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商場語言是一門綜合藝術(3 / 3)

有一位營銷人員到一家商場推銷產品,接待他的正是商場副經理,對方一開口,這位營銷人員馬上說:“聽口音您是北京人。”商場副經理點點頭,問道:“難道您也是北京人”這位營銷人員笑著回答:“不,但我對北京很有感情,一聽到北京口音就感到非常親切。”商場副經理很客氣地接待了這位營銷人員,生意談得也很順利。就因為如此,如果營銷員說話不得體,甚至讓人覺得不好接受,剛一接觸印象就不好,那麼也自然就談不上能夠與之洽談生意了。作為一名合格的營銷人員,由於所從事職業的關係,說話需要到做到掌握好分寸,說什麼樣的話,什麼時間進行說,如何說,要有職業特點才行。

語言交際可以說是一種建立在心理接觸基礎上的人際交往。因此,心理因素對於語言交際的影響最大最為關鍵。營銷人員在同客戶進行交談時,一定要注意使自己的語言與對方的心理相貼近,盡可能地消除由於心理障礙造成的隔閡。這是因為,人們對任何事物的接受,首先應該是在心理上的接受,所以說把話說到人的心裏,事情才更容易辦。一位消費者怒氣衝衝地拿著一雙有質量問題的皮鞋來到了商場。正值鞋廠的營銷人員到商場了解鞋的銷售情況,他聽完這位消費者的申訴後,馬上說了一句:“你現在的心情我十分理解,如果我買了這樣的鞋,我也會氣成你這樣。”營銷人員的這句話使得那位消費者火氣消了一半,從先前的執意堅持退貨到最後答應再換一雙。

對於交際語言當中的藝術性還表現在幽默與風趣上。英國思想家培根曾經說:“善談者必善幽默。”語言幽默的魅力就在於話雖然不明確直說,卻讓人通過曲折含蓄的表達方式心領神會。在二戰結束之後,英國首相丘吉爾到美國訪問,在當記者問他對美國的印象時,丘吉爾說了句“報紙太厚,廁紙太簿”,一句話引得記者們哄堂大笑。可是在笑過之後,人們才發現丘吉爾語言的尖刻。在營銷活動中,有時候把話說得委婉一些,詼諧一些,就很有可能比直截了當地說得效果會更好。一位營銷人員在市場上推銷滅蚊劑,他滔滔不絕的演講吸引了一大堆顧客。突然有一人向他提出一個問題:“你敢保證這種滅蚊劑能把所有的蚊子都殺死嗎?”這位營銷人員機智地回答:“不敢,在你沒打藥的地方,蚊子照樣會活得很快活……”,如此幾句玩笑話使人們在心情愉快的同時接受了他的推銷宣傳,所帶的幾大箱子滅蚊劑一會就銷售一空。

幽默語言在營銷活動中不但能夠造成輕鬆活潑的氣氛,而且還能夠為營銷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對於幽默話語其實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具有藝術性的廣告語,如果運用得好,會給人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從一句笑話而聯想到某種企業產生的品牌,實在是一種比較好的促銷方式。

營銷人員要用簡單明了的語言把盡可能多的信息傳遞給客戶。不管是談生意還是推銷產品,都要注意突出要點,讓對方能夠聽得懂記得住。如果說起話來顛三倒四,反反複複,羅裏羅嗦,言之無物,當然就會引起對方反感。對於簡潔的語言,不僅是交際的需要,同時也從客觀上反映出了營銷人員業務的熟練程度。

與此同時,營銷人員說話要文明,不能用粗言穢語,要客觀真實等等。最終歸結到一點,營銷語言必需要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必要的時候不妨“花言巧語”一番,隻是需要掌握好分寸就可以了。

說話需要巧妙,需要會說,“會說話”指的並不是那些輕浮的花言巧語,而是莊重的語言技巧。“會說話”的人能夠巧妙地打開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大門,讓對方願意與你交流。其次是能巧妙地接受和拒絕對方的意見,不管是接受或者拒絕,讓對方認為你都是通情達理的。再次就是能夠通過巧妙的語言化解雙方之間產生的分歧與矛盾。

下麵的9種談話在推銷時應避免免使用。

1.不說批評性話語。尤其是新業務員,他們有些時候脫口而出傷了別人,自己還感覺不到。比如,見了客戶第一句話便說,“你家這樓真難爬!”“這件衣服穿起來並不好看,一點都不適合你。”“這個茶真難喝。”雖然我們無心進行批評指責,隻是想打一個圓場、有一個愉快的開場白,然而在客戶聽起來,感覺就不是那麼舒服了。

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想得到對方的讚美與肯定,人人都喜歡聽好話。要不然,怎麼會有“讚美與鼓勵讓白癡變天才,批評與抱怨讓天才變白癡”的說法呢?在這個世界上,誰願意受人批評?業務人員從事推銷,每天都要與人進行打交道,因此,讚美性的話語應當多說,但是也要注意應該適量。否則,就會讓人有種虛偽造作、缺乏真誠的感覺。

2.要能夠杜絕主觀性的議題,同你的推銷活動沒有任何關係的話題,那麼你就最好不要參與去議論,例如政治、宗教等涉及到的主觀意識,不管你說的是對是錯,這對於你的推銷根本就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

