譯《四洲誌》,是為了解世界,李鴻章領導洋務運動,是為器物層次上的現代化,而“公車上書”運動中凸顯出的學生領袖們則想在政治層麵對中國的製度進行改良。

最終,經過這些愛國舉子們的努力,年輕的皇帝被打動。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雄心勃勃的光緒皇帝頒布了“明定國是”詔書,宣布進行變法。但是,僅僅百天,維新運動就失敗了,慈禧太後發動政變,不但囚禁光緒皇帝,而且開始大肆搜捕和屠殺維新派人物。維新派的領導人康有為由上海逃往香港,梁啟超也經天津逃往日本。譚嗣同本也有機會逃走,可是,他卻堅決不走,誓死要喚醒國人的覺醒。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清廷抓捕了“戊戌六君子”楊深秀、楊銳、劉光第、林旭、康廣仁、譚嗣同六人,以“毋庸鞠訊”的幌子,急急忙忙地殺害了六君子。這首詩就是譚嗣同行刑前在獄中壁上所題。

張儉是東漢名仕。《後漢書·黨錮列傳》記載,東漢末年,中常侍侯覽仗著皇帝的恩寵,在山東老家和家人為非作歹,殘害百姓。張儉出於正義和蒼生的福祉,上書彈劾侯覽和其母親,請皇帝誅殺他們。但侯覽不僅截留了張儉的彈劾章表,還勾結其他人誣告張儉和同郡的24人“結黨”。於是,朝廷發文書欲捉拿張儉。得知消息,張儉被迫逃跑,見有人家就去投宿(望門投宿之意)。這些人家,不管認識或不認識張儉,隻要聽到他的名字,無不因為敬重他的德行而收留他。據說,張儉所投靠的人家,被處以重刑的就有好幾十戶,有的人家族的親屬都被處死,這個地區的人口都一度蕭條。當張儉逃到了李篤家,負責追捕的毛欽帶人來查問。李篤對毛欽說:“張儉是天下的義士,大家都知道他沒有罪,即使張儉現在在我家,你忍心抓走他嗎?”毛欽聽了這番話,歎息一聲就走了。最後,李篤把張儉送出關外,24年後,黨錮之禍解除後,他才回鄉裏。

“望門投止思張儉”,應該說是“思張儉之望門投止”,意思是想起了張儉逃亡時的匆忙和人們對他的尊敬來。作者為什麼會想起張儉呢?聯係下句的典故或許就會有答案。

杜根也是東漢名仕。杜根生活的年代,太後執政,外戚專權。杜根認為漢安帝已經成人,理當親自處理政務,便和一些正直的大臣一起上書勸太後還政於安帝。這極大激怒了太後,她讓人用白色袋子裝著杜根,要將其在大殿上活活打死。但是行刑的人都知道杜根是正直的人,佩服他的為人,行刑的時候沒有用力,打完就用車子把杜根迅速地運出城去。後來,太後讓人來檢查,杜根就裝死,一連裝了三天,直到眼睛裏生了蛆(忍死),人們都以為他死了,這才逃過一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