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因勢利導,征服人心
人表現出來的能力往往與他的真實水平有一定的差距,這是因為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惰性。領導就是要消除員工的惰性、激發他們的潛能。
前蘇聯著名導演愛森斯坦在拍攝《戰艦波將軍號》時,他無意中叫出一句話,竟將那些懶散的演員都調動了起來。
在拍攝過程中,有一個情節需要一千多演員們順著台階跑上跑下多次。第一次,人們還滿有興致的,熱鬧嘛。第二次,興致大減。第三次,懶懶散散不像一個樣。
“柯裏普娃同誌,加把勁呀!”突然廣播裏傳來導演的聲音。
“哇,這該死的怎麼看得這麼清楚!”誰偷懶他都看得見!一下子人人自危,鼓起熱情跑了起來。他們可不想成為導演口中的落後者。
本來愛森斯坦是不過偶然記起其中一個演員的名字,虛張聲勢的喊出來嚇唬他們一下。
當員工做出成績時,都希望得到領導的肯定和讚賞,若是領導不聞不問,便會打擊他們的工作熱情,變得懶起來。一般情況下,領導隻要隨時在旁邊敲一敲,使員工感自己受到重視,就能鼓起他們的幹勁。
擂分爭霸
隻要是有上進心的人,都會不甘人後,力爭上遊。利用人們的這種求勝心理,往往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考格是一家鋼廠的經理,令他苦惱的是,他的廠連年完不總公司分配的生產定額。
“你怎麼搞的。你一向很能幹,如今怎麼連年完不成任務。”總經理瓦爾斯親臨一線,向考格興師問罪。
“我也不明白問題出在哪兒。責罵他們,強迫他們,隻差沒把他們給開除了,但都不管用。”考格沮喪的說。
瓦爾斯不信這個邪,決定親自到車間巡視一番。恰巧遇到白班快要下班,他便問旁邊的白班雇員說:“你們這班今天煉了幾爐?”
“6爐。”那人恭敬的回答。
瓦爾斯拿想一支粉筆,在門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6”字,一聲不響的轉身走了。
夜班雇員按時到來。這“‘6’字誰寫的?什麼意思?”夜班雇員不解地問。
“總經理剛來過這裏,聽說我們今天煉了6爐,便把6字寫在這裏了。”白班雇員回答。
第二天晚上,瓦爾斯再次來到車間時,發現他寫的“6”字變成了“10”字。原來前天夜班工人已將“6”改成了“7”字;當白班工人換班時,看到了“7”字,認為夜班看他們不起,便決定教訓他一下,所以到夜再次換班時,看到的就是一個大大的“10”字。
當年年底結算,考格樂得合不攏嘴,因為他的廠的產量躍居了全公司的榜首。
巧妙利用第三者,激發員工的自尊心、好勝心、進取心,這種方法可稱之為對比激將法。擺出擂發,誰優誰省一目了角,競爭意識濃厚的現代人誰甘為劣呢?
舍你其誰
激起員工的榮譽心,那麼看似他根本不能勝任的工作,也會因為你對他的一句話而變成小菜一碟。
劉易士?路易士給美國的監獄的二十年管理實踐,不僅使他成為美國最著名的監獄長,而且他的故事還被人們拍成電影,廣為傳播。誰又料到,辛辛監原本是他根本不想的地方,都因上司的一句話而改變了。
辛辛監獄位於紐約的魔鬼島的西部,這裏醜聞謠言滿天飛,可說是臭名昭著。獄長艾爾?史密斯決定調派新漢普頓的路易斯前去打理。
“小夥子,辛辛監獄需要一個經驗豐富的人前去管理,我覺得你是一個不錯的人選,怎麼樣?”史密斯對風塵仆仆的路易斯說。
路易斯急匆匆的趕來,還以為老板會給自己一個好差事,誰知是讓自己去啃骨頭。辛辛監可是個吃人坑,前幾任同仁在那身敗名裂,沒想到如今輪到自己了。
史密斯看穿了部下的心思,笑著說:“你這個樣也不奇怪,那的確是個危險的地方,它需要一個有能力的大人物去坐鎮。我看除了你沒有更合適的了。”
一席話激起了路易斯的萬丈豪氣,接下了這雖然危險但“舍我其誰”的位子,最終獲得了成功。
利用一切機會顯示自己存在的價值,渴望超越別人,這是人所共有的心理,領導隻要善於分析把握部下的這種心理,便能激起他的雄心壯誌,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生於憂患
有道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過於安逸舒適的工作環境往往使人萎靡不振,抹殺積極向上的精神。相反,充滿挑戰的環境卻能讓人保持旺盛的鬥誌,激發他們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