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以誠信為根本,但是在社會上確實也需要這樣或那樣的逢場作戲,以適應周圍的需要。良好的應變心理將大大提高我們在遵循規矩下的靈活度,做一個職場的“不倒翁”。阿Q心理:不要忽略自我安慰狐狸吃不到葡萄就揶揄說葡萄是酸的,這種現象在人類中也並不少見。某人看到他人的富貴奢華,當麵讚譽,背後卻說沒什麼了不起,但同時也就被別人諷刺為“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意思是其與那個吃不到葡萄的動物同類。且不論此類事實多少,單就某人的心理而言,倒不是沒有可取之處。
世間沒有絕對之事,葡萄不可能100%是甜的,同樣,富貴奢華也不可能毫無瑕疵。雖然某人與狐狸一般無法體驗,但是這樣一說,他的精神就獲得了平衡,不必因為自己享受不到卻看著別人享受而自怨自艾。既然想擁有卻無法擁有,不如幹脆否定它。這種安慰雖然與阿Q相似,但對於免除苦惱而言,應該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精神勝利法,是阿Q先生的專利。在競爭複雜的市場經濟中,這種方法也被廣大職場人士演變運用。在遇到失敗、遇到挫折、遇到困難的時候,職場人奉勸失敗者、泄氣者、情緒低落者通過自我安慰的方式,來重塑信心,直至看到希望,獲得成功。
職場變化風雲難測,難免會遇到事業上的不順,有的時候甚至是連連受到打擊,這樣的情緒都會降到最低穀,不但對工作失去信心,也對自己的能力和人生希望失去信心。這種激勵,經常是把自己的失敗與那些經曆千萬次失敗以後最終成功的銷售精英進行比較,學習他們挑戰挫折的經曆,學習他們不折不撓的進取勇氣,給自己從心底打氣,逐漸找回一個自信的自我,接著再去經受不斷的拒絕和打擊,接著情緒再落入低穀。就這樣自信一打擊一低落一學習安慰~自信周而複始地循環。
不可否認,有一部分人士通過這種周而複始的努力已經獲得成功,並且他們再不會被任何困難打垮,他們學會了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對事務的處理經驗。
實事求是地說,有時候失敗就是失敗,挫折和困難每個人都會遭遇。完全沒有必要在一個沒有希望成功的事情上,不斷地自我激勵,非要獲得成功不可。
有希望成功的,即使不完全投入或者花很少的精力,其遭受失敗的幾率也會很低,完全沒有必要在折磨中體會成功的快感。
沒有希望成功的,即使付出再大努力,不斷地自我激勵,也不可能成功。與其在一個死胡同走到底,還不如換個環境和空間去發展,假如一直執迷不悟下去,你不但自信心受到極大打擊,而且很容易使人性扭曲,最終不但成功不了,而且會變成病態的新版阿Q,為成功而自殘!
偶爾自我激勵一下,會給自己莫大的信心和勇氣,一直激勵到底,卻又一直沒有看到任何成功的跡象,或者根據冷靜分析,你自己都覺得不可能成功的事情,那麼最好還是放棄。你沒有必要像某些行業一樣,非要從早到晚都一個勁地自我激勵,那樣的生活可能適合於別人,而完全不適合你自己。
再換位思考一下,即使天天高唱主旋律,一定要成功的,最終哪個行業的從業者又會是100%的成功?不可能!成功者可能僅是其中的1%。你隻是被成功的氛圍所感染,卻可能永遠不會成為其中的1%。而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說,你也完全沒有必要為了那1%的成功而經受無數次的打擊,喪失了在其他領域發展的大好機會。
學會自我安慰,這是一種心理防衛的方式。“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人生的旅途上,並非都是鮮花坦途,而要常常與不如意之事結伴而行。諸如下崗待業、官職被免、疾病纏身、情場失意等等,常常會使入忿忿不平,歎息不止。失去平緩的心態容易發生心理扭曲、變態,不但影響工作情緒和生活質量,而且有害於身心健康。
