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協商
協商是鄰裏間交往的基本方式之一,既表示對鄰居的尊重,又能避免發生矛盾。如家裏要裝修等一些特殊事情可能影響到鄰居。那麼在做之前就應該主動找鄰居商量一下,看鄰居有什麼意見,或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理解萬歲
長期緊鄰而居,鄰居間難免有些小摩擦或磕磕碰碰的現象。這時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由某些生活瑣事引起的幹擾和麻煩,完全可以通過溝通來解決。屬於自己的問題,要知錯能改;已經造成不好結果的,主動溝通求得原諒。
主動問候
常年與鄰居相處,早上不見晚上見,低頭不見抬頭見,主動與鄰居打招呼問好是最基本的禮儀。率先主動開口打破僵局,就等於打開了一扇通往和睦生活的大門。鄰裏碰麵,我們不妨第一個開口,跟鄰居打個招呼,開始鄰裏間的友好交往,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上班啊!”“最近很忙嗎?”“搬東西啊!需要我們幫忙嗎?”“你好,我是新來的鄰居,希望今後多多關照”……這些關愛的話語一定會溫暖他們的心靈。
注意自己的行為和生活細節
如今人情薄,牆體更薄。如果稍不注意,就會隔牆有耳。在鄰居休息的時間裏,不要喧嘩吵鬧或移動家具;不要將紙屑果皮、垃圾汙水從陽台直接飛流直下;在陽台上澆花或晾曬衣物,要注意是否影響樓下的鄰居等。
養寵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些寵物時常隨地大小便,影響公共衛生,因此主人應帶上塑料袋或者舊報紙等,將寵物的排泄物包好扔到垃圾箱,保持公共場所的衛生和美觀。出門遛狗,要給狗拴上繩索,不要任它狂吠亂叫,追逐撲咬。遇到老人和小孩,要特別小心,別讓他們受到驚嚇。如果寵物跑進鄰居家闖禍,應該向鄰居道歉。
到鄰居家做客注意禮節
如果應邀去串門,那麼可要選擇好適當的時問。如果約好具體時間,那當然好。如果沒說具體時間的話,就要避開人家的吃飯時間和休息時間。如果是周六、周日的話,上午10點之前是不宜打擾的。進門前有門鈴的要按門鈴,沒門鈴的要輕輕叩門,即使門已經為你開了也同樣要這樣做。這樣做的目的是告訴對方,你來了,以讓對方有個心理準備,而不要冒冒失失闖進去,讓人家嚇一跳。
不要傳播對鄰居不利的消息
鄰裏之間常常見麵,來友送客、吵架等,鄰居都會有耳聞。有些人愛看熱鬧,誰家有了什麼事,他們就添油加醋地傳播。鄰裏交際往往是廣泛的交往,有些鄰居會把別人家的事情傳來傳去。要避免這種現象,就要不給人家搬弄是非的機會,自己也不去打聽鄰居家的私事。
兩口子吵架別去評理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鄰裏關係處得好的。大家來往密切,甚至不分你我,有什麼事都互相幫助,但關係再親密,也不要幹涉人家的家務事。鄰居夫妻吵架,無論哪方有理,勸架的都不要去評理。隻能勸說,讓雙方冷靜下來。切不能站在一方立場上幫助他或她和另一方爭吵,尤其是幫助異性一方。第三者插足是道德敗壞,可要是第三者插嘴也是對其夫妻關係的嚴重破壞。
鄰裏之間要想和睦相處,就需要大家走出家門去參加各種活動,付出你的真誠,從一點一滴開始,鄰裏之間一定會越來越和睦,從而為自己、為社會創造出一個和諧、文明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