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餐飲禮儀,有“禮”女人吃出來(2)(1 / 3)

第四,往咖啡裏加糖也是有講究的,為了節約成本,多數咖啡店會選用白砂糖,但那會影響咖啡的原味。真正好的咖啡用糖應該是原糖,也叫黃糖,顆粒大、色澤發黃,放在花式咖啡的奶沫上,長時間不會下沉。

第五,這是一個細節,就是咖啡匙的使用。經常喝咖啡的人當然知道這一細節,但是如果你是第一次去咖啡店,就要注意了,你若用咖啡匙喝咖啡會被笑話的。咖啡匙隻用來攪拌咖啡的,不能用來舀咖啡,攪拌後要將咖啡匙放在一邊。

第六,有時喝咖啡時可以吃一些點心,但千萬不要一手端著咖啡杯一手拿著點心,吃一口喝一口地交替進行。飲咖啡時應當放下點心,吃點心時則要放下咖啡杯。

依照以上程序享受一杯咖啡,不僅能體會到咖啡不同層次的口感,而且有助於提高自己的咖啡鑒賞能力。

咖啡如今已越來越受眾多時尚女性的鍾愛,不論你是悠閑地坐在咖啡館享受醇香的咖啡,還是在辦公室品飲一杯速溶咖啡,或是在家裏愜意的獨飲一杯自製咖啡,都需要女人了解品飲咖啡的禮儀。隻有懂得這些禮儀,才能成為一個優雅的、端莊的品飲咖啡的女人。

中餐禮儀

民以食為天,很多邀約見麵和談話、溝通都是在餐桌上進行的,作為一個有魅力的女性,一定會經常參加各種形式的聚餐以及宴請他人,這時,中餐禮儀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點菜禮儀

根據我們的飲食習慣,與其說是“請吃飯”,還不如說成“請吃菜”。所以對菜單的安排馬虎不得。它主要涉及點菜和準備菜單兩方麵的問題。

點菜時,要注意不僅要吃飽、吃好,而且必須量力而行。如果為了講排場,在點菜時大點、特點,不僅對自己沒好處,而且還會使得被請者心裏不安。這時,一定要心中有數,力求做到不超支和鋪張浪費。要根據“個人預算”,在用餐時現場臨時點菜。這樣不但自由度較大,而且可以兼顧個人的財力和口味。

被請者在點菜時,一是告訴做東者,自己沒有特殊要求,請隨便點,這實際上正是對方歡迎的。但最好還是認真點上一個不太貴,大家又不忌口的菜,再請別人點。別人點的菜,無論如何都不要挑三揀四。

在宴請前,主人需要事先對菜單再三斟酌。在準備菜單的時候,主人要著重考慮哪些菜可以選用、哪些菜不能用。

點菜流程

請客人先選菜,如果客人謙讓點菜權,主人也不必勉強客人。

點菜過程要快,不要點了很久都沒有定。重點菜和口味菜詢問一下客人是否喜歡,尤其注意不要根據自己口味點太辣或者太油膩的菜。

點菜要先評估預算。一般主菜要比客人多一個到兩個,配一個冷盤和一道湯就足夠了。特別油膩的菜,一般點一個就可以,例如椒鹽排骨、東坡肉一類。如果超過四道主菜,可以考慮有魚、有雞或鴨、有肉類,最後一定要有一道口味清淡的菜,例如涼菜。

點菜時隻需點一到兩個有特色或上檔次的菜,不需要每個菜都很貴。

點菜不要同時點幾道同類型的菜。如果是肉類,種類和做法最好有區分。要注意客人是否有忌口——是否能吃辣、是否是回民、是否有孕、是否服藥、是否對海鮮過敏等。如有老人、小孩,注意點幾個對牙口要求不高的菜。

如果吃飯時間緊張,一定不要點要費時間做的菜(往往是貴重主菜)。在不清楚的情況下可以找服務員確認,做到心中有數。

最後點主食,注意南北差異,北方隻有麵食叫主食,南方隻要能填肚子的基本不限,稀粥、米飯、麵條、饅頭、包子都可以,關鍵是要有特色。

主人要鍛煉自己的說辭。對於每個菜的來龍去脈最好都能說上幾句,多少可以提高賓客的食欲。

1993年,對於解決海峽兩岸關係有著深遠意義的汪辜會談,被稱為“戴著白手套的握手”。汪道涵、辜振甫兩人富於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舉止和禮儀在這次會談中令人難忘。

兩人雖代表不同的立場,會談卻沒有“劍拔弩張”,他們的談話倒像兩個情趣相投的普通老人,一起喝茶,一起看京劇。會談過後,汪老宴請辜老。晚宴的九道菜,汪道涵巧用菜名嵌入對台灣同胞的骨肉情:乳豬與鱔片取名“情同手足”;奶酪龍蝦取名“龍族一脈”;琵琶雪蛤膏取名“琵琶琴瑟”;董園鮑翅叫“喜慶團圓”;木瓜素菜叫“萬壽無疆”;三種海鮮叫“三元及第”;官燕燉雙皮奶叫“燕語華堂”;荷葉飯叫“兄弟之誼”;水果拚盤叫“前程似錦”。九道菜名連在一起就是:你我“情同手足”,同是“龍族一脈”,今夕“燕語華堂”、“琵琶琴瑟”和鳴,譜一曲“喜慶團圓”,祝大家身體健康、“萬壽無疆”,海峽兩岸的“兄弟之誼”能“前程似錦”、“三元及第”。汪老的智慧與心意令全場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