安慰自己,就是通過積極的自我評價以及對自己適度的寬容,撫慰自己因失敗、挫折、不幸而痛苦不堪的心靈。麵對困境,要告訴自己這是合乎自然的事情。困境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是人人必領的“快餐”,既困擾自己,也會光顧他人,這才合乎自然。總是一帆風順、事事如意,這隻是一種良好的願望,實際並不存在。這樣,在困境麵前就不會總讓心哭泣,相信“天無絕人之路”,相信“逆境不久”的真理,相信自己總有路可走,就等於跨出了困境的第一步。
人生不是苦旅,別把境況看得那麼壞。習慣於自我懲罰、自我折磨的人,一般視野比較狹窄,思維比較封閉。他們的眼睛隻是死死盯在自己遇到的困難、挫折和失敗上,結果把困境看得越來越死,以致被困境壓得抬不起頭來。但若與那些比自己困境更嚴重的人比較,你會不會一聲長歎“何獨我哉’’?然後你再背上一遍孟子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便會有“冬天逝,春天到”的感覺,就會抹去許多對人世的不平,對人生的哀怨。
所以,不要忽略自我安慰,遇到讓自己很失意的事時,不妨學學阿Q。從眾心理:錦上不一定能添花
從前有一個國家,時常會下一種很奇怪的雨,他們稱之為惡雨,這種雨流到江裏、河裏、湖裏、井裏、城裏、池裏,任何人喝到它,就會狂醉七日,七日之後才會清醒過來。
當時,那個國家的國王是位很有先見之明的明君,他能在風起雲湧時,就預知惡雨馬上就要下來了,立刻將水井蓋好,從而不讓惡雨汙染井水。可是全國百姓與滿朝文武大臣,對惡雨之來,既無先見之明,又無防範之智,所以都未能幸免地飲用了受到惡雨汙染的水,於是舉國皆醉,群臣都發了狂。他們脫衣裸體,以泥土塗麵,言行癲狂,舉止錯亂,以黑為白,以惡為善,隻有國王因預先防範得宜,沒有飲用被惡雨汙染的水,所以能夠保持清醒。他依照平常一樣穿國王應穿的龍袍,戴國王應戴的王冠,一如往常坐在王座上,麵見群臣。上朝麵君的群臣不知道自己已經發狂了,看見國王衣冠整齊,端坐王座,反而認為國王發狂了,於是眾議紛紛,認為此事非同小可,應對國王有所處治。國王見狀,內心暗自害怕,唯恐群臣造反,便對群臣說:“我有良藥醫治我的病,請你們稍候,我進去服藥,很快就出來。”話一說完,國王轉身進入宮內,脫去所穿的衣服,以泥土塗麵,打扮得和群臣一模一樣,然後出來和群臣見麵。群臣看見國王的模樣,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以為國王的病治愈了。
就這樣,七天過去了,當群臣都清醒過來了,看了自己的打扮穿著,感到非常慚愧,於是趕緊淨身洗麵,穿戴整齊,上朝麵君。此時國王裝扮如故,仍然赤裸泥麵,斜坐王位。諸臣看了無不驚怪,並問國王說:“吾王一向多智明睿,今天為什麼會一反常態,打扮成這個樣子呢?”國王回答說:“我心常定,沒有變易,隻因你
們喝了被惡雨汙染的水而心智都癲狂了,但卻反過來說我不正常
了,說我生病發狂了,隻好打扮成你們當時的樣子,以免遭到大家
的排斥與迫害。然而我的內心卻非常清楚,一點都沒有因此受到迷
惑。”
在職場中,當一個人過於堅持自己是“對”的,最後的下場可能就成了被犧牲的可憐鬼!又有誰會為他掬一把同情之淚?隻會嘲笑他的愚蠢!我們已經進入了社會,需要學習如何圓滑地做人,當麵對內心的正義與現實衝突時,你會如何抉擇呢?
職場如戰場,如果我們不能及時調整和改變自己,盡量去迎合它的需要,那最終淘汰出局的還是自己。職場有諸多的無奈和艱辛,就看你如何適J立。
身在職場,如何與人保持良好的關係,不僅對自己的身心有益,對工作是否能順利進行,並達到有效的結果更是關鍵。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在走進一間陌生的房間,或是與一個不熟悉的人碰麵時,在心裏對自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該怎樣打破僵局?”
