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善合作:天下不是一個人能打下來的(2 / 3)

分出一點利益給胡應湘,防止他繼續跟自己競價,這一招給李嘉誠留下了很大的回旋餘地。不僅讓他獲得了競標的成功,將發展空間巨大的公地攬入懷中,同時他和胡應湘在拍賣場上化敵為友,為自己將來的發展多留下了一條後路。所以說,有時候分享利益給別人,就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極大的幫助。

30歲的人,無論是在生意場上還是在工作中,都要學會分享,懂得分享,與大家合作,蛋糕越大,自己得到的才會越多。沒有分享,便不能開闊心胸,永遠隻想著吃“獨食”的人,早晚會麵臨“餓死”的那一天。

10個好項目,不如1個貼心合夥人

人人都知道,想要成功創業需要找到好項目,甚至有很多投資者說“好項目是成功的一半”。這樣說也許沒有錯,但卻忽略了另一個更為關鍵的條件:合夥人!要知道,找到一個貼心的合夥人比找到一個好項目要難得多。

“10個好項目,不如1個貼心合夥人”就是有人針對合夥人難求的情況發出的感慨。在商界,競爭日益激烈,想長久地立於不敗之地,合夥賺錢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合作方式。但是,利益與矛盾總是同在,如何做到規避矛盾而達到利益共享呢?這就要求在選擇合作夥伴的時候擦亮慧眼,與最合適的人實現最完美的組合。

當然,如何找準一個好的合夥人,是生意場上需要走好的關鍵性一步。那麼如何去尋找合適自己的合夥人,從而實現有錢大家賺的共同目標呢?誰又是適合自己的合夥人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從細節入手,對其展開觀察和分析,因為細節往往最不會騙人,又最能暴露一個人的內心。不信可以用如下標準去對照一番。

一、才能高,人品更高的人

合夥人的才能是一定不能放過考察的,但是對於合夥人的人品更需注意。人品太差的人,能力越強,那麼對於我們自身的威脅就越大,所以堅決不能讓這類人成為自己團隊的一員。而一無所長的人也同樣不可取,這樣的人既不能幫自己辦成什麼事,在關鍵時候還有可能成為累贅。如果累贅再加上人品的欠缺,那麼無疑就是雪上加霜。因此,在選擇合夥人時,人品最為重要,人品好的基礎上再考慮才能。

二、遇到挫折懂得自我調節的人

誌向遠大的人是理想的合作夥伴。在21世紀,最大的危機是沒有危機感,最大的陷阱是滿足。他們的優點就在於會用望遠鏡看世界,而不是用近視眼看世界。能在順境時想著為自己找個退路,逆境時也懂得為自己找出路的做法是成熟可靠的表現。

三、失敗後善於總結經驗的人

這種人學習能力強,懂得從任何的細節、所有的人身上學習和感悟,並且懂得舉一反三。與這種人合作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學到東西。而且重要的是,他們謙虛。隻有這種謙虛的人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四、做決定後積極行動的人

這種人勇於實踐,他們相信隻有行動才會有結果;行動不一樣,結果才不一樣;知道不去做,等於不知道;做了沒有結果,等於沒有做;不犯錯誤,一定會錯,因為不犯錯誤的人一定沒有嚐試;錯了不要緊,一定要善於總結,然後再做,一直到有正確的結果出來為止。

與這種人合作,你也會受其感染而變得勇敢、果斷,所以如果你是個有點兒優柔寡斷的人,那這種合作夥伴就是你不二的選擇。

五、出手大方的人

如果你想找一個為你投資的合夥人,這種人就是最佳人選。他們不吝嗇金錢,舍得付出,他們的豪爽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但是,你同時也要表現得大度。要知道,沒有奉獻精神,是不可能創業的。

這種人也是最討厭小肚雞腸類的人,所以與之合作,一定要先明確想收獲一定得先付出的道理,要用行動讓別人知道,你有超過所得的價值,別人才會開更高的價。

六、善於言辭、表達能力強的人

這種人善於溝通,與之合作一般不會因為交流不善而造成誤會。溝通無極限,這更是一種態度,而非一種技巧。一個良好的合作關係當然要有共同的願景,非一日可以得來。

企業是個利益共同體,是件嚴肅的事情,雙方都有責任去主動溝通。中國人的傳統是含蓄謙虛,常常有話說三分,所以溝通的空間比較大。

七、說話坦白,不喜歡拐彎抹角的人

這種人誠懇大方,也是最佳的合作夥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立場,不可能要求所有人步調完全一致。關鍵是大家都要開誠布公地談清楚,相信誠信才是合作的最好基石。

八、能和我們優勢互補的人

如果你不擅長管理團隊,那麼你不妨尋找一個擅長管理團隊的合夥人,即把合夥人中每個人的優勢都全力發揮,以使團隊達到優勢互補。人人都很有能力,都特別強的團隊不見得是最強的團隊,而能夠實現優勢互補的團隊,才是最完美的團隊組合。

很多時候,合作夥伴的選擇有很多,但越是在多的選擇麵前越要認清形勢,知道誰才是最合乎自身需求的合作夥伴。因為隻有找準了最合適的人,才能最快速取得創業的成功,才能最終實現“有錢大家賺”的理想。

合夥生意必須解決的問題:利潤分配

很多時候,因為資金或者技術上的欠缺,一個人很難獨自完成創業,因此,找個合夥人一塊做生意才能夠為自己的事業打下較為牢固的基礎。

既然要合夥做生意,那麼就一定要注意利潤分配的問題。很多人因為在合夥創業之初沒有確定一個明確的利潤分配方案,隨著生意的發展、利潤的增加,合夥人內部很容易造成利潤分配的矛盾。所以合夥人之間一定要以法律文本形式把利潤分配方案確定下來。

要分配利潤,首先要對法律規定的生意利潤有清楚的認定:

1.生意可分配的利潤。在公司的淨利潤中扣除職工福利及獎勵基金,再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潤後即得可分配的利潤總額。用公式表示為:可分配利潤=淨利潤+年初未分配利潤-中外合資生意提取職工福利及獎勵基金。

2.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可分配的利潤-法定公積金-法定公益金。其中法定公積金是指按照公司法規定,公司必須根據當年稅後利潤減去彌補虧損後所剩餘額的10%強製計提的公積金;法定公益金是指公司按照公司法規定,按5%~7%的比例從當年稅後利潤中提取的用於職工福利設施支出的基金。

3.未分配的利潤

未分配的利潤指的是在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中扣除已分配優先股股利、任意公積金和已分配普通股股利後的餘額。用公式表示為:未分配利潤=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已分配優先股股利-任意公積-已分配普通股股利。

這之後,就可以擬定利潤分配方案的法律文本了:

1.製作利潤分配表。

利潤分配表反映的是某公司當年的淨利潤的分配情況和年末分配利潤的情況。該表的編製是從公司淨利潤額開始的。利潤分配表一般根據“利潤分配”科目有關明細賬的發生額進行編製。

2.填寫利潤分配表。

報表中的“本年實際”欄,根據當年“利潤”及“利潤分配”科目及其所屬各明細賬的記錄分析填列,“上年實際”欄根據上年度的利潤分配表填列;

“淨利潤”項目,反映生意全年實現的淨利潤;如為淨虧損,則以“—”號填列。本項目的數字應與利潤表中“淨利潤”項目的“本年累計數”一致;

“利潤歸還投資”項目,反映中外合作經營生意按規定在合作期間以利潤歸還投資者的投資;

“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反映生意上年年末的未分配利潤。如為未彌補的虧損,則以“—”號填列。本項目的數字應與上年利潤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潤”項目的“本年實際”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