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運輸管理(3 / 3)

3) 安全程度高。隨著先進技術的發展和在鐵路運輸中的應用,鐵路運輸的安全程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在近20年間,許多國家鐵路廣泛采用了電子計算機和自動控製等高、新技術,安裝了列車自動停車、列車自動控製、列車自動操縱、設備故障和道口故障報警、災害防護報警等裝置,有效地防止了列車衝突事故。在各種現代化運輸方式中,按所完成的貨物噸公裏計算的事故率,鐵路運輸是最低的。

4) 運送速度較高。常規鐵路的列車運行速度一般為60~80kmbrh。少數常規鐵路可高達140~160 kmbrh。高速鐵路運行時速可達210~260 kmbrh。1990年5月18日,法國鐵路TGV高速客車動車組曾創造了515.3 kmbrh的世界記錄。應指出,速度越快,技術要求也越高,能耗也越大,經濟上不一定合算。

5) 能耗小。鐵路運輸輪軌之間的摩擦阻力小於汽車車輛和地麵之間的摩擦力。鐵路機車車輛單位功率所能牽引的重量約比汽車高10倍,從而鐵路單位運量的能耗也就比汽車運輸少得多。

6) 環境汙染程度小。工業發達國家在社會及其經濟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平衡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其中運輸業在某些方麵起了主要作用。對空氣和地表的汙染最為明顯的是汽車運輸、噴氣式飛機、超音速飛機等。相比之下,鐵路運輸對環境和生態平衡的影響程度較小,特別是電氣化鐵路,這種影響更為減少。

7) 運輸成本較低。鐵路運輸成本沒有原料支出,固定資產折舊費所占比重較大而且與運輸距離長短、運量的大小密切相關。運距越長,運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一般來說,鐵路的單位運輸成本比公路運輸和航空運輸要低得多,有的甚至低於內河航運。

5.2.1.2公路運輸

公路運輸與鐵路運輸不同,其服務對象主要是半成品和成品。公路運輸的特點是:

1) 機動、靈活,可實現門到門運輸。汽車不僅是其他運輸方式的接運工具,還可進行直達運輸,減少中轉環節和裝卸次數,在經濟運距之內可以直接到達目的地,在無水路或鐵路運輸的地區更是如此。汽車門到門運輸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

2) 貨損貨差小,安全性高,靈活性強。汽車運輸能保證運輸質量,及時送達。隨著公路網的發展和建設,公路的等級不斷提高,汽車的技術性能不斷改善,汽車運輸的貨損貨差率不斷降低,安全水平不斷提高。由於汽車運輸的靈活方便,送達速度快,可有利於保持貨物的質量,提高貨物運輸的價值。

3) 原始投資少,資金周轉快,技術改造容易。汽車車輛購置費較低,原始投資回收期短。

4) 適合中短途運輸。品種、技術性能、專用公路運輸在中短途運輸中的效果最突出。短途運輸通常指50km以內,中途運輸則指50~200km左右。汽車運輸在擔負長途運輸中費用過高,也是其難以彌補的缺陷。造成長途運費高的原主要有三:其一,也是主要原因,是耗用燃料多。其二,設備磨損大,折舊費高。其三,耗費人力多。

5.2.1.3水路運輸

水路運輸的特點是:

1) 運輸能力大。在海洋運輸中,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超巨型油船的載重量達56萬噸,礦石船載重量已達35萬噸,集裝箱船已超過10萬噸。海上運輸利用天然航道,不像內河運輸受航道限製較大,如果條件許可,可隨時改造為最有利的航線,因此,海上運輸的通過能力比較大。在內河運輸中,在運輸條件良好的航道,通過能力幾乎不受限製。

2) 運輸成本低。水運的站場費用極高,這是因為港口建設項目多,費用大,向港口送取貨物都較不方便,水運成本之所以能低於其他運輸方式主要是因為其船舶的運載量大,運輸裏程遠、路途運行費用低。

3) 投資省。水上運輸利用天然航道,投資省。海上運輸航道的開發幾乎不需要支付費用。內河雖然有時要花費一定的開支以疏浚河道,但比修築鐵路的費用小得多。

4) 勞動生產率高。水路因運載量大,其勞動生產率較高。

5) 航速較低。船舶體積較大,水流阻力高,所以航速較低。低速航行所需克服阻力小,能夠節約燃料;反之,如果航速提高,所需克服的阻力則直線上升。

5.2.1.4航空運輸

航空運輸適合貴重貨物、精密儀器、計算機、高級服裝、鮮活貨物、季節性貨物及時間性強的郵件、包裹等。航空運輸的特點是:

1) 航空運輸的高速度。與其他運輸方式相比,高速度無疑是航空運輸最明顯的特征航空運輸高速度特征在物流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價值。現代噴氣運輸機航速一般在900kmbrh左右,是火車的5~10倍,海船的20~25倍。

2) 航空運輸的靈活性。航空運輸不受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的障礙,隻要有機場,有航空設施保證,即可開辟航線。如果用直升機運輸,機動性更強。對於自然災害的緊急救援、對於各種運輸方式物流不可達到的地方均可采用飛機空投方式,以滿足特殊條件下特殊物流的要求。

3) 航空運輸的安全性。航空運輸平穩、安全,貨物在物流中受到的振動、撞擊等均小於其他運輸方式。尤其當飛機在1萬米以上高空飛行時,飛機將不受低空氣流的影響,更能體現出航空運輸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