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綠色和平”對文學的啟示。
綠色和平組織也叫綠黨。它從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出發,慢慢涉及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發展出一套新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它認為以往人們對世界的態度都是父性的或雄性的,是進攻、榨取、掠奪性的,而它主張應對世界取母性的或雌性的態度,即和解的共存的互惠的態度。我想,它一定是在一個更大的係統中看到了人的位置與處境。譬如說,如果我們的視野隻限於人群之中,我們就會將“齊家治國平天下”視為最高目的,這樣就跳不出人治人、階級鬥爭和民族主義之類的圈子去,人所尊崇的就是權力和倫理的清規戒律,人際的強權、爭鬥以及人性的壓抑使人備受其苦。當我們能超越這一視點,如神一樣地俯察這整個的人類之時,我們就把係統擴大了一維。我們看到人類整體麵對著共同的困境,我們就有了人類意識,就以人道主義、自由平等博愛為崇高的理想了,厭棄了人際的爭鬥、強權與種種人為的束縛。但這時人們還不夠明智,在開發利用自然之時過於狂妄,像以往征服異族那樣,雄心勃勃地宣稱要征服自然,以致最後成了對自然的榨取和掠奪,殊不知人乃整個自然之網的一部分,部分征服部分則使整體的平衡破壞。自然生態失去平衡使人類也遭殃。當我們清醒了這一點,我們就會在更大的係統中看人與世界的關係了。我們就知道我們必須要像主張人人平等那樣主張人與自然萬物的平等,我們將像放棄人際的強權與殘殺那樣放棄對整個自然之網的肆意施虐,由此,我們將在一切領域中鄙視了以往的父性的英雄觀,最被推崇的將是和解與共存與互惠,人與萬物合為一個優美的舞蹈,人在這樣的場中更加自由歡暢。從階級的人,到民族的人,到人類的人,到自然的場中人,係統一步步擴大。這樣的擴大永無止境,所謂“無極即太極”吧,這說明文學無須悲觀,上帝為精神預備下了無盡無休的審美之路(並非向著宏觀的拓展才是係統的擴大,向著微觀的深入也是)。
書包網 www.bookbao.com
自言自語(7)
所以我想,文學也該進入一個更大的係統了,它既然是人學至少我們應該對“征服”、“大師”、“真理”之類的詞彙重新定義一下。至少我們在“氣吞山河”之際應該意識到我們是自然之子。至少我們在主張和堅持一種主義或流派時,應該明白,文學也有一個生態環境一個場,哪一位或哪一派要充當父性的英雄,排斥眾生獨尊某術,立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都會破壞了場,同時使自己特別難堪。局部的真理是多元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即整體的真理)是承認這種多元——人總不能自圓其說,這是悖論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