需知,槍打出頭鳥。這對於身在職場的我們尤為重要,如果事事都堅持己見,試問,又怎麼能很好的和周圍的人相處;如果事事都做得太出色,試問,又怎能讓周圍的人願意和你一起去打拚呢?學會從眾,是職場中很重要的處理人際關係的環節。1.關心別人希望礙到別人的關心是人的基本需要。與同事處不好關係的人之所以常感孤獨與頃惱,歸根結底是滿足不了被人關心的需要。怎樣才能得到別人的關心呢?唯一的辦法是你首先要去關心別人。因為你有希望得到別人關心的需要,別人也有同樣的需要。你愈關心別人,你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將因之而得到增加,自然地他也會轉而關心你。一旦彼此間能互相關心,同事關係也就自然親密了。關心別人要無私。有些人表麵上很熱情,實際上卻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他關心別人,目的是希望“放長線釣大魚”,從別人那裏撈到更大的好處。這樣的人,可以博得別人一時的好感,但很少有人能與之“患難與共”,當然最終也不可能有良好的同事關係。2.悅納別人所謂悅納別人即要從心底裏高興地把別人當做自己的朋友。這包括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別人。古語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要因為某人有這個缺點,某人有那種毛病,就輕易地嫌棄他,遠離他。“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的說法是有道理的。悅納別人當然不等於悅納他的缺點和毛病,而是悅納此人,並誠心地幫助他克服缺點和毛病。一旦別人感受到你的真誠的悅納,自然就會心悅誠服地和你處好關係。3.改變自己同事關係緊張的人大多在性格和習慣方麵有些毛病。例如,清高、傲氣往往讓入敬而遠之;狹隘、自私往往受人厭棄;吝嗇、刻薄往往受人鄙視;花言巧語,愛耍手腕最終會被人唾棄,等等。另外,有的人還有不少影響他人的壞習慣,或經常有令人討厭的舉動,這都會影響到同事關係。所以,刻意改亦自己的不良性格和習慣,也應作為處好同事關係的一條重要措施。4.加強交往良好的同事關係全賴互相了解。要達到互相之間彼此了解,就要加強交往,在思想和態度方麵經常溝通。所以,除了在工作中彼此主動互相照應外,工作之餘要多搞些社交活動,主動找同事談談心,討論某個問題、交流某些信息;也可以一起下下棋、打打撲克;還可以搞點郊遊、遠足之類的集體活動。5.完整人格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個性,有其特有的行為模式,這也是健全人格的特征之一。與同事相處時,固然需要遷就別人的需要,持比較隨和的態度,但邪也是有限度的。因為隨和不是放棄一切原則,遷就亦非予取予求。真正那樣做的人,根本就不會得到同事的信任和尊敬。有一點值得你注意的是,不可過分強調自己的道德和行為標準,標榜自己的公正、清高、廉潔和守法的品質,從而使對方感到難堪,甚至覺得你是在間接地責備他。你隻需說明你不能滿足他的願望的原因,特別是要指出無益於對方的情況。對方若是明理之人,當不會責怪你;如果你這樣做仍不為對方所諒解,也就隻好隨他了。“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這句話有時是要記住的。當然,最好的辦法是在平日的待人接物中,能將自己的處事原則和態度明白地表現出來,讓同事知道你是怎樣的一個人。這樣,別人知道了你的作風,就不會過分勉強你去做你不願做的事情了。拉幫心理:“邊界戰爭”就此落根
不少職員對加入一個業已形成的小圈子津津樂道,覺得擁有一定勢力的幫派能有助自己的職場生涯,殊不知已經違背了職場禁忌,“邊界戰爭”很可能就此落根。
公司存在派係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工作的有效開展,“邊界戰爭”時起時落,消耗了團隊成員的時間與精力。“我們對他們”的派係做法與態度阻礙了團隊與其他組織之間的相互聯係,還會使團隊的績效目標被忽視。
無論是老板還是其他管理人員,他們看重的是大團隊而非小團體。他們對小幫派總有不信任感,對小幫派裏的人會有很多顧慮。他們認為小幫派裏的員工公私難分,如果提拔了圈內的某個人,而與之關係好的“哥兒們”可能會得到偏愛放縱,對公司的發展不利,對其他員工也不公平。
