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初到公司裏上班不要隻是自顧自地埋頭苦幹,而要抽出一些時間觀察一下別人的做事效率為什麼比你高,升職為什麼比你快,進而將他們的成功經驗借鑒過來,為自己所用。試想,你的身上若能積聚下他們所有人的成功經驗,你能不成功嗎?
3.跟對人,就會少走很多彎路
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人通常都認為自己有知識、有能力、有頭腦、有經驗。因而,這些人就覺得自己不依靠任何人的扶植和提攜也可在工作或者是事業上順風順水,平步青雲。在這些人看來,跟什麼樣的領導或者跟什麼樣的老板工作並不重要,實則不然。在職場中生存,並不是說你有實力就能取得成功的。很多時候,你的眼光比實力還重要。這是因為,你選擇到一個好的公司,一個好的老板,一個好的領導,基本就等於你選擇了成功。他之所以能夠被稱為好老板,他的公司之所以能夠被稱為好公司,就足可說明他是一個各方麵都不凡的人。如果你跟著這樣的人工作,難道你還用擔心學不到真東西嗎?
而如果你選擇了一個道德敗壞的老板或者是領導,即便這個老板的公司在當時發展得紅紅火火,即便當時這個領導仕途扶搖直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也可說你是將自己送進了發展的窘境之中。試想,一個道德敗壞之人的公司取得成功所采取的能是正當的手段嗎?一個道德敗壞的領導坐上領導的位置所走的是正門嗎?先不說你在這樣的公司或者是領導的手底下工作,道德上所受的不良影響程度,擺在第一位的即是,這樣的公司、領導發展能長久嗎?說不定哪天這個公司或者是領導就會瞬間倒下。顯然,你將自己的仕途交到這樣的公司或者是領導的手裏,是危險的、不光明的。
由此來看,跟對人,選對公司十分重要。畢竟跟對了人,選對了公司,會使你少走很多的彎路。
其實,大家隻要仔細留心一下身邊的成功者,就可發現幾乎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後都有一位或者是幾位有識之人的栽培和提攜。
在現實生活中,無任何社會背景的普通人取得巨大成功的可以說是數不勝數。這些人之所以能夠避開彎路快速地取得成功,主要是因為他們一開始就跟對了人。
下麵我們就以具有一定傳奇色彩的雅芳公司的鍾彬嫻的成功事例給大家講一講跟對人的重要性吧。
由於無任何背景,大學畢業之後鍾彬嫻所做的第一份工作是最為普通的營銷工作。不過,由於她在此工作崗位上做得極為認真,極為努力負責,所以在她工作不久之後她就引來了自己所工作的公司(魯明岱百貨公司)副總裁法斯關注的目光。後來,在法斯的大力栽培和提攜之下,鍾彬嫻的職業之路可以說走得極為順暢。不僅如此,年紀輕輕的她還很快就被提升到了公司的最高管理層。
因受發展空間所限,鍾彬嫻就跳槽到了雅芳公司。在雅芳公司,由於鍾彬嫻工作能力出眾,所以很快她又得到了雅芳公司CEO普雷斯的賞識和提攜。就這樣,在自己的努力和普雷斯的大力協助之下,鍾彬嫻在雅芳公司坐上了CEO的寶座。
顯然,鍾彬嫻在職場中之所以能由一個沒有任何社會背景的人取得令人讚歎和羨慕的巨大成就,除了自身所具備的優秀條件之外,更多的還是因為她跟對了人。如果一開始沒有法斯的提拔,鍾彬嫻或許就沒有勇氣跳槽到雅芳公司;如果在雅芳公司沒有得到普雷斯的賞識和提攜,鍾彬嫻或許也不會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坐上雅芳公司CEO的寶座。
鍾彬嫻的快速成功,與她跟對了兩位上司密不可分。下麵再為大家講一個與鍾彬嫻的成功相反的事例。
艾柯卡剛到福特公司時,所做的第一份工作是見習工程師。在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他改做銷售工作。由於他的銷售能力極為突出,所以在1953年他被公司提拔做了費城地區的銷售副經理。與此同時,艾柯卡提出了一項大膽的銷售計劃,即“付56美元就可開56年的新車”。其具體意思就是,客戶購買1956年生產的汽車,隻需先交付80%的費用,其餘可每月交付56美元,隻要在3年之內將款項付清即可。這種銷售方式極大地刺激了市場,所以費城地區的銷售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就從後位躍居到了首位。在這一銷售計劃的影響下,艾柯卡也被提升做了華盛頓地區的銷售經理。後又於1960年和1970年分別被提升為福特汽車公司轎車部經理和福特公司的總裁。在這期間,艾柯卡為福特公司創下了最輝煌的利潤業績——36億美元。
雖然艾柯卡為福特創造了輝煌,可是他還是在1978年被莫名其妙地摘去了“總裁”的頭銜。不僅如此,福特公司還將艾柯卡的年薪由36萬美元變成了100萬美元的退休金,而且還是在艾柯卡不再去別的公司就職的前提條件下。而艾柯卡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場,是因為其上司福特二世無法忍受艾柯卡比自己還風光的事實。顯然,艾柯卡跌進人生的穀底並非自己沒有能力,而是因為自己跟錯了人。
由此來看,你選擇了怎樣的老板或者是上司,就決定了你選擇的是成功還是失敗。如果說,你所選擇的上司是像鍾彬嫻的上司一樣的人,那麼,你就會避開很多的挫折,少走很多的彎路;如果你所選擇的上司是同艾柯卡的上司一樣的人,那麼你的人生就充滿變數了。
所以說,跟對了人,你會少走許多的彎路,快速地走向成功。
4.跟什麼人幹什麼事
俗語有言,跟什麼人幹什麼事——與積極上進的人為伍,你自不會意誌消沉;與勤奮的人為伍,你自不會懶惰;與擁有大智慧的人為伍,你的人生也自會不同凡響;與道德敗壞之人為伍,你自不會高尚。
