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學會應對特殊的講話環境
一如何有一個好的演講效果
衡量職業人士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的基本標準就是說起話來語言準確、語句流暢而且感情生動,同時也是考核他是否具備職業競爭能力的一個重要標誌。語言表達能力也是提高一個人自信心的強心劑。
如果一個人能把自己的想法或者願望清楚地表達出來,那麼在他的內心就一定具有明確的目標與堅定的信心,與此同時,他的話語也會感染對方,從而吸引對方的注意力,一直到讓人們相信,他的自信心對於他的個人有著如此巨大的幫助。因此,讓我們現在就開口吧,不論對方是一個人還是幾個人或者是一群人,可以試著把自己心裏話說出來,千萬不要在意對方的反應,隻需要管住自己所說的話是否清楚、幹脆,是否把要說的話全部都說出來。隻要能夠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一定會有巨大的收獲,說話的技巧也會大大提高。
對於成功的演講者來說,演講技巧並不是天生的,他們都是經過長期的鍛煉,不斷地吸取自己每次演講的經驗和教訓,磨練演講的技巧而成功的。即便是那些最為出色的演講者,也會時不時地感到緊張,但他們很快會把這種緊張消除,從而取得演講成功。
演講是否會成功,它不僅取決於你的表述方式,而且還取決於聽眾對你的認識程度。更為重要的是,要想使聽眾相信並且信任你這個演講者。如果聽眾認為你的演講不可信,那麼,他們就很難接受你向他們傳遞的內容。
因此,要想有一個好的演講效果,就要掌握一些關鍵的演講技巧來增加自己的可信度。
演講時如果幽默運用得當,就可以為你的演講增添情趣與趣味,還可以創造和諧的氣氛。
在運用幽默時,語氣應當自然,而不要勉強。如果你牽強地說出一個幽默,你的聽眾就會有可能在思想上“開小車”。與其仿效別人的風格,還不如自己找一個輕鬆的、可以為演講注入生氣的幽默。
如果你演講的是一個非常沉重或者令人十分嚴肅的話題,而且你注意到你的聽眾開始產生厭煩情緒,那麼,你不妨插入一些幽默,這樣就有助於重新去吸引聽眾的注意力。
另外,還要注意避免關於婦女、男人、宗教、政治、種族、性愛或者其它可能引起聽眾不愉快的笑話。“在你還不能夠肯定你所要講的笑話是否可能會冒犯一些人的時候,就不要講它。”而那些有關你自己的一些笑話,可以說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好的。
不管是來自於內部的因素還是來自於外部的因素所造成的幹擾,都可能會對你的演講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壞。為了減少聽眾的打擾,就要學會排除外部的幹擾,演講開始之前,首先要讓他們知道你的原則。比如,在演講前就要說明:“我大約需要講10分鍾,然後我將會回答你們所提出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麵,如果某些人想要討論在演講中所出現的問題,你就可以提前對他們進行聲明:“如果你們對我們正在討論的內容有什麼問題,請你們舉手進行提問,我將會立即做解答。”
如果你已經聲明在演講結束後回答問題,然而在你的演講當中仍然有人打斷你的講話,你隻需說“問得好,××,我們將會在稍後的提問時間裏麵對它進行討論。”如此一來,你就告訴了××,並且提醒他與其他的聽眾演講之後才是提問時間。
在有很大可能性的情況下,應該事先告知外在因素的打擾。比如,如果你知道了隔壁房間將會有一個會議,而你擔心它可能會很吵鬧,則應該盡早地告訴你的聽眾:“隔壁有一個會議,如果你們覺得很吵的話,請你們告訴我,我將把門關上。”
講明緊急情況與演講被打斷情況下的處理方式也將會顯得十分重要。比如,電話鈴聲響了,你有可能會接聽嗎?你會等某人回來以後而繼續進行嗎?
