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口才藝術:求職麵試成功的法寶(1)(3 / 3)

通觀古今中外,凡是有作為的人,都把口才作為必備的修養之一。公元前六十三年,古羅馬共和國末期的政治家西塞羅,當選為執政官,遇到了以喀提林為首的陰謀集團奪取政權的事件。為揭露他們的陰謀,西塞羅在元老院接二連三地發表了著名的《反對喀提林》等四篇演說。在演說中,他表現了高超的口才,把諷刺、比喻、比較等修辭手法,把簡練明快、優美動人的詞彙巧妙結合起來,使其演講跌宕緊湊,猶如高山流水,歡暢清澈,雄壯有力。結果,口才成功地幫助西塞羅擊敗了喀提林。周恩來的口才蜚聲海內外,他應變機敏,氣魄非凡,言辭犀利,柔中有剛,就連敵手也情不自禁地露出讚許之態。美國前總統尼克鬆稱讚周恩來在談判中“精力充沛,準備充分,顯示出高超的技巧,在壓力下表現得泰然自若。”林肯的《裂開了的房子》和《葛提斯堡的演說》,感情熾烈,思想深邃,為武裝美國人民的思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對於一般人來說,雖不至於用演說引導群眾,鼓舞士氣,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與人交際也需要有良好的口才,否則,成功之路也會更加曲折。

毫不誇張地說,口才是一門語言的藝術,是用口語表示思想感情的一種巧妙的形式。懂得語言藝術的人,懂得相處之道的人,他不會勉強別人與自己有相同的觀點,而巧妙地引導他人到自己的思想上來,那些善於用口語貼切、生動地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人,辦事往往圓滿。反之,不懂得語言藝術的人,最後自己也會陷入困境。不重視口才鍛煉的人,一生中失敗於口才的事是屢見不鮮的,甚至會因說話不當而導致意想不到的惡果。有位少年臥軌自殺,起因是這位16歲的學生因外出遊玩沒做功課,被父親罵了一句:“真是人頭豬腦,還不如去死。”父親的這麼一句氣話導致了這場悲劇。如果他能夠心平氣和地與孩子講道理,運用口才的一些具體技巧耐心說話,這場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口才和交際的學問,在美國、西歐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早已盛行,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成人教育都很重視開設這門課程。在這方麵,我們也需要睜開眼睛看世界。

美國俄亥俄州的馬瑞塔學院把畢業之後工作不久和畢業之後工作10年以上的新老兩部分畢業生請回學院進行測驗,讓他們根據各自的親身體會回答:你在學校裏學的哪一兩門功課對你走上社會最有用?新老畢業生一致回答:最有用的課程是演講學和交際學,它教會我們怎樣說話,怎樣與人打交道;其次是英語課,它教會我們怎樣閱讀和寫作。10年前,我國有幾位專家學者赴美考察,這是第一次以演講與交際為目的的出國考察。他們了解到,美國各個中等學校和高等院校都把演講與交際作為必修課開設,小學有口語訓練課。他們所到的院校都有演講大廳和設備完善的演講練習室。各院校經常開展演講、辯論比賽和各種交際活動。教演講學和交際學的教師水平很高,不但知識豐富,有理論著述,而且具備高超的實際能力。美國社會各階層、各行業都很重視口才和交際能力,其中最受尊重、能賺大錢的政治家、企業家、律師、教授、牧師、商人和醫生等幾種人都具備出眾的口才,善於演講和交際,難怪他們把口才列為“三大法寶”的第一位。俄羅斯詩人納德鬆說:“世人沒有比語言的痛苦更強烈的痛苦”。是的,假如口語的表達像火山的岩漿找不到突破口,或者像滿腔怒火的煙囪,吐出的隻是股股黑色的煙塵,都會給人的思想以禁錮,給人的精神以折磨。有的人一句話能使人笑,而有的人一句話卻能把人說跑。說,實在是一種處事的本領,交際之藝術,社交的“通天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