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要想成功,學會變通(4)(2 / 3)

因為沒有得到自己要想要的結果,張秀才便認為胡雪岩在搪塞敷衍。於是就暗地裏和胡雪岩幹上了,不僅懷恨在心,還處處與胡雪岩為難。

左宗棠收複杭州之時,需要一個人作為內應,打開城門。胡雪岩就想到了張秀才,可是此時的張秀才正在氣頭上,如何能幫忙呢?為此,胡雪岩決定采用迂回側擊的辦法,從張秀才的軟肋下手,收服張秀才,為自己所用。

說起張秀才的軟肋,有兩個:第一個是張秀才的兒子小張,小張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張秀才的幾個血汗錢,都被寶貝兒子揮霍一空;第二個軟肋就是張秀才曾經幫助過太平軍,而胡雪岩就握有證據。

為了達到目的,劉不才的那套本事又被使了出來。他首先從小張身上下手,因為隻要收服了小張,張秀才就不得不就範。

果然劉不才的一套老辦法屢試屢爽,在賭場上一下子贏取了小張的好感。然後劉不才假意輸給了小張50兩銀子,但借口身上沒有現銀。就在第二天還清現銀的同時,劉不才又熱情地對小張說:“張兄,我有幾樣小意思送你,我們交個朋友。”那些“小意思”長短大小不一,小的是一隻金表、一盒呂宋煙,還有一支做工非常精巧的防身短劍,機關巧妙,惹人喜愛。小張果然愛不釋手,但他也懂得人情世故,便問劉不才是否有事情需要自己幫忙。等到劉不才說明來意,再加上劉不才帶來了胡雪岩保舉張秀才的“護書”,憑此張秀才便可抵消過去幫“太平軍”的罪證,而且還可獲得一官半職。

就這樣,張秀才果然被胡雪岩所收服,諸事順利。在左宗棠的部將蔣益澧攻城之時,張秀才父子因為打開城門迎接官軍有功,使小張獲得了一張七品官位的獎禮,並被派為善後局委員。

打擊對手的軟肋是打倒對手最好的方式。可是對於企業主來說,首先不是該如何選擇打擊對手的方式,而是該如何判斷哪裏是對手的軟肋。隻有找到了軟肋才能實施打擊。胡雪岩之所以能收服張秀才,就是因為他把握到了張秀才的兩個軟肋:“小張”和“助逆”。那麼胡雪岩為什麼要迂回側擊地收服張秀才呢?

一、收服張秀才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收服張秀才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做杭州城的內應,幫助官軍打開城門。此事自然是機密之事,不能大肆聲張。試想,如果胡雪岩不通過迂回側擊的方式進行收服,那麼很容易就會被城內的太平軍所獲知,那麼所有的事情也將功虧一簣。

聯係到現代企業經營上麵,我們很多時候之所以要拉攏同行,目的是為了擴大產品銷售的力度,達到打擊同類產品的目的。比如說很多企業之間進行產品捆綁銷售,目的何在?提高產品的知名度,提高銷售,從而擴大市場份額。當然,在作出捆綁銷售決定的時候一定要守住機密,否則被對手探知,自然會功虧一簣。

二、張秀才和胡雪岩之間有隙,直接收服效果不佳。

無論是張秀才不對,還是胡雪岩做事情不嚴謹,胡雪岩和張秀才之間有隙是既定的事實。如果胡雪岩采取手段直接收服,按照張秀才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甚至他還會破罐子破摔,幫助太平軍,以此來報複胡雪岩。但是通過小張,找到了他“助逆”的軟肋,張秀才就應該冷靜地思考一下,該如何去做了。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如何拉攏同行也是有技巧可言的,這技巧就是為對方尋找利益點。同行為什麼要和你合作?目的還是為了利益,所以隻要你給對方明示利益點,那麼對方就沒有不合作的理由。

每個企業都有每個企業自身的軟肋,關鍵就看你能不能找到。其實現代企業的軟肋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麵,企業主不妨一一對照:

一、對國家政策了解不夠。

特別是對於新生企業來說,這一點尤為明顯。主要表現在對於一些項目上,新生企業可能會有點縮手縮腳,不敢大規模地去做,為的就是不觸犯國家的法律。立足不穩、政策不明就是新生企業最大的軟肋。

二、缺乏行業的有效管理,企業之間長期處於惡性競爭。

同類產品的企業,長期以來缺乏行業的有效管理和協調,企業之間相互拆台,陷入價格惡性競爭之中等情況,也是企業的軟肋之一。很多企業為了達到牟取微利、擠掉對手的目的,結果把產品做砸、做爛,使企業、行業的利益都蒙受損失,甚至還有許多企業不擇手段購買、竊取競爭對手的客戶資料。對於這些企業來說,一有風吹草動,企業就會遭遇滅頂之災,因為他們的行事方法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軟肋,隻要稍微用力,就會風吹牆倒。

三、常年抱著勞動密集型的產品不放,缺少研發、技術、設備的投入。

大部分企業幾十年來,隻忙於眼下的訂單和利潤,忙於與同行業的激烈競爭,根本無暇在產品的技術革新、升級換代上下工夫;不願意增添現代化的加工、檢測手段和設備,更不願意在研發新產品、創造企業自主品牌的產品上下工夫。很多企業一直處於商品價值拋物線的底端。所以如果企業主能在技術上加一把火,自然能將這些競爭對手拋在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