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啟超歎一口氣,人要說真話,連鬼都害怕。
胡適總是充當和事佬:“為愛火燒著,苦痛可見。”
梁啟超不語,他知道胡適的婚姻,想起胡適27歲不得已回鄉結婚時寫的那副對聯:三十夜大月光,廿七歲老新郎。而且此兄怕鄉下老婆,好歹總比徐誌摩好,糟糠之妻沒下堂。
胡適告訴梁啟超,徐誌摩要他做證婚人。
梁啟超:“你做,我不做。”
胡適:“誌摩苦苦哀求他父親,徐申如老先生才算首肯了,但提出‘必須由梁任公證婚,胡適作介紹人’、‘結婚費用自理’,事到如今這個地步,不成全他又怎麼辦呢?”
梁啟超還是不答應,“這要讓世人笑話。”
胡適繼續懇求:“先生,實在事出無奈,倘若你不給這個麵子,便是連你也把他拋棄,他說他將徹底無麵目活下去,其實他也愛得好苦。”
梁啟超終於鬆口了:“一定是誌摩逼著你,做好套子來套我。但,我有言在先,證婚時說些什麼話卻由不得你們。”
“自然,這當然由先生隨意說。”
胡適一身輕鬆,找徐誌摩交差去了。。
1926年10月3日,徐誌摩、陸小曼婚禮於北京六國大飯店舉行。媒人席上坐著胡適,證婚席上坐著梁啟超。賓客如雲都為一對新人道賀,陸小曼的前夫王受慶也送來了賀禮。
其時北京,關於徐誌摩、陸小曼之戀已經沸沸揚揚,總算有了個結果,證婚席上坐的是德高望重的梁啟超,朋友們算是為徐誌摩鬆了一口氣。
一切如儀,證婚人致詞。
梁啟超在滿堂賓客喜盈盈的目光期盼下走上講席。
梁啟超說:
徐誌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學問方麵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以致離婚再聚……你們兩人都是過來人,離過婚又重新結婚,都是用情不專。以後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願你們這是最後一次結婚。
胡適大驚失色,不知如何是好,徐誌摩、陸小曼自是羞愧難當,婚慶的禮堂裏一點聲音也沒有,好像沒有一個人,卻又是滿禮堂的人,俟眾賓客從驚愕中漸漸醒過來,心裏都說:這就是梁任公!
梁啟超說:“我平生演講無數次,唯這一次為最特別。”
徐誌摩說:“我聽了先生多少次講課、談話,唯這一次更刻骨銘心。”
次日,徐誌摩攜陸小曼到清華園梁府拜訪,連聲說:“先生,你教誨得對。”
梁啟超為此專門寫了一封信給遠在海外的梁思成、林徽因:
昨天我做了一件極不願意做之事,去替徐誌摩證婚。他的新婦是王受慶的夫人,與徐誌摩愛上,才和受慶離婚,實在是不道德之極。我屢次告誡徐誌摩無效。胡適之、張彭春苦苦為他說情,到底為姑息誌摩之故,卒循其情。我在禮堂演說一篇訓詞,大大教訓一番。新人及滿座賓客,無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未聞之婚禮矣!今把訓詞稿子寄給你們一看……老朋友對他此番舉動,無不深惡痛絕,我想他若從此見摒於社會,固然自作自受,無可怨恨,但覺得這個人太可惜了,或者會弄到自殺……
有一段時間,大約半年光景吧,梁啟超陪侍在夫人的病榻旁,因為夫人的呻吟而痛苦“塊然獨坐,幾不知人間何世”。提筆寫作的情趣幾乎沒有,便不時地翻讀汲古閣印的《宋六十家詞》及王幼霞刻的《四印齋詞》。每每讀到佳句,便拚接集句做對聯鬧著玩,久而久之,竟集成二三百副之多。
那時,駢儷對偶之文已經不時興了,梁啟超也是在心情極壞之時的偶一為之。不過,梁啟超還是指出“這種文學,固自有其特殊之美,不可磨滅”。梁啟超又說道,“楹聯起自宋後,在駢儷文中,原不過附庸之附庸。然其佳者,也能令人起無限美感。”
對聯集句,盛行已久,但所集的都是五七言詩句,長短句便少見了。
陳師曾先生辭世,梁啟超參加追悼時,讀到了一副令他一時動心的集薑白石句的對聯:
歌扇輕約飛花,高柳垂蔭春漸遠,汀洲自綠;
畫橈不點明鏡,芳蓮墜粉波心蕩,冷月無聲。 梁啟超歎其工整,心想不妨一試。 梁啟超說:“我所集的最得意的一聯,是贈給徐誌摩的——”
臨流可奈清臒,第四橋邊,呼棹過碧環;
此意平生飛動,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
這一聯極能表示徐誌摩的性格,附帶還記著故事:徐誌摩陪泰戈爾遊杭州西湖,“在海棠花下作詩個通宵”。
贈蹇季常的一聯,也為梁啟超喜愛:
最有味,是無能,但醉來還醒,醒來還醉;
本不住,怎生去,笑歸處如客,客處如歸。
季常的朋友見了無不拍案叫絕:“梁任公集了一個活生生的季常出來了!”
梁啟超專為贈人的就這兩聯,但,他卻把別的幾百副對聯一一錄出,“請親愛的朋友們選擇,選定了便寫給他。” 劉崧生選的是:
忽相思,更添了幾聲啼鴦;
屢回頭,最可惜一片江山。 丁在君挑的是:
春欲暮,思無窮,應笑我早生華發;
語已多,情未了,問何人會解連環。 胡適之選了這樣一副:
蝴蝶兒,晚春時,又是一般閑暇;
梧桐樹,三更雨,不知多少秋聲。
梁啟超的弟弟梁仲策卻偏偏喜歡這一聯:
曲岸持觴,記當時送君南浦;
朱門映柳,想如今綠到西湖。
聽說梁啟超那裏集有幾百長短句楹聯,任挑任選,梁啟超還一一揮毫寫來,新朋舊友以及聽過他在清華研究生院《書法指導》課的學子們,一時紛至遝來,求聯求字,好不熱鬧。
梁啟超忙著應酬,忙著揮毫,這一忙倒是衝走了心頭不少冷冷的淒涼。
群朋散去,夜靜更深,自不免想起夫人的種種,容顏在遺照上,那活的腳步聲卻是隨她而去了。
梁啟超裁紙、研墨,他要為亡夫人寫一聯,他相信夫人的在天之靈能讀到:
寒雁先還,為我南飛傳我意;
江梅有約,愛他風雪耐他寒。
日間便有朋友傳話過來了,諸多求聯求字者中,尚有楊度和袁克文,說極想親趨梁府,又怕賓客如雲中小生枝節雲雲。梁啟超當即對傳話的朋友說,今晚專為他兩人寫,你明天來取吧。這自然又是勾起一番舊事舊情,慨歎歲月匆匆,心裏卻是溫馨的,梁啟超知道袁克文醉酒婦人的荒唐卻極有才華,寫詩勸袁世凱不要做皇帝。此公撰聯語又是一絕,寫哪一聯給他卻費了一番思量:
小樓昨夜東風,吹皺一池春水;
梧桐更兼細雨,能消幾個黃昏。送給楊度的是:
呼酒上琴台,把吳鉤看了,闌幹拍遍;
明朝又寒食,正海棠開後,燕子來時。一時興起又揮毫一聯,卻是送給蔡鍔的,北海公園裏的鬆坡圖書館正待擴修:
芳草接天涯,幾重山幾重水:
墜葉飄香徹,一番雨一番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