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1 / 3)

解。這出人間戲劇啊,要說上帝的腳本策劃得很周密,這我信。但要說上帝很公正,我卻懷疑。不管是在舞台的小世界,還是在世界的大舞台,沒有矛盾沒有衝突便沒有戲劇,沒有壞蛋們的難受之時便沒有好人們的開心之日,這很好。但是誰應該做壞蛋?誰應該做醜角?憑什麼?根據什麼究竟根據什麼?偶然。我們隻能說這純粹是偶然的挑選,跟中彩差不多。但是生活的戲劇中必然地有著善與惡、對與錯,也必然地需要著這樣的差別和衝突,於是這個偶然的中選者就必然地要在我們之中產生,碰上誰誰就自認倒黴吧。那麼這些倒黴的中選者自己受著懲罰和唾罵而使別人找到了快樂和光榮,不也有點舍己為人的意思嗎?當然他們並無此初衷。當然也不能僅憑效果就給他們獎勵。對極了,為了人類美好方向的需要,為了現世戲劇的魅力之需要,我們不僅不能給他們獎勵而且必須要給他們恰當的懲罰。殺一儆百有時也是必要的,否則如何標明那是一條罪惡的歧途呢?但是,在俗界的法場上把他們處決的同時,也應當設一個神壇為他們祭祀。當正義的勝利給我們帶來光榮和喜悅,我們有必要以全人類的名義,對這些最不幸的罪人表示真心的同情(有理由認為,他們比那些為了真理而捐軀的人更不幸),給這些以死為我們標明了歧途的人以痛心的紀念(盡管他們是無意的)。我們會想起他們天真的童年,想起他們本來無邪的靈魂,想起如果不是他們被選中就得是我們之中的誰被選中,如果他們沒被選中他們也會站在我們中間。我們虔誠地為他們祈禱為他們超度吧,希望他們來世交好運(如果有來世的話),恰恰被選去做那可敬可愛的角色。我聽說過有這樣的人,他們向二次大戰中犧牲的英雄默哀,他們也向那場戰爭中戰死的罪人默哀。這件事永遠令我感動。這才真正是懂得了曆史,真正懷有博大的愛心和深重的悲憫。這樣人類就再一次彌補了上帝的疏漏(如果不是上帝有意賣一個破綻留給我們去參悟的話),使人人平等的理想更加光芒四射。

在人間的舞台上,英雄、凡人、罪人是不能平等的。那,現在我們以人人平等為由所祭祀的,是不是抽象的人呢?因而是不是一種嘩眾取寵的虛偽呢?是抽象的人,但並不是嘩眾取寵的虛偽;抽象的人不一定要真,正如理想,美就行,抽象的人是人類為自己描繪的方向。那麼,這種不現實的人人平等又有什麼用呢,不是吃飽了撐的瞎扯淡嗎?一點都不瞎扯淡,理想從來就不與現實等同,但理想一向都是有用的。(順便說一句,吃飽了,於豬是理想的完成,於人則僅僅是理想的開端。)唯當在理想的神壇上樹立起人的平等,才可望有“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現實。(沒理由把“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單送給某一個階級,因為這是屬於全人類的智慧和財富。倘若有人賣假藥,顯然不能因而就把良藥也消滅。)沒有一個人人平等的神壇,難免就會有一個“君君臣臣”的俗界。不是嗎?幾千年的“君權神授”,弄來弄去跑不了是“刑不上大夫”的根由。

3墓地——曆史的祭祀,萬靈萬物和解的象征

要是您白天忙了一天,晚上去看戲,戲散了您先別走,我告訴您一個最迷人的去處:後台。我們,我和您,我們設想自己還原成了兩個孩子,兩個給根棒槌就認真(紉針)的孩子,溜進後台。兩個孩子想向孫悟空表達一片敬意,想勸唐僧今後遇事別那麼剛愎自用,想安慰一下牛郎和織女,再瞅機會朝王母娘娘臉上啐口唾沫。可是,兩個孩子忽然發現卸了裝的他們原來是同事,一個個“好人”卸了裝還是好人,一個個“壞蛋”卸了裝也是好人,一個個“神仙”和“凡人”到了後台原來都是一樣,他們打打鬧鬧互相開著玩笑,他們平平等等一同切磋技藝,“孫悟空”問“豬八戒”和“白骨精”打算到哪兒去度蜜月?於是“唐僧”和“王母娘娘”都抱怨市場上買不到像樣的禮品。這時候兩個孩子除了驚訝,勢必會有一些說不清的感動一直留到未來的一生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