另外,老板和管理人員會擔心小幫派裏的人不忠誠,經常聚在一起的人脾氣相投,如果批評其中的某個員工或某個員工與其他同事發生衝突,這幾個人會聯合起來對付上司,這樣必然影響公司團結。所以,對員工來說,不搞小幫派也是必須遵守的職場規則,違反這項規則,職業發展就會受到限製。
其實,無論對上司還是員工來說,辦公室的派別之爭都是一種挑戰。在小幫派裏的人應酬較多,私人事務也增多,很難抽時間加班或學習專業技能。如果在一個辦公室,他們可能會在上班時間聚在辦公室聊天。走得太近,情誼就會越深,有時會為了小圈子裏的幾個人的利益而置公司利益於不顧,甚至會違反公司規章製度。這個結果是老板不願看到的,一旦老板把你當成小幫派的一員打入黑名單,你在公司裏的發展前途就基本結束了。所以,僅僅是從我們自身的發展考慮,我們也要遠離小幫派。
在職場中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你和這位領導親密一點,卻惹惱了那位領導;你與那位領導接觸多一點,結果又開罪這位領導。最後弄得沒有一個領導喜歡你,當下屬的你很犯難。
領導們同為一家單位服務,本不應該有什麼矛盾,但由於觀點、為人風格、處事方法各不相同,很容易產生分歧和紛爭。作為下屬,根本沒有必要介入到這種紛爭中去,更不應該在背後說三道四、擴展這種紛爭。
某部隊,有一名號稱“神炮手”的炮兵連長。他入伍之後一直是學雷鋒標兵,軍事技術也很過硬。在一次軍事演習中,他代替有病的營長指揮射擊,獲得了滿分的好成績,創造了十多年來炮兵演習史上射擊成績的最高紀錄,被軍區通報表揚。從此他名聲大振,並被師政治部列為預提幹部的重點考察對象。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青年幹部,最後卻未能被提拔起來,原因是他陷入了一場團首長之間的是非旋渦之中。在研究他的提拔問題時,與他對立的一方極力反對。由於部隊領導的意見不統一,隻好把這件事擱置起來,直至他轉業回家也沒人再提起過。
這位炮兵連長可謂德才兼備,但是,他在仕途上卻失敗了。下屬對待上級領導要密疏有度,一視同仁,不搞特殊化。要做到這一點,要求你在工作上對待任何領導都一樣支持,不可因人而異。
誤會往往是矛盾的根源,在工作交往中,遭人誤解是難免的事。在遇到誤解以後,有的人感到委屈、悲傷,也有的人會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感到別人太不理解自己了,打算采取以牙還牙的報複手段,想以此來消除遭人誤解所帶來的怨恨。這些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甚至還會使事情更加複雜,而損害團結,影響事業。
誤解大部分是由於別人不了解情況而產生的。因此,當誤解產生時,你應當尋找合適的機會,把事情向對方解釋清楚,以求諒解。你可以誠懇地通過申辯解釋達到目的,要盡量心平氣和、平心靜氣,切不可因過激的言辭而產生更大的麻煩。
有的誤解,應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尋對策,不要輕易地指責誤解你的一方。應該說,隻要對方不是故意找你的麻煩,與你鬧別扭,那麼誤解總是有客觀原因的。因此,你首先要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有被對方引起誤解的言行,如果有,應該立即找到症結,並向對方解釋清楚,保證今後多加注意;如果沒有,你也不要隨意責怪對方,而應采取積極適當的方法,以消除雙方的誤解。
任何一個職員都必須清楚:在現在的組織裏,工作範圍的界定其實隻是每個人所該做的最小範圍。對工作有著雄心和熱情的員工,絕不會將自己局限在固有的工作範圍之內,他們知道要想在工作上有一番成就,就必須不斷創造機會,擴大自己對組織的貢獻,而不應有拉幫心理,因為這隻會讓你卷入讓人眩暈的職場漩渦,“邊界戰爭”很可能就此落根!如果沒有,你也不要隨意責怪對方,而應采取積極適當的方法,以消除雙方的誤解。
任何一個職員都必須清楚:在現在的組織裏,工作範圍的界定其實隻是每個人所該做的最小範圍。對工作有著雄心和熱情的員工,絕不會將自己局限在固有的工作範圍之內,他們知道要想在工作上有一番成就,就必須不斷創造機會,擴大自己對組織的貢獻,而不應有拉幫心理,因為這隻會讓你卷入讓人眩暈的職場漩渦,“邊界戰爭”很可能就此落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