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生活禮儀,為家人營造一個愛的港灣(3)(3 / 3)

有一位老太太,她隻有一個在外地工作的女兒,女兒已經成家了,平時很少回家來看她。在老太太80歲生日到來之際,她收到女兒的生日禮物——一張數額不小的支票。然而,老太太並不高興,沉思良久後,她用顫抖的手把這張支票撕成了碎片。

其實,老人內心渴望的僅僅是這樣的禮物:一雙精美的拖鞋或者是一件舒適的開襟絨線衫;一盞台燈也不錯,這樣她打毛衣時就不會漏針;或是一本書,一本有精美插圖的旅遊書……可她女兒卻寄來一張冷冰冰的支票,雖然這張支票可以買到所有這一切。

女兒可能是由於工作太忙,當她記起母親的生日時已經沒有時間去購買禮物了;也許她平時太疏忽,沒留意母親的愛好;也許想送給父母一件好的禮物,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這一切都不能作為她忽視母親生日的理由。

父母當然有自己喜愛的東西,但他們從來不在子女麵前透露。送禮給父母時,他們往往會說:“孩子,隻要你健康快樂,就是給我的最好的禮品了。”

可見,並不是隻有送禮物才能使父母高興。如果你經常帶孩子去看望父母,這本身就是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給父母送禮是表達愛的方式和加深親情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選擇的禮品要體現對父母的情意,這樣才能讓他們感到莫大的欣慰,博得他們的歡心。因此,給父母送禮應有針對性,最好先去了解一下長輩的愛好、誌趣、願望和急需,然後再去購買。如果一時拿不準,可以直接向長輩探問,切忌盲目送禮。

給父母送禮要保持經常性,這樣才能讓老人感到子女未忘記他們的養育之恩,從而倍感慰藉。作為女兒,給父母送禮要遵循以下原則。

送禮送親情

子女長大後都有了自己的事業和生活,父母會因為子女不在身邊而覺得寂寞。經常帶上自己的愛人、孩子去父母家小聚一下,跟他們聊些生活、工作和孩子的事情,能加深和拉近彼此之間的感情。

尤其應該經常提起父母值得驕傲的過去時光,這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使他們的內心感到愉悅。當然,這時應讓父母當主角,子女應不厭其煩地充當忠實的聽眾。

在這種情況下,一家人沉浸在綿綿的親情中。即使你帶的禮品很一般,也會使父母歡心。

送禮送健康

“送禮送健康”已經成為了最時髦的送禮方式。父母的年紀大了,送的禮品應該考慮到他們身體健康的需要。

不少父母抱怨說,子女等晚輩來看望時總是買各種各樣的保健品、營養品,錢沒少花卻不實用。他們不信那些湯湯水水的東西能保健,而且也喝不慣,最後,大多都當垃圾扔了。

其實,含健康概念的禮品很多,隻要心中對父母有愛,做個有心人,健康禮品就隨手可得。

送禮送回憶

你送去的禮物具有紀念意義,引起了父母對往事的美好回憶。這樣的禮品對他們來說是最有價值的。

送禮送實用

為父母準備的禮物要以實用為佳,有著豐富生活閱曆的他們比較排斥那些虛華的東西,耐用、實用的物品是他們的日常追求。

父母平時養成了節約的習慣,對一些不太急需的用品往往舍不得購買,如果送去父母喜愛卻又舍不得買的東西,他們會感到非常滿足和喜悅。

此外,給父母送禮,不要一律買煙和酒,如果他們喜嗜煙酒,血壓又不高,倒還可以,但也不宜多送。如果父母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送這些禮物就是非常不適宜的。給年邁多病的父母送禮要注意禁忌,千萬別送鍾,因為老例認為“鍾”、“終”諧音,不吉利,如果送鍾就很容易讓其產生誤解。

女性作為家裏的女兒、丈夫的妻子,一定要把自己的父母和丈夫的父母記在心上,經常給他們送些禮物,多抽時間陪陪他們,讓父母可以度過一個舒適、愉快的晚年。

長輩生日,牢記心間不可忘

曾經有人針對大學生做過這樣一份調查問卷,其中一個問題就是“你記得父母的生日嗎?”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哪天,說起來真是讓人慚愧?相對於兒女的疏忽,沒有一個父母不記得自己孩子的生日。

父母為我們辛辛苦苦一輩子,在父母生日這一天,我們一定要記住,並且以兒女的形式送去衷心的問候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