在當你的演講麵臨著他人打擾的時候,一種選擇是你可以不理睬它們。但是需要記住的是,這是你的演講,你可以按照你的意願向聽眾進行演講。這種直截了當的方式很有可能會使你失去可信度,可是它使你避免了尷尬。
另外的一種選擇是能夠做到正視打擾。你可以直視打擾者,回答他的問題,然後再一次聲明你在演講之前所宣布的紀律。
其實,能夠堅持自己的聲明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技巧。比如,你可以說:“我會回答你所提出的這些問題的。”
有時我們在演講的時候,往往會有一些人大叫“噢,好”之類的話,或者竊笑、大笑、大聲地打哈欠,甚至會嚐試其它方法以分散你或聽眾的注意力。對於這種無理取鬧的人,方法之一就是不理睬他們,壓製住你內心的不快,繼續講下去。可是如果起哄的是很大的一群人,那麼在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停止演講,製止他們。
另一個技巧就是,停止演講,看著搗亂的人問“有什麼問題嗎?”有些時候,這個問題會令他們處於難堪境地,從而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這樣他們就會停止無禮的行為。
堅持自己的權利,可以說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如果知道搗亂人的名字,就可以點出他的名字,但是不用請他做出回答,比如說:“Jerry,我很想聽你的高談闊論,但是得先請等我把話講完。”
如果有兩個或者是兩個以上的人進行相互交談,那麼,對於你正在講的內容加以澄清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手段。
如果上麵的辦法都沒有什麼效果的話,就不去管他們,在等到演講結束之後,你走向他們,並對他們說:“你們的做法非常不好,你們不僅自己不注意聽,而且還擾亂其他人。”這樣,你讓他們知道你已經注意到了他們的無禮舉動。也讓他們明白如果下次再這樣的話,你就一定不會容忍他們的。
對那些無理取鬧的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持冷靜。不要讓他們知道你為他們而感到煩惱。
對於善於溝通的人必定會擁有眾多支持者,因為別人理解他;善於溝通的人也就必定是個頂尖推銷員,因為所有的顧客都樂於接受他;善於溝通的人必定是個優秀的領導者,因為他們利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使他更加了解下屬,使下屬更加相信他;善於溝通的人也必定是個好的演講者,因為聽眾的心都會向著他。
演講者具有一個通病:“在當自己站起來進行講話的時候,自己也就會感覺全身很不自在,感覺非常害怕,使演講者不能靜下心來思考,從而也不能夠集中精力,不知道自己想要說的是什麼。所以,要想當眾站起來並且能夠隨心所欲地思考,能依照邏輯順序歸納出自己的思想,在公共場所或社交人士麵前侃侃而談,富有哲理而且又能夠讓人信服。”著名演講人卡耐基先生曾經認為,如果想要達到一種很好的演講效果,並能夠獲得當眾演講的技巧,那麼就應該在語言方麵多下一番功夫,並從下麵這幾點出發:
借助於別人的經驗而鼓起勇氣;演講大師卡耐基先生認為,不管是處於一種什麼情況,沒有一種動物是天生的演說家。曆史上有些時期,當眾演講可謂是一門精湛的藝術,所以,要想做一個天生的演說家是非常困難的,需要經過巨大的艱苦努力才能夠達到。
在進行當眾演講時,應該把當眾演講看成是一種擴大交際範圍的交談。對於以前的那種說話、動作完全俱佳的方式、如雷貫耳的聲音已經離之而遠去了。
1912年,卡耐基在紐約市青年基督協會開始教授學生之時,講授那些低年級的方法,同他在密蘇裏州的華倫堡上大學之時所受教的方式大同小異。可是他很快就發現,把商界裏的大人當作成大學新生來教就是一種非常大的失誤,對演說家韋伯斯特、柏克匹特與歐康內爾等一味模仿也絲毫沒有什麼裨益。其中的理由是學生們所需要的並非僅僅是這些,而是在下回的商務會議裏能有足夠的勇氣直起腰來,做一番明確的、連貫的報告。所以,他也就把教科書一古腦兒地全部拋在一邊了,用一些簡單的概念同那些學生互相交流和切磋,一直到他們的報告詞達意盡、深得人心的時候為止。這樣非常奏效,因此,他們也就曾經多次想能夠再次回來,同時還想學習更多的有關演講方麵的知識。
在社會生活中,說話的機會隨處都有,你不妨參加一個社會組織,誌願從事需要你講話的職務。在公眾聚會中,你需要勇敢地站起來,使自己出個頭,哪怕是附議也可以。在參加各種會議的時候,千萬不要去敬陪末座,而要灑脫一些。除此之外,還應該多參加一些相應的社會團體活動,與此同時並踴躍地參加各種聚會。
如果你要想獲得一個比較好的演講效果,那麼,在演講之前就必須訓練自己的演講能力,使自己有一個好的口才。在演講過程中,要做到適時地借鑒那些優秀演講人的經驗,因為僅靠個人經驗是十分有限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經曆所有的事情。
對別人的演講,還必須盡可能地了解別人的有關情況,包括文化背景、生活習慣、曆史傳統、性格秉性、愛惡嗜好等,千萬不可莽撞死板。否則,就會讓他人覺得你不通情理。要學習有效地對人群進行說話,其中的好處還不止於能夠做正式的公開式講演。而實際上,就算你終生不可能作正式公開演說,接受這種訓練還仍然是有益處的。
