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3 / 3)

所謂“證果”,我久思未得其要。我非佛門弟子,也未深研佛學經典,不知在佛教的源頭上“證果”意味著什麼,單從大眾信佛的潮流中取此一意來發問:“果”是什麼?可以證得的那個“果”到底是什麼?是苦難全數地消滅?還是某人獨自享福?是世上再無值得憂悲之事?還是某人有幸獨得逍遙,再無煩惱了呢?

苦難消滅自然也就無可憂悲,但苦難消滅一切也就都滅,在我想來那與一網打盡同效,目前有的是原子彈,非要去勞佛不可?若苦難不盡,又怎能了無煩惱?獨自享福萬事不問,大約是了無煩惱的唯一可能,但這不像佛法倒又像貪官庸吏了。

中國信佛的潮流裏,似總有官的影子籠罩。求佛拜佛者,常抱一個極實惠的請求。求兒子,求房子,求票子,求文憑求戶口,求福壽雙全……所求之事大抵都是官的職權所轄,大抵都是求官而不得理會,便跑來廟中燒香叩首。佛於這潮流裏,那意思無非一個萬能的大官,且不見得就是清官,徇私枉法乃至殺人越貨者竟也去燒香許物,求佛保佑不致東窗事發抑或鋃鐺入獄。若去香火濃烈的地方做一次統計,保險:因為靈魂不安而去反省的、因為信心不足而去求教的、因為理想認同而去禮拜的,難得有幾個。

書包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神位 官位 心位(2)

我想,這很可能是因為中國的神位,曆來少為人的心魂而設置,多是為君的權威而籌謀。“君權神授”,當然求君便是求神,求官便是求君了,光景類似於求長官辦事先要去給秘書送一點禮品。君神一旦同一,神位勢必日益世俗得近於衙門。中國的神,看門、掌灶、理財、配藥,管紅白喜事,管吃喝拉撒,據說連廁所都有專職的神來負責。諸神如此地務實,信徒們便被培養得淡漠了心魂的方位;諸神管理得既然全麵,神通廣大且點滴無漏,眾生除卻歌功頌德以求實惠還能何為?大約就隻剩下吃“大鍋飯”了。“大鍋飯”吃到不妙時,還有一句“此處不養爺”來泄怨,還有一句“自有養爺處”來開懷。神位的變質和心位的缺失相互促進,以致佛來東土也隻熱衷俗務,單行其“慈”,那一個“悲”字早留在西天。這信佛的潮流裏,最為高渺的祈望也還是為來世做些務實的鋪陳——今生滅除妄念,來世可入天堂。若問:何為天堂?答曰:無苦極樂之所在。但無苦怎麼會有樂呢?天堂是不是妄念?此問則大不敬,要惹來斥責,是慧根不夠的征兆之一例。

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曾引出眾口一詞的感慨以及嘲罵:“美國也(他媽的)不是天堂。”可,誰說那是天堂了?誰曾告訴你紐約專門兒是天堂了?人家說那兒也是地獄,你怎麼就不記著?這感慨和嘲罵,泄露了國產天堂觀的真相:無論急於今生,還是耐心來世,那天堂都不是心魂的聖地,仍不過是實實在在的福樂。福不圓滿,樂不周到,便失望,便怨憤,便嘲罵,並不反省,倒運足了氣力去譏貶人家。看來,那“無苦並極樂”的向往,單是比凡夫俗子想念得深遠:不圖小利,要中一個大彩。

就算天堂真的存在,我的智力還是突破不出那個“證果”的邏輯:無苦並極樂是什麼狀態呢?獨自享福則似貪官,苦難全消就又與集體服毒同效。還是那電視劇片頭的幾句話說得好,那兒是天堂也是地獄。是天堂也是地獄的地方,我想是有一個簡稱的:人間。就心魂的朝聖而言,紐約與北京一樣,今生與來世一樣,都必是慈與悲的同行,罪與贖的攜手,苦難與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