這也就是說,在職場中遇到一個好的上司,對一個人的人生來說是極為幸運的事情。好上司就如同一位良師、一位益友,不僅能讓你在潛移默化中將很多本來要靠自己艱苦摸索才能領悟的東西輕鬆學習到手,同時也可讓你學習到不少為人處世的技巧,還能引領你走上人生的正途。如若不然,孟母也就不會為了給孟子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而不惜搬家三次了。
這其中就折射出了一個道理:跟什麼人學什麼事,其起點就是選擇。第一選擇就是給自己的人生定位;第二選擇就是為自己前進的方向定位;第三選擇就是為自己把握好命運定位。總之,隻有選對方向,人生中的崎嶇坎坷才會被踏平,人生之樹才會開出耀人眼目的花朵,最終才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比如,具有“百家宗師”之稱的薑子牙是很多人都知曉的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說他傳奇,是因為他既是周文王和武王的謀士、軍事統帥以及西周的開國功臣,同時他還是一位不僅在古代而且在現代也頗具影響力的著名政治、軍事、韜略家。因而,中國的曆代典籍都對其予以了肯定。可以說,他是齊文化的創始人,齊國的締造者。
可是,在他輔佐周文王之前,薑子牙卻極為不順——生活窘迫,仕途沒落。由於商朝戰爭頻頻,在其32歲時為避戰爭之禍,隱居在山林潛心修道。隱居了近40年——他72歲時才出山。出山後不久,薑子牙就給紂王做了大夫。不料,這個紂王卻暴虐無德、荒淫成性、嗜酒嗜色如命,還建造了鹿台。對此,薑子牙當然不能視而不見,於是他就直言進諫。誰料,他的這一舉動卻將紂王惹怒了,紂王要將他斬首。無奈,薑子牙隻得棄官,含憤而逃。
好在薑子牙做人有自己的原則。如若不然,如果他成天睜著眼睛說瞎話,昧著良心去恭維紂王,隨波逐流,即便他可獲得一時的榮華富貴,那麼自此他的人生也就陷進了不可救贖的深淵。其最終的下場,無疑會比紂王還慘。
但值得慶幸的是,薑子牙是個明白人,他選擇了一時的落魄——逃亡,這期間為了生計他幾乎什麼營生都做過——賣過豬馬牛羊,親手編織過竹簍、磨製過麵粉拿到集市上換取點生活費。不僅如此,他還開過飯館,為人算過命。不過,在這些方麵他都未取得成功。因而,他一直過著貧困流離的生活。在他步入80歲時,他依舊未遇到賞識他的伯樂。不過,這時候他的人生卻有了一個轉折點。他聽說周文王是個很重視人才的人。於是,為了得到周文王的賞識他就天天在渭水之濱垂釣。在垂釣的時候,薑子牙為了驗證周文王是否真的識才,不僅不用魚餌,而且所選用的垂釣之物還是直鉤。皇天不負有心人,薑子牙有一日終於遇到了周文王,而且還得到了周文王的賞識,並得到了重用。
雖然薑子牙的能力和才華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可這並不是他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如果他這一生沒遇到周文王,沒得到周文王的重用,那麼他的人生就極有可能會在窮困中結束;如果他未離開紂王,終日受其熏陶,那麼他就極有可能會變得像紂王一樣道德敗壞。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周文王這一明主為薑子牙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那麼就不會有薑子牙後來的成功人生。
再比如,具有“紅頂商人”之稱的一代徽商胡雪岩,如果在商場上沒有王有齡這個官場朋友對他的鼎力相助,那麼就不會有他後來的輝煌商業成就。
由此看來,“跟什麼人幹什麼事”是絕對的至理名言。
5.有才華也不一定成功
哥倫布說,不論一個人多麼有才華,假如其人生的方向沒有選對,那麼對他而言,成功就會與他發展的方向背道而馳。
其實,這也正是曆史一路發展下來,雖才子很多,可這些才子中真正到最後取得成功的人少、大呼懷才不遇的人多的一個原因。從現代社會的觀點來看,這些有才華的人是沒有跟對“老板”(也包括上司,比如主任、主管、經理、總裁,總之包括各行各業的上司)。跟錯了老板,他們當然不會得誌。如果說那些曆史上未被重用的文才武將能夠自己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的老板,而他們又有幸選擇了乾隆皇帝,那麼他們的人生定會輝煌無比。這其中折射出了一個觀點,即一個人想要取得成功,春風得意,隻憑借自己的才華和能力,有時其結果往往是不遂人願的。而想要成就自己的輝煌人生,跟對人至關重要。可以說,他是一個人通往成功的捷徑。
雖然有才華的人與一般人相比,抵達成功的步伐要快很多,可如果有才華的人將自己的人生發展方向選錯了——跟錯了人,試問,這樣的人能取得成功嗎?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他不可能成功”。
眾所周知,方仲永是中國古代一個在很小的時候就在詩歌方麵展露才華的少年。正因為其在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了這方麵的潛力,所以他被人們稱為“神童”。
當時,很多有錢人家為一睹神童的風采,就邀請方仲永到家中做客。他們之所以這樣做,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可以顯示一下自己很愛惜人才。每次方仲永被邀請到人家做客的時候,他們都會多多少少地給些錢,以表示自己的栽培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