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克柔坐在黑屋裏發呆,娟娟跑進來,拉開電燈: “爸爸,有人尋你。”
吳克柔出外一看,是許主任。
許主任急煞了,一見吳克柔,老遠八隻腳地喊過來,說是剛才局裏派人找到他家去了,明天準備陪同外賓到聽楓園來的老專家突然生病住了醫院。上麵來問,聽楓園導遊有沒有把握單獨接待,倘是不行,就要另尋借口取消這次活動。許主任緊緊盯著吳克柔,行不行全在他嘴裏,吳克柔猶豫了一下,應承了。
許主任開心了:“那好,講定了!你有把握的!那我去了,他們還在我屋裏等我回音呢,急煞人的事體,夾忙頭裏膀抽筋。你不好拆爛汙的啊……”許主任見吳克柔不開心,馬上改口,“啊,啊,你是有把握的,我相信的,好了好了,我走了。”
許主任急急匆匆走了。吳克柔倒不能不重視了。單獨接待和作陪襯大不一樣,他有點緊張了。
吳克柔拿出借回來的那幾本書,心煩意亂地翻著。無意之中,在一位近代古建築園林藝術專家寫蘇州園林及住宅的文章中,發現有以天庫巷吳宅為例的,他仔細地讀起來。
……中丞顧淠新宅在天庫巷(仍用舊巷名,不知是不是因為褲襠兩個字太不雅觀之故)有鳳池園。明為袁氏,更為鈕氏所屬,清乾隆五十七年歸吳相國世恩,更為吳宅。吳宅是今存蘇州時代最遠,規模最大古住宅建築之一。大門南向……廳計二路,皆南向而建……而東部諸廳設計尤妙,每一廳皆有庭院……東部諸廳又以紗帽廳為最……造宅者不見此廳,正如學詩者未見李、杜……清嘉慶十一年,此廳曾坍塌時無震無雨,疑因廳後北牆之故,詳情惜已失考,今存紗帽廳係道光二十七年重建,與原物無二,耗銀二萬兩……
吳克柔讀了這一段文字,有點奇怪,他從來不知道紗帽廳曾經坍塌,更不明白,怎麼會因北牆之故。北牆與大廳是不相幹的,從建築!學角度講,是不可能互相影響的。去年公家清理紗帽廳前庭院時,發現基石上有“道光二十七年建”的鐫字,而並非道光二十七年重建。
其實這件事體同吳克柔現在的生活是毫無關係的,可是不曉得為啥,他想弄清楚,就跑到老太太屋裏,老太太還沒有困,見孫子進來,連忙問: “什麼事體?”
吳克柔說: “好婆,你有沒有聽上代人講過紗帽廳塌過的事體?”
吳老太太一聽這句話,麵孔馬上變了樣子,眼睛死煞煞地盯牢孫子看,看了半天,慌裏慌張地問: “你,你聽啥人說,你聽啥人說紗帽廳塌過,你怎麼曉得的!”
吳克柔見老太太神色不對,就把書拿給他看: “喏,書上寫的……”
老太太說: “咦,書上怎麼會曉得呢,滑稽了……”
“你到底有沒有聽見過?你到底曉得不曉得,有沒有這樁事體?有就有,沒有就沒有……”吳克柔不明白老太太為啥這樣激動。
老太太做個手勢,叫孫子靠近一點,從頭開始講了……
“這樁事體,我是聽見講過的,不過,我從來沒有告訴啥人,曉得這樁事體的人,全不在人世了。這樁事體保密煞的,連你阿爹活在世人的辰光,也不曉得的。我是聽你阿爹的好婆講的。我嫁進吳家門,阿公阿婆全不在了,早天的,屋裏大人隻有你阿爹的好婆一個人了,下人倒有不少。你阿爹年紀輕辰光,屋裏蹲不牢,一直在外頭跑碼頭,好婆總歸說他不像吳家根子上的人,脈絡不對,其實吳家到你阿爹這一輩上也是絕種的,你阿爹是其他房裏嗣過來的,你阿爹的好婆四十幾歲就瞎眼睛,屋裏人就騙她,說這個孫子是嫡係的。你阿爹那辰光在外麵跑,我年紀輕,關在屋裏悶煞,成日同個瞎老太婆做伴,那辰光的規矩,女人嫁進門,不許隨便出去的,我沒有別樣事體做隻好纏牢你阿爹的好婆講鬼故事,老太婆肚皮裏的鬼多得不得了,嚇得我夜裏不敢困覺,日裏一個人不敢在宅裏走來走去。有一日老太婆講起紗帽廳的事體,也是她小辰光聽老人講的。造紗帽廳的時候,吳家請了風水先生選中這塊地方,紗帽廳順順當當造起來,不多日腳狀元公的孫子又高中,舉家歡慶,慶稱紗帽廳造得吉利。吳世恩在京城也風光。有一日,嘉慶皇帝同他講白相。吳世恩做過嘉慶的老師,嘉慶小辰光跟老師來過蘇州,住過吳宅,那辰光紗帽廳原址是一爿小花園。嘉慶在花園裏白相得開心煞了,後來嘉慶登基當了皇帝,一直沒有忘記那塊地方,聽說吳世恩在那裏造了什麼廳,隨口說了一句造在那爿花園裏太可惜了,地盤這麼大,另外再選一塊地方重新造吧。皇帝隨便講的話,下麵人不可以隨便應付的。吳世恩為難煞了,要是紗帽廳還沒有造起來,那事體好辦,再選一塊風水寶地容易得很。可是紗帽廳已經造成了,要拆掉重建,就不簡單了。可是,皇帝講了這句話,就是鐵板一塊,沒有什麼人敢違抗。吳世恩隻好奉旨回到蘇州,準備重建紗帽廳,動工的第一天晚上,落大雨,紗帽廳就出事體了,全部倒塌,連磚頭瓦片都碎光了……”
吳老太太講到這裏停下來不講了,吳克柔問: “後來呢?”