有一部分新人,涉及行業的時間並不長,經驗也不足,在同客戶交往過程中,難免有無法主控客戶話題的能力,往往會跟隨客戶一起去議論一些主觀性的議題,最後意見便產生分歧,想想對於這種主觀性的議題爭論,有什麼意義?可是,一些有經驗的老推銷員,在處理這類主觀性的議題中,開始會隨著客戶的觀點,一起展開一些議論,可是爭論當中恰當地立馬將話題轉移向推銷的產品上來。因此,同銷售沒有任何關係的東西,應該做到全部放下,這對你的銷售會有好處的。

3.盡可能少用專業性語言。李先生在從事壽險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在開始的時候就一股腦地向客戶炫耀自己是一名保險業的專家,把電話當中一大堆專業術語塞於客戶,讓客戶猶如墜入了五裏雲霧,就好像在黑暗裏摸索,由此對方的反感心態就產生了,堅持拒絕也就順理成章了,這位李先生便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促成銷售的時機。

如果你認真地分析一下,就會發覺,業務員把客戶當作同仁一樣在訓練他們,一旦滿口都是專業,讓人如何承受?無法承受又怎麼會聽懂呢?還如何去談所購買的產品呢?因此說,隻有把那些術語轉換成顧客聽得懂的簡單的話語,才能夠有效地達到兩者溝通的目的。

4.不要用不實之詞誇大產品的各種功能!對於這種不實的言語行為,客戶在日後的享用產品當中,一定能夠清楚地明白你所說的話是真還是假。不要因為要達到一時的銷售業績,你就誇大了產品的功能與價值,這樣勢必就會埋下一顆“定時炸彈”,如果糾紛一旦產生,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不論哪一種產品,都有優點和不足,作為推銷人員應該理性地站在客觀的角度,清晰地同客戶分析各類產品的優勢,從而幫助客戶“貨比三家”,隻有知已知彼、熟知市場狀況,才能夠讓客戶心服口服地接受你的產品。應提醒每位銷售人員,任何的欺騙與誇大其辭的謊言都是銷售的大敵,它會阻礙你的事業發展。

5.一定不要用攻擊性的話語: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這樣的場麵,同一行業裏的業務人員帶著攻擊性色彩的話語,攻擊競爭對手,甚至有一些人把對方說得一錢不值,致使整個行業形象在人心目中不理想。我們很多推銷員在說出這些攻擊性話題時,缺乏理性思考,卻不知,不管是對人、對事與對物的攻擊詞句,都會造成準客戶的情緒上的反感,原因是在你說的時候是站在一個角度看問題,並不見得每個人都是同你站在同一個角度,一旦你表現得太過於主觀,就會適得他人的反感,對於你的銷售隻能是有百害而無一益。

6.避免談那些隱私性問題:與客戶打交道,首先就是要能夠把握住對方的需求,而不是一張口就大談特談隱私問題,這也是推銷人員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可能有一些推銷員會說,我談的都是自己的隱私問題,這有什麼關係?就算你隻談你自己的隱私問題,而不去談論別人,試想一下,你推心置腹地把你的婚姻、性生活、財務等情況全盤托出,能對你的銷售產生實質性的進展嗎?

7.在少問質疑方麵話題的業務過程當中,你就很擔心客戶聽不懂你所說的一切,而接連不斷地用擔心對方不理解你的意思而質疑對方,“你懂嗎”“你知道嗎?”“你明白我的意思嗎?”“這麼簡單的問題,你了解嗎?”,好像一種長者或者老師的口吻質疑這些讓人反感的話題。眾所周知,從銷售心理學上來說,一直質疑客戶的理解力,客戶就會產生不滿感,這種方式常常讓客戶感覺不到根本性質上的尊重,逆反的心理也會順之產生,可謂是銷售當中的一大忌。如果你擔心客戶有疑問,你可以用試探的口吻了解對方,“有沒有需要我再詳細說明的地方?”也許這樣會比較讓人接受。說不定,客戶真的不明白時,他也會主動地對你說,或是要求你再說明。不需要你三番五次地發問。

8.變通枯燥性話題:在銷售中有些枯燥性的話題,也許你不得不去講解給客戶聽,但這些話題可以說是人人都不愛聽,甚至是聽你講就想打瞌睡。但是,出於業務需要,建議你還是將這類話語,講得簡單一些,可用概括來一帶而過。這樣,客戶聽了才不會產生倦意,讓你的銷售達到有效性。如果有些相當重要的話語,非要跟你的客戶講清楚,那麼,我建議你不要拚命去硬塞給他們,在你講解的過程中,不如換一種角度,找一些他們愛聽的小故事,小笑話來刺激一下,然後再回到正題上來,也許這樣的效果會更佳

9.回避不雅之言:每個人都希望與有涵養有品位的人在一起共事,沒有人願意與那些“粗口成章”的人交往。同樣,在我們銷售中,不雅之言,對我們銷售產品,必將帶來負麵影響。比如,我們在推銷壽險的時候,你最好回避“死亡”、“沒命了”“完蛋了”,這一類的詞藻。可是,對於有經驗的推銷人員,常常在處理這些不雅之言時,都會用一些委婉的話來表達這類敏感之詞,比如“喪失生命”“出門不再回來”等一些替代這些人們不喜歡聽的言語。不雅之言,對於個人形象會大打折扣,同時也是銷售過程中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