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胡雪岩現在還沒有能力和信和錢莊對抗。
王有齡投供剛剛回到杭州,無論是他自己,還是胡雪岩都沒有足夠的實力和一個老牌的錢莊來對抗。信和錢莊之所以能撐到現在,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比如說和一些達官貴人之間的關係、信和本身的信譽等。所以聰明的胡雪岩決定不和信和作對,而是要利用信和錢莊來幫助自己創業。
新生企業要想立穩腳跟,並不是通過打倒老牌企業來進行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盡量依靠老牌企業,讓老牌企業作為自己的靠山,甚至可以借著老牌企業的優勢來經營,從而讓自己的企業走上正軌、站穩腳跟,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小孩,要想自己走路,並不是通過推倒父母來實現的,而是依靠父母,在父母的幫助下慢慢成長。對於信和錢莊來說,胡雪岩現在就是一個“小孩”,而自己則是父母。
一個企業的誕生到做大做強,最難的莫過於誕生伊始,既要防範同行的排擠,又要避免卷入行業矛盾當中,還要注重企業自身的發展,可謂困難重重。那麼如何做才能讓新生企業如何避開行業矛盾和同行排擠,迅速地站穩腳跟?
一、擺正心態,不要急著做大。
小企業千萬不要想著做大池塘裏的小魚,一定要做小池塘裏的大魚。因為一些大企業看不上這些小池塘,不願意跟你競爭,而這正可以成為讓你贏利,甚至發展壯大的巨大空間。
二、建立屬於自己的渠道。
撒豆成兵,迅速擴張渠道即血管,搶在別人前麵把血運送到需求者的眼前,就是勝利。渠道同樣是個重要的傳播過程。但是在做渠道的時候,千萬不要陷入親情誤區,即找老同學、老戰友、老熟人、老朋友或三親六眷。結果是產品沒有推出去,貨款也收不回來,最終友情也受到破壞,賠了夫人又折兵。
三、做好自己的差異化。
對於小資本運作的小型企業來說,隻要項目有特色、有需求,利用連鎖迅速擴張市場,獲取利潤並非難事。也就是說要讓自己的產品和同類產品不一樣,有自己的差異性,才會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四、打造自己的前瞻力。
所謂前瞻力就是往前看,看看企業發展的前景、市場前景、政策前景等,這是為企業把握一個大的方向,也是讓企業在進退之間尋找更好的立足點。
胡雪岩商道箴言
胡雪岩講究做人做事應該把握一個“度”,有度,才能知進退,而隻有懂得進退,才能給別人留一個麵子,也給自己留一條路。留條退路給自己
“人的認識過程是無限的,但是人的認識能力卻是有限的。”
正因為人的認識能力的局限性,才使得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有限,這便使人們考慮問題難以周全;另一方麵,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處境是不斷變化的,有些變化能夠預見,可以把握,但更高更深的變化並非如此。因此,人在考慮問題時就應該多做幾手準備,為自己留下退路。
在曆史上,為自己留下退路的典範就是戰國時期的孟嚐君“狡兔三窟”的例子。在生意場上也是如此,生意場上瞬息萬變,許多事情都難以預料,所以,再有本事、實力再強的人,都不敢說自己做生意從不會失手。生意場上基本上沒有生意是可以不冒任何風險的,獲利多少與所冒風險的大小成正比,生意規模越大,獲利越大,風險也就越大。
承擔著風險,就要做好“萬一出事”的思想準備,所以,一樁生意投入運作之前,要想著為自己留下退路。
胡雪岩在他的生意由創業而至鼎盛的過程中,每樁生意的運作,就都既敢於冒險,也尤其注意為自己留“後路”。
他常說:“凡事總要有個退路。即使出了事,也能夠在台麵上說得過去。……我們的生意,不管是啥,都是這個宗旨,萬一失手,有話好說,這樣子,別人能夠原諒你,就還有從頭來起的機會,雖敗不倒!”
比如錢莊生意主要是通過兌進兌出來賺錢。兌進,自然是吸收存款作為資本,而兌出則是放款。兌出是賺借貸人的利息,自然是利息越高越好,兌進要付出利息,自然是越低越好,最好是不要利息。表麵看來這樣的生意隻要把握好時機,隨銀價的起落浮動調整好兌進兌出的利率,就可以穩穩當當坐收漁利。這種將本求利、平平淡淡的運作方式當然也可以,但終歸不是做錢莊生意的“大手筆”。而要做出“大手筆”,兌進兌出都會有風險。
從兌出說,放出的款要高利收回,就要找大主顧。大主顧做大生意要大本錢,能有大利潤也就不在乎借款利率的高低,向這種主顧放款,當然收回的利也就高。但借貸者的生意獲利越大,所擔風險也大,款放給他們,自己也要擔風險。萬一對方生意失手,血本無歸,自己放出去的款也就可能無法收回,一筆放款也就等於放“倒”了。比如在朝廷與太平軍交戰的兵荒馬亂年月,米商借款販運糧食,獲利就非常大。獲利極大,風險也極大,放款給他們就不能不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