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獨特魅力的本民族傳統節日
一、法蘭西:“痛並快樂著”的尼斯狂歡節
在法國尼斯每年的狂歡節,都是從2月12日到27日持續三周,彩車花車遊行、各種化裝表演、音樂歌舞、燒“國王”、放焰火,熱熱鬧鬧。這也體現了法國人的性格。
在法國人手中,大小節日都玩得盛大而漂亮,所有人盡興忘形,因為人氣的核心能量來自“專業節日迷”。
對於法國人來說,節日無大小,歡樂伴始終。
法國人喜歡過節。別看他們平時謙謙君子模樣,一旦有節可過,再矜持的人隻要到現場,都會被歡樂氣氛感染,肆無忌憚地玩個心跳。電影節、音樂節、玫瑰節、檸檬節、葡萄酒節、海鮮節、狂歡節以及不眠夜等各色節日數不勝數。可以說,節日隻是個演出場地,演員則是利用節日尋開心的法國人自己。
法國尼斯26日和27日最後一個周末的狂歡,給人的最大感受是“痛並快樂著”。快樂是狂歡節帶來的歡樂,而“痛”在冰冷的手腳:彩車上神情詭異、高達十米的“氣候錯亂之王”名副其實,將天氣玩弄於股掌,把地中海邊的尼斯搞得罕見地落雪紛紛。他先是揮灑下冰涼的雨點,繼而是漫天的雪花。人們擎著傘,沒有雨具則用塑料袋包著頭,用大衣帽子遮風擋雨。於是,狂歡節的參與者在夜晚的海濱,頂著刺骨的寒風,站在積水的濱海大道,每個人都鞋襪盡濕。
最使人感佩的,是法國人對節日快樂的執著追求。如果是沒有經曆過的人,無論如何不會在“氣候錯亂”的海濱夜晚守候一個多小時,等待在海上燒“國王”和放焰火的。
從玩的形式上,法國人頗有標新立異的天賦,能夠把重複多少屆的活動搞得花樣迭出。如果你每每參加這些活動,肯定都會驚詫於他們的想像力:二十幾輛車,有的以高取勝,兩三層樓樣的彩車讓人仰視;有的構思精巧,比如太陽被囚、動物異化。
遊行者頂著“滴淚的雲團”和“黝黑的煙筒”;此外還有令人歎為觀止的美:狂歡節王後和花車姑娘。從發型、服裝到車內花草裝飾風格迥異,每一輛花車都是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
法國節日的熱鬧在於人氣,組織者不遺餘力地把各種節慶,搞成大眾化活動,而在活動範圍內的法國人則聞風而動,娛樂自己也娛樂別人。
尼斯人口也就30多萬,但尼斯狂歡節的參加者卻有100多萬。這其中固然有其他國家來湊熱鬧的人,但絕大多數還是法國人。大老遠跑來找開心,哪能讓一點風雪嚇回屋裏去?經過苦寒得來的歡樂,可能會比唾手可得的歡樂更讓人銘記在心。
二、墨西哥:歡度傳統“驢節”
位於墨西哥中部的奧通巴鎮,每年都舉行一年一度的“驢節”,一群驢站在鎮中心的廣場上,它們有的被化妝成墨西哥總統,有的被化妝成第一夫人,還有的身披鱗片活像長著四條腿的火龍。
節日活動,是由引人注目的“驢球比賽”開始。驢的主人手持掃帚,騎在驢背上追趕著地上的足球,聽話的驢在主人的口令下熟練地左衝右突,勢如破竹,頻頻得分;而那些驢脾氣上來的則佇立場中央,任主人左蹬右踹,我自巋然不動。
最有趣的恐怕要屬化妝比賽了,驢的主人頭天晚上,就把自己的愛驢化妝成各種各樣的形象,其中多數都是墨西哥政治人物,比如總統先生、州長先生或者議會議員等等,這種善意的嘲弄並沒有招致政府的反感,相反一些政客還特意跑來觀看裝扮成自己的驢。
節日的高潮是最後盛大的遊行活動。
身穿華麗的馬利亞奇民間樂隊、色彩鮮亮的彩車,還有裝扮得各有特點的驢縱隊,從歡呼的人群中穿過,博來陣陣掌聲。一些父母還把自己的孩子化妝成驢,在遊行隊伍中蹦蹦跳跳,十分可愛。
在西班牙殖民時期,奧通巴鎮是墨西哥中部著名的驢交易市場。幾十年前,這裏舉行了第一屆“驢節”,以感謝驢辛勤的勞動。如今的奧通巴鎮雖然已經是汽車滿街跑了,但是樸實的人們並沒有忘記這些忠實的動物朋友,所以為它們特別舉辦了“驢節”。
三、日本:萬名男子搶寶木的裸體節
日本岡山縣的西大寺市是一個隻有6000多居民的小鎮,市名源於這裏的一座千年古刹——西大寺觀音院。這裏每年都舉行的“裸體節”,因而使小鎮聞名遐邇。
1.“寶木”的由來
裸體節又叫“會陽節”,參加者都是男性,他們隻係日本傳統的兜襠布,幾近全裸。每年二月的第三個星期,是舉行裸體節的日子,而星期六晚上的活動是高潮,每年的這一天都有近萬名男子,趕來參加裸體爭搶“寶木”的儀式,參觀者也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