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定的步驟對物流成本進行分析、控製,促進物流成本科學決策,使物流成本管理合理化。
11.1.3.1物流成本合理化管理的內容
物流成本合理化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1) 物流成本預測和計劃。成本預測是對成本指標、計劃指標事先進行測算平衡,尋求降低物流成本的有關技術經濟措施,以指導成本計劃的製定,而物流成本計劃是成本控製的主要依據。
2) 物流成本計算。在計劃開始執行後,對產生的物流耗費進行歸納,並以適當方法進行計算。
3) 物流成本控製。對日常的物流成本支出,采取各種方法進行嚴格的控製和管理,使物流成本減到最低限度,以達到預期的物流成本目標。
4) 物流成本分析。對計算結果進行分析,檢查和考核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找出影響成本升降的主客觀因素,總結經驗,發現問題。
5) 物流成本信息反饋。收集有關數據和資料並提供給決策部門,使其掌握情況,加強成本控製,保證規定目標的實現。
6) 物流成本決策。根據信息反饋的結果,決定采取能以最少耗費獲得最大效果的最優方案,以指導今後的工作,更好地進入物流成本管理的下一個循環過程。
11.1.3.2實現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管理策略
1) 從流通全過程優化的視點來降低物流成本。對於一個企業來講,控製物流成本並不僅僅是本企業的事,也就是說,追求本企業物流的效率化,應該從考慮產品製成到最終用戶整個流通過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角度來進行優化控製,亦即物流設施的投資或擴建與否要視整個流通渠道的發展和要求製定。例如,原來有些廠商是直接麵對批發商經營的,所以,很多物流中心朝批發商物流中心發展,從事大批量的商品輸送。然而,隨著零售業中的便利店、折扣店的迅猛發展,客觀上要求廠商必須適應零售這種新型的業態形式,開展直接麵向零售店鋪的物流活動。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建立新型的符合現代流通發展要求的物流中心或自動化設施。顯然,這些投資盡管從本企業來看增加了物流成本,但從整個流通過程來看,卻大大提高了物流績效。
2) 通過實現對物流供應鏈全過程管理,提高顧客物流服務管理來削減成本。隨著競爭的激化,新型供應鏈物流管理體製不斷發展和普及,要求企業能有效地縮短商品周轉時間,真正做到迅速、準確、高效的商品管理。顯然,要達到此目標,僅有本企業體製具備效率化是不夠的,它需要企業協調與其他企業 (如部件供應商等)以及顧客、運輸業者之間的關係,實現整個供應鏈活動的效率化。也正因為如此,追求成本的效率化不僅僅是企業中物流部門或生產部門的事,同時也是經營部門以及采購部門共同的事,亦即將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標貫徹到企業所需職能部門之中。
3) 借助於現代信息係統的構築來降低物流成本。當企業內部的物流效率化仍然難以使企業在不斷激化的競爭中取得成本上的競爭優勢時,企業必須實現與其他交易企業之間形成一種效率化的交易關係。即借助於現代信息係統的構築,一方麵使各種物流作業或業務處理能正確、迅速地進行;另一方麵,由此建立起戰略的物流經營係統。也就是說,現代信息係統的構築為徹底實現物流成本的降低而不是向其他企業或部門轉嫁成本奠定了基礎。
4) 通過高效率的及時、快速配送來降低成本。通過高效配送降低物流成本,按照用戶的訂貨要求建立迅速、及時、正確的進貨體製是企業物流發展的客觀要求。但是,伴隨配送產生的成本費用應盡可能降低,特別是多頻率、小批量配送的出現,更要求企業采用有效的配送手段,做好配車計劃管理,提高裝載率以及車輛運行管理。
對於生產商而言,如果不能按客戶規定的時間進行生產,就不可能在用戶規定的時間配送商品,所以,生產商配車計劃的製定必須與生產計劃相聯係來進行,同樣,批發商也必須將配車計劃與商品進貨計劃相聯係來開展。當然,要做到配車計劃與生產計劃或進貨計劃相匹配,就必須構築有效的配送管理信息係統。
在提高裝載率方麵,可將商品名稱、容積、重量等數據輸入到信息係統中,再根據用戶的訂貨要求計算出最佳裝載率。從總體上看,對於需求比較集中的地區,可以較容易地實現高裝載率運輸;而對於需求相對較小的地區,可以通過共同配送提高裝載率。
削減配送成本的另一方麵是追求車輛運行的效率化。提高車輛運行的一個有效方法是建立有效的貨車追蹤係統,即在車輛上搭載一個全球定位係統(GPS),通過這種終端與物流中心進行通信,一方麵,可對貨物在途情況進行控製,另一方麵,有效地利用空車信息,合理配車。
5) 通過對退貨的控製來削減退貨成本。退貨成本也是企業物流成本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往往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退貨成本之所以成為某些企業重要的物流成本來源,是因為隨著退貨會產生一係列的物流費用,退貨商品損傷或滯銷而產生的經濟費用,以及處理退貨商品所需人員費用和各種事務性費用。由於在退貨中,往往是商品提供者承擔退貨所發生的各種費用,而退貨方不承擔商品退貨而產生的損失,因此,容易很隨意地退回商品,並且由於這類商品大多數量較少,配送費用反而很高,不僅如此,由於這類商品規模較小,也很分散,商品入庫、賬單處理等業務也異常複雜。
例如,銷售100萬元的企業,退貨比率為3%,即3萬元的退貨,由此而產生的物流費用到企業內處理費用一般占到銷售物流的9%~10%。因此,伴隨著退貨將會產生3000元的物流費用。進一步由於退貨商品物理性、經濟性的損傷,使得銷售價格下降為原來的50%,因此,由於退貨而產生的機會成本為1.5萬元。綜上所述,退貨所引起的物流成本高達1.8萬元,占銷售額的1.8%。以上僅假定退貨率為3%,如果為5%時,物流費用將達到3萬元,占銷售額的3%。
11.2物流成本的計算
11.2.1物流成本計算的依據
正確計算物流成本是物流管理的基礎。以物流活動的整體為對象,物流成本可按不同的標準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