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聖上,金軍雖氣盛,但我大宋也不曾衰竭,我嶽家軍尚有五萬兒郎,願為大宋盡忠,請聖上恩準嶽家軍開赴前線,擊殺金賊,替換韓將軍。
嶽飛這義憤填膺的說完,朝堂之後的秦檜一聲惋惜:“嶽飛大大啊!怎可說我嶽家軍啊!皇家忌諱,大忌啊!”
趙構眼轉旋轉,眼神微眯,道了一聲:
“歐?你嶽家軍可有把握,對方可是三十萬啊!嶽將軍忠勇可嘉,此事但需再議…
那個…秦愛卿,你與金國交往頗多,甚為熟悉,此前又前往金國刺殺了完顏宗望,這兀術是完顏的四弟,你可了解…
愛卿,可有良計退敵啊?”
秦檜聽趙構如此發問,心中難免一笑,這是總算提到我了,嘴上回道:
“啟稟聖上,兀術乃當今金國即完顏宗望之後又一元虎將,一身武技,用兵如神,見識非凡。
如今通領三十大軍,威逼我大宋,敵眾我寡,大宋迫在眉睫。
臣以為,戰一定要戰,不能讓金國小屈了我大宋,此戰一定要打出我宋軍的威名…
但是…議和也是要議的,兩軍軍力懸賞,這是鐵錚錚的事實,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我大宋隻能臥薪嚐膽,蓄力而為,待有一日,時機成熟,可收複失地,直擊燕京。”
趙構聽秦檜言此,在這寂靜的朝堂上大喝一聲:“好”,激動的甚至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可見秦檜之觀察悅色,揣摩聖意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吃飯的說辭更是與趙構的想法不謀而合。
趙構表現出愛惜之色,微微言道:
“愛卿,朕知你有退敵之策,可…慢慢道來。”
秦檜再次拜首,言道:
“聖上,臣以為,嶽將軍可領宋軍五萬,開赴前線,以嶽將軍之威名,在金軍中如雷貫耳,可低十萬兵眾。
今金軍接連行軍,與韓世忠將軍苦戰,已是疲憊之師,嶽將軍可出奇製勝,就算最後不會致使金軍退去,但也可給金軍一個警示。
屆時,臣在前往金營已巧舌辯之,雙管齊下,可增加金軍退去的一些籌碼。”
滿朝文武聽著秦檜這一席話語,雖對秦檜為人抱有成見,但是此時更無良策,百官也皆低首,成了默許的態度。
趙構環視一周,見無人反對,直接恩準嶽飛領其麾下五萬宋軍,開拔澗河抵禦金軍,並將韓世忠麾下皆歸嶽飛調遣。
出發前再次強調嶽飛,定要以配合秦檜的議和為主要目的,趙構更是拉住秦檜的手,語重心長的言道:
“秦愛卿,乃國之重臣,國之利器,大宋存亡之關鍵,朕就交於愛卿了。”
城下兵馬,集結完畢,嶽飛一聲將令,全軍開拔。
看著隊列整齊,訓練有素,精神飽滿,氣勢如虹的嶽家軍,秦檜感歎“嶽飛,當真如後世所傳,一代將神。”
提馬便向前方嶽飛追去。
秦檜手握韁繩拜首:
“嶽將軍,3年不見,已是今非昔比,麾下嶽家軍真是鐵騎,秦某佩服…佩服…。”
聽秦檜此言,嶽飛並未過多理會,“哼”了一聲,便快馬加鞭而去……
秦檜苦笑,想來一定是為自己主張議和而心生悶氣……
這嶽飛的脾氣……
也真是耿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