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叱吒商場的遊戲規則(1 / 3)

第十三章叱吒商場的遊戲規則

人無信不立,企業無信不長存。信譽是合作的基礎,是企業價值提升的有力保障。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企業需要按照國際遊戲規則參與國際競爭,“誠信”是其中的首要規則。魯冠球站立在萬向集團國際“航空母艦”艦首,樹起“誠信”的風帆,航行於全球經濟海洋,傲視群雄,駛向成功的彼岸……

“誠信”是第一通行證

經營企業,需要在變化的環境中通過具體的實踐使企業價值得到不斷的豐富和升華。在萬向發展初期,魯冠球一直把成本降至最低作為經營企業的追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經營成本降至最低後,就應追求企業價值的不斷提升。如何提升企業價值?首要的是樹立誠信的商業美德。

魯冠球認為,以“信譽”為基礎的合作,比以資金為基礎的合作更為高級、更為持久、更為深入,也更為有效益。

20世紀80年代初,萬向集團通過經銷商開拓了出口市場。近幾年,隨著萬向海外公司的建立,很多客戶要求直接供貨,但都被他們婉言相拒了。因為萬向和經銷商有約定,經銷商自己開拓的客戶,自己經營,同時萬向給經銷商和自己的營銷公司一樣的產品價格,以保證經銷商的利益。這樣,萬向就遵守了雙方事先的約定,與經銷商保持著十分密切的合作關係。現在,萬向已經在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等7個國家,設立了11家分公司,海外營銷體係日益完善。

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曾經有一位東南亞客戶請求萬向幫助,在舊款付不出的情況下,要求萬向發新貨,時間還特別急。為照顧客戶利益,萬向不僅加班加點按時為他們發去了產品,還做了讓利,使他們十分感動。當形勢好轉以後,這位客戶不僅還清了貨款,還把在其他國家的訂單轉給了萬向。現在,雙方的合作非常愉快。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不管是國內企業還是境外企業,不管是什麼行業,看重的都是市場。目前,由於不講道德、不守信譽、不誠實的現象普遍存在,所以經營企業就增加了許多風險。許多客戶就是因為不知你是否守信,不敢跟你談生意。據一份資料顯示,當前國內上市的1200多家企業中將有一部分被調整。原因不是這些企業經營不善,業績不佳,而是因為當初組合上市的時候,摻進了假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暴露出來了。

“誠信”是企業生產經營及參與市場競爭的第一通行證。萬向集團早在幾年前就擬定了一份有關加入WTO的應對方案,方案中有以下三項應對措施。

首先,使萬向在社會上建立良好信譽。魯冠球要求每一位員工在公司內部踏踏實實做事,在社會上樹立誠實守信的形象,使員工從品德到技能到整體素質,一步步提高。

第二,進行技術改造,加大設備改造,重點抓檢測設備和試驗設備的改造。賣給客戶的產品,自己先要放心,這樣就會樹立信譽。在此基礎上,通過員工培訓和技術改造,進一步降低成本。

第三,產品質量上去了,整體素質提高了,社會信譽自然就樹立起來了。企業在社會上的地位提高了,就可以做與自己身份相符合的事情。

在這三項措施中,魯冠球把誠實守信放在第一位。他認為,企業置身於全球經濟體係中,大家要遵守的是國際“遊戲規則”,企業的誠信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近幾年來,萬向集團在國外收購了好幾家公司。在收購過程中,這些企業都曾到國內谘詢過。了解到萬向在中國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企業後,他們才願意被收購。

現在,萬向隻憑良好信譽就可借用銀行的錢,不用抵押,不用擔保,這節省了很多成本。因為隻要企業一需要錢,馬上就可以從銀行借出來。到目前為止,良好的企業信譽使得國外銀行給萬向的貸款額度從開始500萬美元,到後來5000萬美元,現在已經是8000多萬美元了。

萬向的收購成功是與良好的企業信譽密不可分的。魯冠球用實力來贏得信譽,用信譽來增強實力。現在萬向教育員工,什麼都可以損失,但與別人講的話都要兌現,信譽不可丟。魯冠球還特別提醒萬向美國公司的員工說,剛到國外先不要隻想賺大錢,一定要在國外先樹立良好的形象,這樣就有了基礎保障,朋友就會越來越多,生意自然就會越來越好。有時,為了樹立形象也會受損失,但隻要客戶獲利了、滿意了,他就會敬佩你、信任你,就會和你建立鐵一樣的合作關係。

企業的誠信首先源於企業家的誠信,而企業家首先要對員工守信,在萬向,曾經發生過這樣的兩件小事。

事情一:從20世紀80年代承包開始,萬向就規定每月16號發工資,將近20年了,從來沒有失信過。有的企業就不是這樣,想多發就多發,想少發就少發,欠一天、兩天,甚至一個月。企業對職工不講信譽,職工怎麼會給企業生產好的產品呢?

