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商的過程中,沒有永遠的失敗,你必須善於觀察分析市場的航向,把握住良機。在關鍵時刻看準了,迅速出手,有時就可以化危機為賺錢的機會,或許你的境遇就會因此而改變。
胡雪岩商道箴言
就經商而言,了解了天下大勢,就能順勢取勢。但抓住最佳成功時機的關鍵是:能夠看準時機,並把握時機。而有的經商之人即使忙忙碌碌一輩子,由於沒有把握好時機,那麼一生也隻能是碌碌無為。因此,抓住機會對於一個經商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機會不僅可以讓人更省力地達成目的,而且還可以為人帶來利益。
把整個局勢全部藏在心中
胡雪岩在他的鼎盛時期能縱橫商場保持不敗,很大程度上就在於他有於複雜局勢中見出必不可易的大方向的過人眼光。比如在蠶絲銷洋莊的生意中,就顯示了他這種過人的眼光。
為了結交絲商巨頭,聯合同行同業,以達到能夠順利控製市場、操縱價格的日的,胡雪岩將湖州收購的蠶絲運到上海後,一直囤到第二年新絲上市之前都還沒有脫手,而這時出現了幾個情況:一是由於上海小刀會的活動,朝廷明令禁止將絲、茶等物資運往上海與洋人交易;二是外國使館會銜,各自布告本國僑民,不得接濟、幫助小刀會;三是朝廷不顧英、法、美三國的聯合抗議,已經決定在上海設立內地海關。
這些情況對於胡雪岩正在進行的生絲銷洋莊的生意來說,應該是有利的。一方麵新絲雖然快要上市,但由於朝廷禁止運往上海,胡雪岩的現有囤積也就奇貨可居;另一方麵,朝廷在上海設立內地海關,洋人在上海做生意必然受到一些限製,而從洋人布告本國僑民不得幫助小刀會,和他們極力反對設立內地海關的情況看,他們是迫切希望與中國保持一種商貿關係的。此時胡雪岩聯合同行同業操縱行情的工作已經大見成效,繼續堅持下去,迫使洋人就範,將現有存貨賣出一個好價錢,一定不是太難。
但正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胡雪岩毅然決定將自己的存絲按洋人開出的並不十分理想的價格賣給洋人。
作出這一決定,就在於胡雪岩由當時出現的各種情況,看出了整個局勢發展必然會出現的前景。當時太平天國已成強弩之末,洋人也明顯地看到這一點,從他們的態度看,他們事實上已經決定與朝廷接續“洋務”了。同時,雖然朝廷現在禁止本國商人與洋人做生意,但戰亂平定之後,為了恢複市場,複蘇經濟,“洋務”必得繼續下去,因而禁令也必會解除。按曆來的規矩,朝廷是不與洋人直接打交道從事貿易活動的,與洋人做生意還是商人自己的事情。正是從這裏,胡雪岩看出了一個必不可易的大方向,那就是,他遲早要與洋人長期合作做生意。在胡雪岩看來,中國的官僚們從來不會體恤為商的艱難,不能指望他們會為商人的利益與洋人去論斤爭兩,因此,與洋人的生意能不能順利,最終隻能靠商人自己的運作。既然如此,也就不如先“放點交情給洋人”,為將來留個見麵的餘地,因此,即使現在自己暫時無法實現控製洋莊市場的目標,也在所不惜了。
這就是胡雪岩眼光精明之所在。這一票生意做下來,他確實沒有賺到錢,但由於有這票生意“墊底”,胡雪岩也確實為自己鋪就了一條與洋人做更大生意的道路。事實上,胡雪岩在這一筆生意“賣”給洋人的交情,馬上就為他賺來了與洋人生絲購銷的3年合約,為他以後發展更大規模的洋莊生意,為他借洋債發展國際金融業,總之為他馳騁十裏洋場,留下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胡雪岩商道箴言
一項投資能否最終經營成自己的一道財源,要作出準確的判斷,並非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這其中的關鍵是要有全局判斷的能力,要有能在整個局勢的盤算中看出必不可易的大方向的眼光。能夠“盤算整個局勢”,能夠看出整個局勢發展的大方向,並知道如何“照這個方向去做”,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這才叫看得準。
戒貪戒滿,和氣生財
不圖小利,照顧同行
錢有用完的一天,但朋友交情卻是得罪了就沒得救!
我們知道,商場上充滿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在這種環境下還要照顧到別人的利益,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但胡雪岩卻做到了。在經商中,胡雪岩一直奉行“不搶人之美”的做人處世的基本準則,這樣既博得了同行衷心的好感,又在同業中樹立起了極高的聲譽,鞏固了自己在商界中的地位,從而為他帶來更長遠、更巨大的商業利益。
即使對利潤極豐的軍火生意,胡雪岩也執行“寧可拋卻銀子,也不得罪同行”的準則。
一次,胡雪岩打聽到一個消息,說外商運進了一批先進、精良的軍火。以商人的敏感性,胡雪岩馬上意識到,這又是一筆可以賺大錢的好生意。刻不容緩,於是,他馬上找外商聯係,結果他憑借自己老道的經驗、高明的手腕,以及他在軍火界的信譽和聲望,很快將這筆軍火生意做成了。
然而,正當他感到高興的時候,他聽商界的朋友說,有人在指責他做生意不仁義。原來在胡雪岩做這樁生意之前,外商已擬定把這批軍火以低於胡雪岩出的價格賣給軍火界的另一位同行,隻是那位同行付款稍稍晚了一步,結果就被胡雪岩以較高的價格買走,最終,使那位同行喪失了賺錢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