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一生以熱鬧開場,有殷實的家境,恩寵他的父母,有愛自己、自己也愛的女人,亦有良朋知己,還有傲然於世的盛名。可詩人的內心一直住著孤獨的靈魂,最後用悲劇的方式,結束了鑼鼓喧囂的一生。
張幼儀,是他耗盡一生也還不了的情債。所謂宿債難償,真情難舍,縱是債,他亦不能為愛妥協。又或許,感情本就沒有相欠,所有的愛怨皆是自己一廂情願。張幼儀端莊大方、賢惠善良,為他平凡生養、照料雙親,無怨無悔。徐誌摩給不了她愛,隻能無情地將她拋擲在異國他鄉,不肯問津。
他亦有他躲不過的情劫,亦有他的不如人意。當這顆柔軟詩意的心邂逅夢中那朵素潔的白蓮時,他如何視若無睹?倫敦的煙雨,康橋的柔波,讓他深深地沉醉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愛戀中,不能醒轉。
她恰逢最好的年華,似驚鴻照影,美不勝收。他玉樹臨風、倜儻多情,似一塊剛打磨好的美玉。她的出現,是上蒼對他的恩賜,彌補了他情感的缺憾,亦慰藉了他靈魂的空寂。他深信,這朵白蓮便是他命裏注定的紅顏,根植於心,此生不忘。
她是從人間四月天裏走來的林徽因,是愛,是暖,是希望,是天真,也是莊嚴。在此之前,他不知世間會有如此娉婷輕靈的女子,在此之後,百花皆不能入其眼。他甘心做一株招搖的水草,葬身於康橋的柔波,隻為換取她一顰一笑。
當他舍棄結發妻子,與張幼儀斷情割愛時,林徽因卻悄然轉身。過往的誓約,刻骨的愛戀,在瞬間成為幻影。“你若曾是江南采蓮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錯過的那一朵。”原以為這朵白蓮可以采擷回家,一生珍藏,免她流離,免她遺世,免她孤苦,卻終究還是錯過了她最美的花期。
再相見,她已嫁作他人婦,雖有往來,卻也隻能相望她的背影假裝冷靜。她依舊是那朵清白、醒透的蓮,從容安靜,無痛無恙,他連怪罪她的話都說不出口。可他到底不能忘情,亦無法收心,隻盼著歲月垂憐,紅顏回首,但覆水難收。
林徽因有情,卻不會為情而迷失荒徑,她活得堅定、清透。她的生命裏不容許有背叛、糾纏,亦不能有缺失和破碎。她願永遠活在人間四月天,高雅溫婉,美好寧靜,不輕易為任何人泛起波瀾。
“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看似安於宿命,但徐誌摩內心早就千瘡百孔、悲傷不已。那場春風滿座的盛筵,他此生注定缺席。林徽因是歲月恩賜於人間的女神,高貴、典雅,她可以負天下人,亦不敢負春天之約。
所幸,命運對他留有餘地,在其落拓無依時,給了他另一番安排。如果說林徽因是人間四月的白蓮,那陸小曼則是一株絢爛妖嬈的海棠。她生來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妖精,當他靠近她,她未施任何妖法,便已收魂攝魄。
他這一生以熱鬧開場,有殷實的家境,恩寵他的父母,有愛自己、自己也愛的女人,亦有良朋知己,還有傲然於世的盛名。可詩人的內心一直住著孤獨的靈魂,最後用悲劇的方式,結束了鑼鼓喧囂的一生。
張幼儀,是他耗盡一生也還不了的情債。所謂宿債難償,真情難舍,縱是債,他亦不能為愛妥協。又或許,感情本就沒有相欠,所有的愛怨皆是自己一廂情願。張幼儀端莊大方、賢惠善良,為他平凡生養、照料雙親,無怨無悔。徐誌摩給不了她愛,隻能無情地將她拋擲在異國他鄉,不肯問津。
他亦有他躲不過的情劫,亦有他的不如人意。當這顆柔軟詩意的心邂逅夢中那朵素潔的白蓮時,他如何視若無睹?倫敦的煙雨,康橋的柔波,讓他深深地沉醉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愛戀中,不能醒轉。
她恰逢最好的年華,似驚鴻照影,美不勝收。他玉樹臨風、倜儻多情,似一塊剛打磨好的美玉。她的出現,是上蒼對他的恩賜,彌補了他情感的缺憾,亦慰藉了他靈魂的空寂。他深信,這朵白蓮便是他命裏注定的紅顏,根植於心,此生不忘。
她是從人間四月天裏走來的林徽因,是愛,是暖,是希望,是天真,也是莊嚴。在此之前,他不知世間會有如此娉婷輕靈的女子,在此之後,百花皆不能入其眼。他甘心做一株招搖的水草,葬身於康橋的柔波,隻為換取她一顰一笑。
當他舍棄結發妻子,與張幼儀斷情割愛時,林徽因卻悄然轉身。過往的誓約,刻骨的愛戀,在瞬間成為幻影。“你若曾是江南采蓮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錯過的那一朵。”原以為這朵白蓮可以采擷回家,一生珍藏,免她流離,免她遺世,免她孤苦,卻終究還是錯過了她最美的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