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張昌宗倒是十分配合,有啥說啥。很快,崔神慶就提交了審訊報告並附上了處理建議:張昌宗找人看相確有其事,當時也確有說過那句話。考慮到張昌宗已主動向皇帝陛下坦白且態度良好,依律可以減輕或免予處罰。禍首李弘泰妖言惑眾,理當法辦。
顯然,崔神慶並不打算借此事徹底扳倒二張,因為他自己便是張昌宗一黨。○思○兔○在○線○閱○讀○
宋璟不同意,他強烈堅持這件案子一定要徹查。理由非常直接:二張已經富貴至極,找人算命定然是有更大的企圖和野心。宋璟明白有心包庇二張的武曌可能會因為自己的不聽話而找麻煩,但卻沒有料到武曌會如此反應。
不久,他就接連接到了武曌的三道手令:
一、派宋璟去揚州調查一個普通的案子。
二、派宋璟去幽州調查都督屈突仲翔的貪汙案。
三、派宋璟去甘肅和四川安撫當地百姓。
三個地方相隔千裏,莫非武曌傻了?還是要把宋璟劈成三份分頭行動?
武曌不傻,她連下三道命令是因為宋璟每收到一道命令就斷然拒絕一次。
公然抗旨!
按照唐朝律例,地方官員犯案,官階高的由侍禦史負責辦理,官階低的由監察禦史負責調查。甘肅和四川一帶並未發生特別事件,而宋璟官居禦史中丞,是整個監察係統的第二號人物,非有軍國大事不當出使,所以他有足夠的理由拒絕!
經過一番明裏暗裏的較量,百官一方終於取得了勝利:武曌同意由司法部門正式審訊張昌宗並依律定罪。而直接負責審判工作的乃是司刑少卿、崔玄暐的弟弟崔昪。
判決可想而知,張昌宗謀反罪名成立,依律要“大辟”,也就是死刑。但是這個判決根本無法執行,因為武曌並不同意。
麵對著最高統治者的公然庇護,反張一派暫時陷入了沉默。
唯有宋璟繼續不依不饒。或許是覺察到了臣下的激烈情緒,武曌好言寬慰他說:“昌宗在你們調查之前就已經把算命的結果彙報給了朕,可見他隻是想算個命,沒有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宋璟連連搖頭:“張昌宗這樣做根本就是走投無路,情非得已!況且之前早已審明,他犯的乃是謀逆大罪,不能因為有自首表現就加以寬恕。他的逆行,如果不判處死刑,置國法於何地?”
這種語氣,早已超出了臣下對君王的規矩,普通朋友間這麼說話都可能導致翻臉。但武曌沒有,隻是繼續溫和地為張昌宗求情。
不想宋璟根本就是軟硬不吃,更加聲色逾厲:“昌宗分外承恩,臣亦知言出禍從,然義激於心,雖死不恨!”
見宋璟這副搏命的架勢,一旁的楊再思再也按捺不住了,立刻擺起上級的架子命令宋璟:“趕快下殿去!”
他錯了,宋璟連皇帝的麵子都不給,又怎會把他的話放在眼裏?楊宰相話一出口就後悔了,隻見宋璟發紅的眼睛正惡狠狠地盯著自己,齒間一字一字地蹦出這麼一句:“聖主在此,不煩宰相擅宣敕命!”
見宋璟如此堅決,武曌隻能讓步。但既然宋璟漫天要價,女皇也來了個就地還錢。她沒有讓司法部門直接逮捕張昌宗,而是讓宋璟先回禦史台等著,一會兒張昌宗就到。
女皇表了態,張昌宗再不情願也隻能一步三回頭地來到了禦史台。剛進院子,就發現宋璟早已等候他多時了。
宋璟也不多廢話,站在院子裏便開始了審訊。還沒問幾句,就見到一個宦官手持拂塵大搖大擺地進了院子:“皇上口諭,張昌宗雖有大罪,但念其侍奉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