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深諳人情世故,方能機智做人(1 / 3)

第八章深諳人情世故,方能機智做人

學會做人,是女人生活的藝術,也是求得安寧、獲取成功的途徑。一個深諳人情世故、懂得做人藝術的女人,才不會為世俗所累,才能少走彎路,少碰壁,瀟灑從容地走過一生。撥弄是非的女人常常碰壁

“禍從口出”。想做一個受人尊敬和歡迎的女人。就必須管住自己的嘴巴。因一些閑言碎語而給自己帶來麻煩最不值得。

愛議論是非是女人的一種天性。隻要女人聚在一起,總喜歡議論別人的是是非非.張家長李家短,總說個沒完沒了。在女人中間,幾乎可以說是“無人背後不說人”、“無人不被他人說”。

但這種議論是非實在不是什麼好習慣.於人於己有百害而無一利。如果一個女人總喜歡撥弄是非,傳播一些易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流言飛語,就易招致別人的敵意和厭惡,甚至惹禍上身。

劉曉麗和賈靜雅是很要好的同事。賈靜雅人長得漂亮,對人又熱情又大方,很受人們歡迎。若劉曉麗和賈靜雅一起參加聚會或和同事聊天.劉曉麗總感覺到自己受到冷落。她心裏非常不平衡.便在外麵到處散布賈靜雅生活作風不好.與某某整天聊得火熱,肯定有不正當的男女關係等等。還給賈靜雅的丈夫寫匿名信。反映這些她捕風捉影編出來的“豔事”,這給賈靜雅的事業發展和家庭生活都帶來了極壞的影響。後來賈靜雅得知,這些是是非非原來都是由平時和自己關係“不錯”的劉曉麗一手搞的.氣憤至極,一紙訴狀把劉曉麗告上法庭。結果.劉曉麗不僅賠償了賈靜雅的精神損失費.還被調離了原單位。

像劉曉麗這樣已屬於明顯的惡意誹謗了.理應受到應有的處罰。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本無惡意,隻是出於好奇的心理或說是傳話習慣,傳播道聽途說的閑言閑語的女人.也同樣會給他人和自己帶來不應有的麻煩。

黃麗和王芳原本是一對好朋友。黃麗出於對王芳的信任.把從別處聽來的關於某位上司的一段傳言告訴了她。王芳理應保密,但她卻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又把這段傳言告訴了另一位同事。就這樣傳來傳去,傳到了上司的耳朵裏。當上司追究此事時,黃麗才知道了事態的嚴重性.她對王芳又氣又失望.毫不猶豫地斷絕了與王芳的友誼。

雖然人們常瀟灑地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表示自己對流言飛語的不屑一顧.但出於人自我保護的本能.還是會對因流言帶給自己的種種困擾深惡痛絕。因此喜歡傳播流言蜚語的人最討人厭,隻要人們知道某個女人有這種壞毛病.便會從內心排斥和疏遠她,她辦事情常常碰壁也就不足為奇了。

一個女人想受人尊重和受人歡迎,就必須管好自己的舌頭。人們常說“禍從口出”.古人也有“言多必失.失多必敗”的警句,就是說的這個道理。但這並不是說要你裝聾作啞,而是要你不要撥弄是非,不要散布謠言和傳播流言,以免招災惹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幸福感言

也許你不是有意的。但你不負責任的閑言碎語已對別人造成傷害,無形中你就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女人。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喜歡一個長舌婦。太自私的女人不會幸福

自私的女人不願付出,以自我為中心,考慮事情以自身的利益為出發點。她自以為最聰明,殊不知,幸福和快樂在自私的過程中永遠地丟失了。

從前。有兩位很虔誠、很要好的女教徒,決定一起到遙遠的聖山朝聖。兩人背上行囊,風塵仆仆地上路,發誓不達聖山朝拜.絕不返回。

兩位女教徒走啊走.走了兩個多星期之後.遇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聖者。聖者看到這兩位如此虔誠的教徒千裏迢迢去朝聖,十分感動地告訴她們:“從這裏距離聖山還有十天的路程,但是很遺憾,我不能和你們一同去聖山,在分手之前,我要送給你們每人一件禮物!不過你們當中一個要先許願,她的願望會馬上實現;而第二個人則可以得到那願望的兩倍。”

其中一個女教徒心裏想:“太好了。我已經想好我要許什麼願了.但我不能先講,那樣的話太吃虧了,應該讓她先講。”而另一個女教徒也有這樣的想法:“我怎麼可以先講,讓她獲得兩倍的禮物。”於是。兩個女教徒就開始假裝客氣地推讓起來。“你先講!”“你比我年長.你先許願吧!”“不.應該你先許願!”兩人彼此推來讓去。最後兩人都不耐煩起來,氣氛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你幹嗎呀?”“你先講啊!”“為什麼你不先講而讓我先講?我才不先講呢!”

到最後,其中一個氣呼呼地大聲嚷道:“喂,你真不識相、不知好歹,你再不許願的話,我對你不客氣了!”