當眾演說的訓練是通往你建立自信心的大道。因為,當你發現了自己能夠起立,伶牙俐齒、頭頭是道地對人群進行說話,在你同個別人進行交談時,就一定能夠更具信心與勇氣。很多男士與女士去上卡耐基的“有效說話”課程,主要是在社交場合之中感到害羞而不自在。當他們發現,自己能夠站著與同事講話心裏不感到害怕的時候,他們便會覺得不自在是多麼可笑,他們新培養出的泰然風度,令家人、朋友、事業夥伴與顧客們刮目相看。許多人都是因為周圍的人個性發生了不同尋常的變化,才使他們去上卡耐基的訓練課並由此而獲得成功的。
對於這種形式的訓練,也都會在各個方麵影響到一個人的個性,不過並不是即時顯露出來。卡耐基先生曾經問大衛·奧門醫師,就心理與生理健康的觀點而言,當眾演說訓練的益處在哪裏?奧門醫師說,關於回答這個問題,就如同開個處方一樣,此問題的處方就是:
盡力培養出一種個人的能力,讓別人能夠看清楚你的腦海與心靈。學著在個人麵前、在人群當中、在大眾麵前把自己的思想與意念清晰地表達給別人。在你努力地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你就會發覺:真正的自我,正在人們心目中塑造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產生前所未有的震驚。
對於這份處方,你一定會收到兩方麵的好處。在你學著與別人講話的時候,你的自信心也會隨之而增強,而你整個人的性格也會變得更加溫和。在當今這個世界裏,不論男女老少,都應該當眾講話。我個人並不清楚它在工、商業中到底會為人類能夠帶來哪些利益,我隻聽說裨益無窮。但是,我確實知道它在健康上的益處。隻要有機會,便對幾個人或許多人說說話,你就會愈說愈好,與此同時你會感到神清而又氣爽,會感覺到自己整潔而又圓渾,這可以說是你從前從未感受過的。
此時,一定要把眼光定在增加自身的信心與有效交談的目標上。從現在起,就要積極地想著,隻有如此,所付出的努力才不會白費,這樣就會有一個好的演講效果。
另外,當你發表演講的時候,在眾人麵前說話時,一定要保持一顆輕鬆而樂觀的心態。一定要把決心印記在每個詞句、每項行動上,傾全力培養這種能力。無論哪些人要想迎接語言挑戰,達到言簡意賅的地步,就一定要具備決斷的決心。總的來說,要想有一個好的演講效果,就要會說話,就要掌握一定的語言技巧。
二辯論中如何取勝
有句名言說得好:“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確,要想在辯論中取勝,就應該知道語言在辯論中的重要性。如果說你能看到北大學生組織的辯論賽時,你就會不由得發出感歎!多麼令人神往,令人振奮的論辯啊!但是怎樣才能在辯論中取勝呢?
首先,辯論時要有幽默感,創造一個輕鬆和諧的氣氛,不要表現出如臨大敵,一副要和對方勢不兩立的樣子。要注意自己說話的速度、聲調、什麼時候沉默不語等技巧,切勿隻顧自己發表議論。要聽聽別人的論據,從中發現並抓住對方說話的漏洞,予以還擊,但態度要從容不迫。
其次,當對自己說話的正確性感到懷疑時,就應該停止爭辯下去。在辯論的過程中,需要保持客觀的分析能力,不妨使用以退為進的方式。在一些小問題上讓讓對方,然後給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令對方無法招架。
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會受到多方麵因素的影響。辯論的進程是受到辯論雙方製約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絕對左右談話的內容和進展。雖然辯論之前可進行充分的準備,但對方的情況我們不可能估計得完全準確,隻能在辯論現場聽取了對方發言之後靈活處理、隨機應變、臨場發揮。此外,辯論者臨場的競技狀態與現場氣氛,對辯論過程和結果也會產生影響,比如辯論者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況,觀眾的情緒波動、心理傾向,意外變故等,都會使辯論形勢發生變化。因此,辯論雙方要根據辯論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做出快速的應變對答,以壓倒對方,贏得聽眾。這就要求雙方要思維敏捷,反應快速。
從形式上分,辯論可分為日常辯論、決策辯論、外交辯論、學術爭鳴、答辯、法庭辯論和賽場辯論等。
對任何一位辯論者來說,熟悉和掌握一些辯論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於臨場的辯答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因此,即使辯論前的工作無論怎樣細致周到,都隻是一個宏觀的計劃,至於在辯論中如何有效實施這個計劃,還需要根據現場情況隨機應變,以智取勝。這就是說辯論要講究一些技巧。
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們,每天都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進行人際溝通。而這一切都需要借助語言來實現。語言傳達了我們的思想,因此,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思維是語言的思想內容。沒有語言,人們就無法進行溝通;沒有思維,人們相互之間的溝通就變成牛吼了。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際溝通的言語行為實在叫人難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