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溫文而有禮的女人,在對待公婆關係上,是知進退、有眼色的。知道在長輩麵前該怎麼做,從而贏得一家人的和睦。隻有這樣的女人,才能稱得上是幸福的女人。
對待老人,尊重孝敬禮為先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講究孝道的國家,孝敬老人本身就是一種傳統美德。每個人都會有老的那天,到了那個時候,生活不能自理的你是否也迫切地期望有孝敬你的晚輩呢?因此,每個女人都應該有一份孝心,因為有孝心的女人即使相貌平平,語不驚人,卻能熠熠生輝,光彩四溢。
有一位年輕的女孩,在她20歲時母親得了偏癱,她四處求醫問藥,但卻得知治愈的希望隻有百分之一,於是她就帶著母親來到了南方,那是母親一直想去的地方,在那裏她找到了一份工作以維持生計。
工作很辛苦,拿到第一個月薪水的那天,年輕的女孩買了母親最愛吃的水果,當她遞上水果時,母親拉住女兒的手說:“給媽說實話,你到底做什麼工作,是不是很辛苦?”“我在辦公室工作啊,很輕鬆的。”女兒說。母親生氣地說:“孩子,你的手這麼黑,你幹的活肯定又髒又累,你騙不了媽的,再也不要花冤枉錢了,我的病治不好的。”
看著母親心疼的樣子,一時間,她不知道怎麼回答母親,於是以洗衣服為借口離開了臥室。等她洗好衣服,驚奇地發現自己的手那麼幹淨,頓時有了主意。她告訴母親說,她決定辭掉現在的工作,去找一份更好的、輕鬆的工作。聽到女兒的話,母親終於笑了,女孩心裏也明朗了,總算不用讓母親為自己擔心了。
其實,第二天女孩還是去做原來的工作,隻是在下班後把自己的指甲修整一下,然後再把自己和同事的工作服洗了才回家,因為她的手越洗越白,母親一點兒都沒發覺她撒了謊。
就這樣,那位年輕女孩對母親的愛整整持續了20年。你能說這位女孩子不是美麗的、偉大的嗎?
孝心是生活中的一片綠洲,名利場外的一片淨土,每一個識“禮“的女人都應盡自己的一份孝心。孝順的女人是父母的貼身小棉襖,她給老人做飯、送水、拿藥,陪他們嘮嗑,早而探視問茶飯,晚而鋪床掩被角;她理解老人,不但在物質上幫助老人,還經常向老人問寒問暖,陪老人看電視、下棋、讀報刊,使他們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在感情上得到寄托。對於老人,她尊之敬之,親之愛之,絕不打半點折扣。
總之,識“禮”的女人對待老人要做到以下幾點。
給予老人特殊照顧
老人年歲大了,走動不便,我們對他們要給予特殊的照顧:給他們盛飯、夾菜,睡覺時為他們鋪床、蓋被、放蚊帳,在他們走動時予以攙扶,有空時陪他們說話解悶……如果老人病了,更要給予精心照料,主動為其煎藥、喂藥,問寒問暖。
維護老人的自尊心
作為晚輩,你一定要懂得維護老人的尊嚴,切忌說“您懂啥呀!”“您那都是老掉牙的理論了”等諷刺性的語言,尤其是在大眾場合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老人對孩子的態度十分敏感,若頂撞了他,他就會積鬱於胸。其實,他也不會幹涉你的行動,你隻要老老實實、恭恭敬敬地傾聽他的想法就足夠了。
不要嫌老人嘮叨
俗話說“樹老根多,人老話多。”老人上了年紀,說話就比較囉嗦,有些事情翻來覆去地要說好幾遍。對這種必然的生理現象,應該充分理解,而不該表示厭煩,更不能粗暴地打斷老人的絮語。當老人家嘮叨時,正確的話我們要聽,不要不耐煩地起身離開或不分場合地說他,就算他說錯了也讓他說完以後再做解釋,以免粗魯的行為使他傷心。
不要限製老人的活動
要鼓勵並給老人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或讓他們參加一些活動,不要替代老人做完一切,讓老人處於無所事事、無所寄托的狀態,那樣他們會感到寂寞和孤獨,以為自己已經毫無價值了。
身為女人,我們把一片孝心獻給老人,讓老人沐浴在溫暖的春光裏,讓擁有孝心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迷人,這樣,你也會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吸引人。
禮物送父母,不問輕重表孝心
不知什麼時候起,《常回家看看》忽然就紅遍了大街小巷,道出了眾多父母和兒女的心聲。是啊,繁忙的社會,兒女們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在家一天天老去的父母就成了我們心中無時無刻的牽掛。常回家看看本身就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因為沒有什麼比合家團圓更讓老人期待了。
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無法經常回家,為了表示我們的孝心,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就是給父母送禮了。禮物不在輕重,重要的是你對父母的這份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