另外一個見她的好朋友居然和自己翻臉,而且還恐嚇自己.於是想,你無情來我無義,我沒法子得到的東西.你也休想得到。於是,她幹脆把心一橫,狠狠地說道:“好,我先許願!我希望……我的一隻眼睛瞎掉!”

很快地,這位女教徒的一隻眼睛瞎掉了,而與此同時.她的朋友雙眼也立即瞎掉了!本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因為兩人的自私而成了悲劇。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一些自私的女人.對待工作從不想多f一點,隻想著讓別人替自己幹;對待朋友。隻打自己的小算盤,從不考慮朋友的利益;對待丈夫,隻想自己的舒服,從不想丈夫在外打拚的辛苦。她們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自以為自己很聰明,別人都愚笨;有時損人利己,甚至損人不利己。這樣,隻會使人們討厭她,遠離她。她們妄圖擁有整個世界.結果卻輸掉了一切本應屬於自己的東西。所以,請自私的女人記住,自私也許會給你帶來某些好處.但你失去的會更多。幸福感言

自私的女人總是以為“損人利己”是天經地義的,卻不知道天亦有道,到頭來自己永遠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的最佳典型。太單純的女人易受騙

單純是人性的弱點。一個單純的女人,最易成為騙子的獵物.被其抓住自己的弱點,走向不幸的陷阱。

“我友,男,30歲,中等身材,誠實可靠,小學語文教師,月薪900元,縣文聯協會會員。因專於學業和工作,至今未婚,欲覓賢惠、善於持家的女人為伴(喪偶離異亦可),共創幸福生活。有意者可與××省××鄉通訊組張某聯係(婚後即可安排工作)。”

這是××××年5月,某雜誌上的一則征婚啟事。

××省××縣.一個名叫王萍的姑娘見到這則征婚啟事後便心動了:何不借此機會跳出這窮鄉僻壤。到富饒豐足的地方去闖闖新世界?高考落榜,苦悶的她正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該走向何方,這則啟事給了她希望。眼前這個征婚者,雖然年齡大了些,可教師的職業、文聯協會會員的文學修養,還有“婚後即可安排工作”的誘惑.使她下了決心,於是她給張某寫了封應征信。

沒過多久,王萍收到了張某的回信:“我是一名記者,可以幫你寫作。並幫你安個幸福的家。”

張某又接連寫來幾封熱情洋溢的信.告訴王萍這裏的經濟條件很好,人均年收入20000元.並寄來一張“征婚人”在北京天安門前拍的彩照。

第二年4月,王萍又接到了張某的一封信.稱他要來××省出差,順便帶她一同去見征婚人,並約好碰麵地點和時間。

王萍懷著歡悅之情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瞞著家人悄悄來到碰麵地點。一見麵,王萍詫異了:“怎麼你就是照片上的征婚人?”

“是的,我就是征婚人。那是為了避免一些麻煩,我想你會理解的。不相信?請看我的記者證。”滿臉堆笑的張某說著遞過一個貼著照片的某雜誌社記者證。

王萍看著記者證.相信了張某.在他的花言巧語誘惑下踏上了奔馳的列車。在中轉地××車站,他們走進一個個體小旅店。張某亮出記者證和一張早就填好的“茲有張某夫婦到南方聯係工作.請給予方便”的介紹信.上麵蓋有“××鄉通訊報道組”的印章。“同誌,我們兩口子包個單間。”

“我……我們不……是……”王萍的臉頓時紅了.不知如何是好。

“哈哈,還挺封建哩,兩口子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張某一麵跟服務員搪塞著,一麵把王萍推進了房間。房間門剛一插上,張某便惡狼般地向王萍撲去……

事後,王萍才得知,原來,張某早已結婚,還有兩個孩子,這是精心設計的騙局!她的夢幻如肥皂泡般徹底破滅了。

王萍為什麼會受騙呢?因為她輕易地相信了征婚廣告上虛假動聽的言辭,相信了一個假的記者證。她太單純,根本就沒有防範的意識.見識也太少,就連騙子以夫妻的名義開單間時,她都沒有拒絕,而隻是表現得滿臉通紅、不知所措,由此吞下了難咽的苦果。

麵對受害者,人們在同情之餘,更多的是為她的無知而悲哀。她太單純,太缺乏對社會的了解,認為生活總是陽光燦爛,社會上都是好人.輕易地付出自己的信任。若女人能多積累人生經驗.加強防範意識,就會避免很多此類悲劇的發生。幸福感言

社會是複雜的,人心並不全是善良的,盲目輕信,單純處世的女人,最易摔跟頭,甚至掉入陷阱。過於自我表現的女人易招人反感

過於表現自我的女人.就等於告訴別人自己比他們都優越.這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反感,使自己的人際關係陷入糟糕的境地。

愛炫耀可能是女人的天性.特別是在外在的打扮上,一些白領麗人.總喜歡用名牌服飾來炫耀自己的品位,這樣的女性很容易招來別人的反感。雖然穿衣服是一個人的自由.但若是太張揚太突出自己並因此而引人反感,就可能會影響到工作的進行。