事情二:到90年代,萬向提出,每個人的月收入不得低於1000元,如果低於1000元,要麼是總經理不稱職,效益差;要麼是這個職工本身的素質不夠,就應考慮調整崗位。同時提出,集團下屬各企業每人年收入增長不低於1000元,增不上去的單位負責人要下來。這兩件事情,萬向年年兌現。

第一件做得到的企業較多,但第二件沒有幾個企業敢說。而魯冠球認為,關鍵是把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現代管理不但強調降低成本,而且更要講創造價值。創造價值就是要激活大家的智慧,智慧就包括誠實守信。

人無信不立,企業無信則不長。經營企業,與其說是一種職業,不如說是一種追求,在經濟一體化日益加劇的今天,企業不僅要把產品變成商品,而且還要把人力資源、管理、文化等生產要素轉化為商品。這樣,企業生產的就不僅僅是產品了,更是一種品牌、一種道德信念、一種無形資產。

信譽重要,但隻有信譽還不夠,信譽要與實力相結合。有些企業開始實力很強,但在實際運營中,由於不守信譽,就使實力喪失掉了。而萬向集團非常注重將實力、信譽結合起來。

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很多企業的無形資產在總資產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耐克、戴爾公司,它們幾乎沒有自己的生產企業,有的隻是一個優秀的品牌。從產品經營,到資本經營,再到信譽經營,這既是經濟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更是企業經營不斷提升的必然結果。未來的競爭是品牌的競爭、信譽的競爭、商業道德的競爭,而不僅僅是產品的競爭。

21世紀的發展,已經不單純是經濟增長,而是社會的總體進步,是人類文明的全方位提升。誠實守信,已經變成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遵守道德規範,已經從一種美德變成一種必備素質。

良好的職業道德是一種資本

在2001年全國企業家活動日“麵向全球化的中國企業家”主題討論會上,魯冠球暢談企業信譽的重要性。他認為,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樹立企業家職業信譽已成為中國企業麵對全球化國際競爭的首要對策。

目前,有些企業經營者,不嚴格遵守商業信用準則,以至於出現了社會性的信用危機。

這種行為損害了企業家的職業信譽,導致投資環境惡化,擾亂了正常的經濟秩序,已成為社會的一大公害,也成為我國企業麵向全球化的一大障礙。

如何塑造企業家的職業信譽,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魯冠球談了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職業信譽是企業家的第二張身份證,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企業家的職業信譽,是企業家的職業道德、職業業績的體現,它既是一種無形的激勵,又是一種無形的約束;既是對企業家過去的總結,又是企業家創造未來的資本。提高企業家信譽,就是對企業未來的投資。真正的企業家,應該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愛護他們的職業信譽;像追逐利潤一樣,追逐他們的職業信譽,而且,應該做到持之以恒。

第二,良好的信用環境,不僅影響著企業的經濟利益,還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經濟關係是社會關係的核心和基礎。經濟信用危機,不僅擾亂了正常的經濟秩序,也必然衝擊著人們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影響社會的穩定和精神文明的建設。

第三,在利國利民的前提下,追求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在市場經濟的環境裏,經營企業、追求利潤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哪裏利潤最高,資本就往哪裏集中,這是經濟運行的規律。但要看按什麼原則、用什麼手段去追求利潤。如果靠投機鑽營,搞假賬騙人,編假話騙錢,損害別人的利益,甚至不惜損害國家的形象,去牟取暴利,這樣的行為就違背基本的商業道德,會受到社會的譴責,甚至受到國家法律的製裁。

魯冠球強調,企業家不應該隻是一個經濟人,而且應該是一個道德高尚擁有良好職業信譽的人。隻有樹立了良好的職業信譽,企業家才能夠在全球化的國際競爭中贏得地位,從而使自己的企業獲得利潤。

如果一個企業的產品質量有問題,產品在市場上就無立足之地,它直接影響企業的信譽度,進而影響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