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是對價值鏈的覆蓋或切割的結果,它與銷售過程和管理過程關係緊密,在品牌決策、動銷、旺銷、持續旺銷的過程中,利潤始終是一個標杆和目標。而且,它作為更直觀反映企業經營狀況的指標在財報中也是極為關鍵的,下麵我們將對利潤作相應的介紹。

利潤(Profit)是指企業銷售產品的收入扣除成本價格和稅金以後的餘額。在不同的社會條件下,利潤的內涵不同,體現的社會關係不同。

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具體的利潤呢?不用著急,下麵是它的計算公式:利潤=營業淨收入+投資淨收益+營業外收支淨額。

深入來看,資本主義製度下的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它表現為商品價值超過成本價格的餘額。利潤實際上來源於資本家用可變資本購買的勞動力在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但卻在現象上表現為資本家全部預付資本所帶來的增加額。剩餘價值和利潤不僅在質上是相同的,剩餘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表現形式,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剩餘價值和利潤所不同的隻是,剩餘價值是對可變資本而言的,利潤是對全部資本而言的。因此,剩餘價值一旦轉化為利潤,剩餘價值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資本剝削雇傭勞動的關係就被掩蓋了。在資本主義社會,利潤所造成的假象就是:它是資本的產物,同勞動完全無關。

社會主義製度下的利潤是企業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的價值表現形式。產品的價值構成是c+v+m,c+v部分轉化為生產成本,m部分是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產品部分,轉化為企業的利潤。社會主義利潤的具體形式有:實現利潤,即企業銷售收入減去各項費用支出的餘款;上繳利潤,即按規定上繳給國家財政部門的利潤;稅後利潤,即企業實現利潤按國家規定上繳一定比例後留歸企業的部分等等。

社會主義利潤與資本主義利潤有本質的區別,它是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價值,用於擴大社會主義再生產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狀況,是社會主義積累和社會消費基金的主要來源,也是衡量和評價企業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指標。

利潤是對價值鏈的覆蓋或切割的結果,因此,利潤與銷售過程和管理過程關係緊密,在品牌決策、動銷、旺銷、持續旺銷的過程中,利潤始終是一個標杆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