老太太說: “當時你阿爹的好婆講給我聽,講到這裏也斷掉了。”
“為啥?”
“有個比她年紀還大的家人走進來說,老太太,你記錯了,塌的不是紗帽廳……老太太火冒了,說,你們怕觸犯龍顏,我瞎老太婆不怕。我那辰光年紀小,不敢響,不敢問。老太婆嘴說不怕,心裏其實還是怕的,關照我不許講給別人聽。其實麼,那辰光皇帝老早沒有了,孫中山來了好多年了……”
吳克柔聽老太太講這段事體,也沒有什麼大不了,還是不明白老太太為啥這樣緊張,當初那位瞎老太太害怕,還有理由,就問: “這樁事體就算是真的,現在都過去這許多年了,你為啥還要瞞別人?”
“你不懂的,紗帽廳一倒,吳家大傷元氣,不是傷財氣,而是傷人氣,不是你生病,就是他闖禍,作了好多年。一直過了四十多年,紗帽廳才重新造起來,那辰光,嘉慶皇帝不在了,道光皇帝也已經做了好多年皇帝了。所以紗帽廳仍舊造在原來地方。紗帽廳重新造成,屋裏人夜裏就不太平,一直聽見廳上嘎啦嘎啦響,好像房子又要倒塌的聲音。吳世恩膽子小,心想先帝不在了。可是皇帝是真龍天子,不管在人世還是升到天堂,世間的事體全曉得的。後來就叫匠人在廳後北牆上鑿了一條龍,想讓它日日夜夜保護紗帽廳,保護吳宅,啥人曉得,這條龍是真龍天子的化身,一直作怪攏境,每年六月六,要供虎骨禱之,一年方能平安,鹹豐十一年,吳家斷後,死了一個獨苗子孫,全家傷心,一時忘記了上供,到秋裏發水辰光,紗帽廳又搖撼起來……” 吳克柔熬不牢要笑。 “真的,紗帽廳後麵北牆上,那條龍,我親眼看見的,前幾日夜裏,那條龍上房頂了,半夜裏蹲在紗帽廳屋頂上……”
吳克柔想起那篇文章裏講,紗帽廳坍塌,疑因北牆之故,心裏一動。紗帽廳倒塌,北牆卻是紋絲不動。
老太太以為孫子不相信她的話,又說:“真的,我真的看見了,就是娟娟她姆媽走的那天,我困不著,不放心她,看她哭了幾日,隻怕臨走辰光出事體,一夜爬起來幾趟看牢她的……”
“不要講了。”吳克柔一聽老太太提胡美英,心裏就說不出來的不好過,可是胡美英走了以後,老太太偏偏把胡美英掛在嘴巴上當山歌唱,一直弄得吳克柔不適意。
“我聽我上代裏的人講過,看見牆龍上屋,要觸黴頭的……”老太太歎口氣, “我真的觸黴頭了,不過我想想不明白,娟娟她姆媽走,算是我們家頂觸黴頭的事了,這樁事體出了,別樣事體總要順當點了,不曉得娟娟她姆媽走的第二天夜裏,我又看見了……”
吳克柔本來倒想把房子的秘密好好地了解一番,他做導遊,要懂園林藝術,要懂古建築,紗帽廳是古建築史上重要一例,研究研究大有益處。可是老太太提到胡美英,又把他牽到現實當中來,他心灰意懶,對老太太說: “觸黴頭,觸黴頭,已經觸到這步田地了,也沒有什麼可以怕的了。”
老太太想孫子這句話一點不錯,老法裏人講,否極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