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下,王有齡總算是退讓了一步。原本說是要革去張秀才的功名,並打上兩百板子,枷號示眾三個月。如今看在胡雪岩親自勸說的情麵上,打板子和枷號示眾被免掉了,不過秀才功名卻無論如何也要革掉。
沒想到的是,對胡雪岩的出力幫忙張秀才毫不知情,之前說好了包他無事,誰曾想居然是這種結果。因此張秀才就認定胡雪岩不肯盡力,敷衍塞責自己。於是就對胡雪岩懷恨在心,總是和胡雪岩為難。
好在根據劉不才的調查,這張秀才盡管膽大包天,但是還有一怕官二怕他兒子小張,小張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張秀才費盡辛苦弄來的一些錢,一轉手就被這個寶貝兒子揮霍得精光。
據此,胡雪岩琢磨出了一個法子,叫劉不才在小張身上下工夫,隻要掌握了小張,那麼張秀才就隻能就範。於是,劉不才就在賭場上關照小張,贏得了小張的好感。隨後又找借口與小張單獨會了麵。會麵的時候,劉不才帶上了最時興的從上海帶回的奇巧物品,令小張頓時愛不釋手,劉不才於是順水推舟,將物品慷慨相贈。不過卻說是一個朋友贈送的,隨即關鍵人物胡雪岩就出場了。胡雪岩之後還托劉不才給張秀才帶消息,叫為自己的前途做好準備,同時還送去了保舉書,並允諾事成之後保舉他一官半職。又對張秀才解釋了當初的那場誤會,等到張秀才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登時一肚子的怒火就煙消雲散了。
一切事情都很順利,等到蔣益澧攻城的時候,張秀才父子由於打開城門接應官軍有功,於是小張就獲得了一張七品的獎劄,隨後被派為善後局委員。
在張秀才這件事上,胡雪岩首先委屈自己,派人由張秀才的兒子小張人手,以大局為重,講明了各種利害,一般人可能對張秀才這樣的“梗子”是不會考慮要請他做內應的。然而胡雪岩不但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好。又收了一個幫手小張,和他一起處理杭州城內的善後事宜。
從大局出發,就會看到私人的恩怨確實算不上什麼,以大局利益為重,向對方講明利害,通常也會把一切誤會和歧見消弭於無形之中。在這個世界上,不識大局、不識大體的人終究隻是極少數。
曆史上有一件眾所周知的以大局為重、主動忍讓的故事,即廉頗與藺相如的“將相和”。
在戰國時期,中國大地有七個大國稱雄,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史稱“戰國七雄”。“戰國七雄”中,以秦國最為強大,秦國經常欺侮緊鄰的趙國。某次,趙王派遣一個大臣的手下藺相如出使秦國前去交涉。藺相如到了秦國之後,以自己的機智與勇敢,幫趙國在外交上取得了主動。秦王見到趙國居然有如此優秀的人才,因此就不敢再輕視趙國了。趙王發現藺相如居然這麼出色,於是就先封他為“大夫”,後來又封為上卿(職位與後世的宰相相當)。
趙王對藺相如如此看重,這使得趙國大將軍廉頗非常氣惱。廉頗覺得自己為趙國拚殺疆場,莫非功勞還不如藺相如嗎?藺相如隻不過嘴皮子利索而已,又不是什麼實實在在的過人本領,地位居然比自己還高!廉頗越想越不服氣,於是怒氣勃發地說:“如果我遇到了藺相如,一定要當麵給他點兒難堪,瞧瞧他能把我怎麼樣!”
藺相如很快就聽到了廉頗的這一番話,他當即吩咐自己的手下人,讓他們以後遇到了廉頗的手下人,一定要讓著點兒,千萬別和他們爭吵。以後,他自己乘車外出,一旦聽說廉頗從前麵經過,就會立刻讓馬車夫將車子趕進小巷子裏,等廉頗過去了自己再走。
廉頗的手下人,發現上卿如此讓著自己的主人,愈發得意忘形了,遇到了藺相如的手下人,就肆無忌憚地嘲笑他們。藺相如的手下人受不了這個窩囊氣,就告訴藺相如說:“您地位高於廉將軍,他辱罵您,您卻躲著他,讓著他,他卻愈發看不起您啦!長此以往,我們可實在受不了了。”
藺相如淡定自如地問他們:“你們覺得廉將軍和秦王,誰更厲害一些呢?”手下人說:“自然是秦王更厲害了。”藺相如於是就說:“是啊!就算是秦王我都不怕,我反倒怕了廉將軍嗎?要明白,如今秦國之所以不敢貿然攻打趙國,原因是國內文官武將團結一致。我和廉將軍就像是兩隻老虎,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甚或一死,如此一來就為秦國造成了攻打趙國的大好良機。那麼你們認為,是國家大事重要,還是私人麵子重要?”
這一番話令藺相如的手下人異常感動,於是,之後當他們看見了廉頗的手下人,一個個都小心謹慎,始終謙讓著他們。
後來,藺相如的這番話終於被廉頗聽到了。廉頗內心異常慚愧,於是他脫掉一隻袖子,裸露出肩膀,身後背著一根荊條,前往藺相如家請罪。藺相如趕緊出來迎接廉頗。廉頗拜倒在藺相如麵前,手捧荊條,懇請藺相如責罰自己。藺相如一把將荊條扔在了地上,急忙將廉頗用雙手扶起,幫他穿好了衣服,並牽著廉頗的手請他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