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章 漂泊流轉(1 / 2)

都說,若是重來,定會珍惜每一次相遇,每一段緣分。可流去的時光不可回頭,縱算重來,亦會有許多不可避免的遺憾和預料不到的結局。

守住初始簡單的愛方是幸福。之後所有的過程,所有的修飾,所有的刪減,都回不到當年的純粹的愛。為了一段情跋山涉水、萬劫不複,誓死換取的幸福又為何這般不知珍惜?既然是相愛,又為何要相負?人生果真是一出戲,不知是別人演技太高,還是自己入戲太深?

時光還在,你還在,我如何敢輕易背誓棄約?他們沒有背叛,隻是被無涯的歲月弄得流離失所,輾轉難安。陸小曼始終在上海灘揮霍,揮霍錢財,揮霍青春,揮霍靈性。徐誌摩每日為錢所迫,寫信盼著陸小曼可以放棄上海的一切,伴他似水流年。

他省儉過日,為了錢困頓落魄,幾件舊衫頻繁換洗。他所有的錢還不夠支付上海的家用,於北京則是寄人籬下。縱是返回上海,陸小曼對之亦是疏離冷淡,臉上再無以往的熱意和柔情。而徐誌摩則依靠那點薄弱的愛始終對她千依百順,他的無限縱容讓陸小曼更加隨性妄為。

人間春色、萬物生靈皆有著不可言說的美麗和綠意。而世事卻紛亂起伏,讓人心思難定。林徽因的肺病日趨嚴重,她不能再操勞事業,移居香山雙清別墅靜養。雖是靜養,素日裏相交的文友時常去山間探視,三五知己聚集一處,煮茗論詩,亦算是雅致靜好。

香山雙清院的日子當為徐誌摩最為珍惜的光陰。而山中清新的風景,淡雅素淨的林徽因,亦為他靈感的源泉。徐誌摩曾說過,也隻有和林徽因在一起,才可以讓自己的靈魂真正釋放。那時候方能看到徐誌摩久未流露的笑容以及隱藏起來的浪漫。盡管他內心牽掛陸小曼,愛著她,但他們之間不知何時開始有了停止不息的爭吵。

林徽因是溫和的,可以撫平他的哀傷,他的疲倦。他原隻是愛慕陸小曼的風情妖嬈,可如今卻企盼她可以簡淨安然。他願用所有的熱烈換取此時的平淡和未來的安穩。幸福是多麼奢侈,人在無奈時會有太多不確定的抉擇,這些抉擇會影響以後的一切。遺憾、痛苦、煩擾以及後悔,都會如約到來。

後來,林徽因所在之地則成了徐誌摩心靈的休憩之所。無論是凡城鬧市,還是名山勝境,隻要有林徽因在,則無憂患、無煩喧。她永遠那般清澈如水,風日靜美,在人間四月,那麼飄逸,又總不生情愫和掛礙。

無論日子多麼糟糕,多麼不如意,他始終在過著。徐誌摩是一個堅韌的人,這般無有盡頭的付出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但他決不輕言放棄。世上最讓他無法割舍的還是情愛,是那縈繞一生,消散不盡的緣和劫。

一場突如其來的劫數災禍讓原本錯亂的心情更加悲痛。母親病逝,這位人世至親至愛之人就這樣倉促離開。盡管在一起相伴相守的時光那麼短暫,但生養深恩樸素莊嚴,當永世不忘。

多年來,他如蕩子漂泊不定。母親的牽掛一路相隨,雖亦守孝知禮,卻到底心中有愧。他對張幼儀的辜負,一直讓父母煩憂、痛心,他和陸小曼的情結也讓雙親傷心惱怒。但善良的母親終究原諒了他所有的過錯,接受他生活的全部。

世間唯父母之愛無私偉大,隻問付出,不計回報。倘若不是陸小曼傲氣,不肯俯身低眉,徐申如亦不會那般氣惱地斷了徐誌摩的金錢,讓他如此奔波。又或許,生活從容,他可以閑庭信步,就不會發生後來那樣慘烈的悲劇。

母親隻是一個尋常的江南水鄉女子,有著中國傳統婦人的勤勞和美德。她此一生安分持家,相夫教子,用她柔弱纖細的雙手托起徐家的天下。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看似漫長,實則簡短,再完美的一生也會存有遺憾。生死瞬間,帶不走依戀不盡的世情,隻是過往種種亦在頃刻歸還天地。

回到故鄉硤石,宅院一切景物樓台如故,隻是人事流轉改變。母親的音容笑貌一直都在,不會走遠,她的千恩萬情此生也無以回報。怪自己半世匆匆漂流,一直在行走,不能承歡膝下,晨昏定省。他多情深情,唯獨對父母有太多的淡漠和虧欠,一旦辭別,天上人間再也沒有機會償還。

都說,若是重來,定會珍惜每一次相遇,每一段緣分。可流去的時光不可回頭,縱算重來,亦會有許多不可避免的遺憾和預料不到的結局。願來生,她行走在紅塵路上,亦可步步生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