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決定企業的成敗嗎?(2 / 2)

就在科利華公司爆炒《學習的革命》的時候,有一家上市公司陷入了困境。這家公司就是阿城鋼鐵公司,是黑龍江的一家鄉鎮企業,雖然很早就上市了,但由於行業整體不景氣,經營基本陷於停頓。

1999年初,經過雙方洽談,科利華公司斥資1.34億人民幣,以2.08元/股的價格購買了6420萬股阿城鋼鐵,占這隻股票流通股總數的28%,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原來擁有阿城鋼鐵25%的股權的第一大股東——阿城鋼鐵集團,成為第二大股東。阿城鋼鐵公司反過來斥資1億元,購買科利華公司的專利技術。科利華公司實際隻花費3400萬就收購了阿城鋼鐵公司。

1999年4月19日,該股票價格上漲至17.17元/股,科利華公司所持股票增值9.68億元。1999年8月6日,該股票價格上漲至31.35元/股,科利華公司所持股票增值18.79億元。

企業賺取利潤有許多種方式,大部分企業賺取的是產品利潤。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要想做強做大,通常會麵臨資金短缺和改變贏利模式的問題。上市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很好的方式,科利華公司就很巧妙地利用了這一方式。

作為中關村的一家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科利華公司通過對《學習的革命》的炒作,把自己的知名度炒了起來。為了進一步發展,宋朝弟很想上市以籌集大筆資金,但當時國家對民營企業上市控製得很嚴,於是宋朝弟開始尋找借殼上市的機會。與此同時,阿城鋼鐵公司陷入重重困境。這樣,一個困難重重,一個尋找出路,雙方一拍即合,於是就有了案例中描述的那一幕。在本案例中,實際上發生了兩筆交易,科利華買阿城鋼鐵,阿城鋼鐵又買科利華,兩者相減,科利華公司實際上僅花了3400萬就買到了阿城鋼鐵這樣一家上市公司。

通過這次收購,科利華公司成功地實現了上市的目的。相對於阿城鋼鐵原來的業務而言,科利華無疑是一種優質資產,原來是鋼鐵題材,現在是軟件題材了。阿城鋼鐵從普通企業變成高新技術企業,該股票受到市場的追捧。1999年8月6日,經曆了連番暴漲後,該股票價格達到31.35元/股,科利華公司所持股票增值18.79億元。用財務語言講,科利華公司賺取的不是產品利潤,而是資本利潤。

這一案例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和啟示:成功的財務管理能夠給企業帶來財富增值。所以說,企業經營的思路一定要開闊;如果僅僅盯著產品利潤,很難獲得像科利華公司這樣大的資本利潤。

上麵一反一正兩個案例,給了我們非常深刻的經驗和教訓。

愛多的案例向我們提出一個財務生存的概念。企業在設立以後,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生存問題,而不是發展問題。企業如何生存,財務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很多企業因為財務管理不到位,收支不能平衡,最後隻有倒閉。所以,財務生存決定著企業生存。企業經營管理不善不都是因為財務問題,但是,財務亂企業必然亂。本案例中,“標王”胡誌標就因為財務管理不善,不僅使企業倒閉,還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而科利華的案例告訴我們,企業不但要賺取產品利潤,還要會賺取資本利潤。從財務角度講,好的財務管理不僅僅局限於內部管理,更應該通過財務經營來給企業創造財務利潤。在過去的財務管理中,根本沒有財務經營的理念。其實,財務部門的職能不僅是花錢,更重要的是產生效益。我們要以經營業務的思想經營財務,使之成為企業利潤的又一個源泉,這就是財務經營的理念。科利華收購阿城鋼鐵的過程,不僅是業務經營的過程,更是財務經營的過程,它衝破了傳統的財務管理職能的局限,體現了財務經營的理念。

既然有了財務經營的理念,財務利潤理念的產生也就順理成章了。企業經營的目的是實現利潤,財務經營也是為了實現財務利潤。

所謂財務利潤,是通過財務管理和財務經營為企業直接或間接創造的利潤。它意味著財務不隻是花錢部門,也是贏利部門。財務的贏利模式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財務管理利潤。企業不僅能賺取業務利潤,同時還能通過管理創造利潤,如通過整體結構的合理運行給企業所帶來的潛在成本的降低等。在財務管理過程中,通過避免浪費使直接成本降低,相應地也就增加了利潤,這部分利潤即是財務管理利潤。

第二種是資本利潤。資本利潤是企業通過資產重組、並購等資本運作所形成的利潤,上述的科利華借殼上市成功所形成的利潤,即是資本利潤。

簡言之,財務管理對企業的影響非常巨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財務管理決定企業的成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