現在的公司裏,大部分工作是員工協同完成的.每個人的工作都需要別人的協助及合作,個人的單打獨鬥注定失敗。如果你被眾人孤立了,即使再有能力,也很難幹出大的成績。

不單是服裝如此,諸如化妝及首飾佩戴。或是和同事一起用餐、點菜時也是如此。大家都戴普通的項鏈,而你戴著一掛鑲著鑽石的項鏈,並時常故意談一些項鏈的話題,這讓大家覺得你淺薄。大家都吃經濟餐,你卻偏偏要選最貴的菜。並且還挑一些菜的毛病.這樣也很容易讓大家討厭你。和大家一起喝咖啡時你總是很招搖地說:“大家別客氣,今天我請客。”這樣大家會有被輕視的感覺。

太過於表現自我是很難交到朋友的。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第一步還是不可以太過於標新立異.這種配合大家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生活的智慧。一個很會處世的女人,總是善於利用這種智慧.建立自己和諧的人際關係。

任何人都不喜歡別人表現得比自己優越。相反的。每個人都喜歡別人拍自己的馬屁.但這些都必須適可而止。就像是送禮一樣,送得太過於便宜,對方就會有被輕視的感覺:“什麼嘛!簡直是看不起我!”不但如此,還顯得自己很寒酸。但若是勉強地買下昂貴的禮物,這對工薪階層的人而言又太勉為其難了。風格過於特殊的人是最容易遭到社會責難的人.光是要忍受社會的責難就要花費很多的精力。所以,一個會做人的女人.決不會使自己太過於標新立異,把自己置於風口浪尖.從而遭到不必要的刁難和攻擊。幸福感言

沒有人希望別人比自己強,這是一種很普遍的心理。如果一個女人總是愛過於自我表現,那眾人就會槍打出頭鳥。群起而攻之,給你製造很大的麻煩。女人熱情過度是對別人的一種傷害

熱情大方的女人總會受到人們的歡迎。但這種熱情要有一個度.過分的熱情會給人一種壓力,甚至造成一種傷害。林莉在一家規模很大的公司做市場推廣工作。在一次上海春季交易會開幕時.市場部經理由於工作太忙無法脫身.公司決定派大家公認的主意多、溝通能力強的林莉參加,與她同行的還有=F先生和李先生兩位男同事.這兩位同事比林莉年齡稍小,於是.林莉儼然以大姐自居。

一路上她表現得既熱情主動、慷慨大方,又不失女性的細致與周到.處處照顧王、李兩位先生,訂票、訂酒店、聯係展位等等幾乎都由她一手操辦。而整個會展期間,林莉幾乎沒有挨過展台後備用的椅子,她時而用標準的普通話,時而用流利的英語不停地介紹自己公司的產品.迎進送出每一位進入展位的客人.陪客戶們吃飯、聊天、打台球、玩保齡。交易會結束時,他們一行3人不僅拿到了上百萬元的訂單.還結識了一批實力雄厚的客戶。兩個月後,業績斐然的林莉被破格提拔為營銷企劃主管。過了一段時間,林莉又要出差了,她想叫上次合作愉快的兩位男同事一起去.他們卻借故推托了。林莉這才覺察到自那回出差後,王先生和李先生碰見她.臉上就訕訕的。她很納悶:我一向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又喜歡幫助別人,與人為善,什麼時候得罪了這兩位同事呢?

其實.林莉就是犯了太熱情太積極的錯誤。社會學家霍曼斯的“社會交換理論”認為:任何人際關係,其本質上就是交換關係。隻有這種人與人之間精神和物質的交換過程達到互惠平衡時.人際關係才能和諧,而且隻有在互惠平衡的條件下,人際關係才能維持。林莉的潛意識裏可能以為“我慷慨大方、樂於助人,他們應該感謝我、更接受我才是”。其實,她的熱心反而會給對方帶來精神壓力.因為友情必然是在雙方的共同努力,相互付出的條件下才能產生。還有,在工作中精明強幹沒錯,但她應該注意不要讓自己的光芒淹沒了同事們.特別是自尊心強的男同事。幸福感言

人際關係隻有在互相付出的前提下才能保持平衡,過度的熱情破壞了這種平衡,所以也就會使人際關係失去了應有的和諧。熱情大方的女性,應特別注意這個交往的誤區。女人說“不"的四種良方

生活中不可能沒有拒絕.說“不”比說“是”更能體現出一個女人人際交往的素質。拒絕也有方法可循,隻要掌握這些方法.就能既拒絕了對方,又不傷感情。

一般來說,拒絕有以下四種方法:

(1)移花接木

當對方提出某種你不想做的事情,你可以偷換概念.移花接小,用別的事情去應付,從而巧妙地拒絕對方。一位鍾表推銷員,曾挨家挨戶推銷鬧鍾,他叩開了一位太太家的門,說:“夫人,您應該有個鬧鍾,每天早晨好叫您起床。”那位女主人回答說:“我看不要買鬧鍾,有我丈夫在身邊就足夠了.你大概不知道,他能到時就鬧。”這位女主人的拒絕,既幽默風趣.又非常委婉,令推銷員再也無法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