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團隊中的心理學,(2 / 3)

艾德的成功,不僅在於他的好構想,而且他也想到如何讓計劃符合公司的整體目標。他下過功夫,當機會來臨時就能立即向董事長報告他的好構想。

在有些公司,一項工程布置下來,大家明明知道無法完成,但都心照不宣地不告訴老板。因為反正也做不完,大家索性也不努力去做事,卻花更多的時間去算計怎麼把這項工作的失敗怪罪到別人身上去。正是這些人和這樣的工作作風,可能把公司拖垮。

團隊精神是團隊成員為了團隊的利益和目標而盡心盡力、相互協作的體現,是將個體利益與整體利益相結合,是高績效團隊中的靈魂,是成功團隊身上難以磨滅的特質。如果每一個團隊隊員都將團隊的目標作為重中之重來抓,這個團隊就會富有凝聚力,在這樣的團隊中工作,會覺得心情比較舒暢,幹勁也很足,大家的協作性很強,能夠創造出一些驕人的業績。一個單位、一個部門要發展、要提高,必須要有堅定的目標和遠景讓每一個團隊成員都為之努力奮鬥。

我們一旦進入了一個團隊,就要把團體的目標提升到首位,以主人翁的態度去關注它的可行性、它的進度,去考慮它能否以更優的方式實現,在團隊的大前提下積極地發揮自己的能動性。隻有這樣,這個團隊的人才能最終擰成一股繩,齊心並進,才有可能讓團隊的目標或是遠景成為現實。肯定團隊中每個人的成功

不難發現,當工作中有人成功的時候,有一些人為別人的成功喝彩歡呼時,另一些人則表現出一副不屑的表情。

真誠地肯定團隊中每個人的優點,為別人取得的成績、取得的進步、取得的榮譽喝彩,是一種胸襟,一種氣度。隻有不斷開闊自己的胸襟,恢弘自己的氣度,才能不斷擁有成就事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聽到別人有了成績就不自在,看到別人有了進步就不痛快,是心胸狹窄、氣量狹小的表現。這樣的人很容易成為孤家寡人,不會有人願意與他合作、共事和創業。

學會欣賞別人,是一種人格修養,一種氣質提升,有助於自己逐漸走向完美。一個人總能在某一方麵勝過別人,但在這一方麵也總會有人比他強。所謂一還有一高,就是這個道理。每人都各有所長,隨時發現別人的進步,隨時為別人的成績而喝彩,這對於一個入的生存能力、合作能力、發展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

讚美他人並不難做到,這要求我們去發掘生活和工作周圍的人,想想他們的好處和優點,並毫不吝嗇地稱讚他們,這將會在人與人之間形成良性互動,使我們的社會和工作環境更溫馨可愛,作為個人的人際關係也能大大改善。

有一位總經理,很是擅長用口頭的方式讚美他的同事。他的下屬有一位公關部經理,做得非常優秀,有一天下班之前,他寫了一個小紙條放在公關部經理的桌子上,上麵寫著:你今天的工作表現非常地好,尤其是你今天的行為,非常地棒,我非常地感謝你。第二天早上,總經理的辦公桌上也有一張紙條,上麵寫著:我非常地感謝你昨天給我的那樣一封信,你對我的支持,我感覺到渾身充滿了力量,我非常地感謝你,我會成為你最勇敢的戰士,並且一定跟你堅持奮鬥到底。總經理隻是換了一種方式,可是讓他的下級感覺到了他對他的重視程度和感謝程度,而他隻是改換了一種方式而已。

當你去忌妒別人或者說當你開始為別人取得成就而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那是因為你的夢想和格局沒有放大。如果你的夢想和格局放得很大的時候,你會為別人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高興,並且替他祝賀,因為你是一個對自己非常有自信的人。做一個能夠為別人取得成就而祝福的人,你就會取得跟他一樣的成就。

在團隊中有個很重要的能力就是使別人擁有能力,所以人際關係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敢於去激發別人的夢想。

當你激發了別人的夢想,別人通過你的激發和鼓勵,取得了成就的時候,他就會衷心地感謝你。每一個人都期望別人給他十足的動力,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幫他做出入生的決定,所以你要去激發別人,使他產生夢想,讓他擁有應該擁有的“企圖心”,讓他擁有應該擁有的上進心,激發出他最想要的結果,這就是一種獲得成長的感覺。

在團隊中,這種可能是跨越等級的,可以是領導對下屬的,也可以是下屬對領導的,當然也包括同事間的互相肯定。

領導肯定下屬的成功,證明了自己的領導藝術。“強將手下無弱兵”雖是俗語,也不無道理。下屬取得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領導的成功。因為,個人是集體中的一員。個人的成功離不開集體的幫助;個人的成功離不開良好的外部環境。而良好集體的形成、良好外部環境的創造、良好工作氛圍的營造,都離不開領導的努力。試想,如果一個單位的領導昏庸無能、賞罰不明、妒賢嫉能,這個單位就必然歪風盛行;必然沒有幹事業的理想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心氣不順,人是很難取得成功的。悟到了這一層,肯定下屬的成功也是一種幸福。

下屬肯定領導的成功,能使自己樹立信心。領導取得成功,固然有很多外部因素起作用,當然也包括下屬起的作用。但毋庸置疑,領導個人的意誌品質、智慧才能也是成功的關鍵。能取得成功的領導,可能是優秀的領導,起碼是合格的領導。在這樣的領導下麵工作,人覺得有奔頭、有勁頭。悟到了這一層,肯定領導的成功也是一種幸福。

肯定同事的成功,能使自己樹立榜樣,找到前進的方向。同事的主客觀條件和自己差不多。平時在一起工作、生活,也沒看出有多大能耐。人家取得了成功,說明成功並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樓。同事的成功,給自己提供了一個範例,給自己敲響了警鍾。自己從今往後,也得奮起,也得追求,也得成功。悟到了這一層,肯定同事的成功也是一種幸福。

當你真心地祝福獲得財富的人,也會慢慢地獲得財富。因為你為財富而祝福。當你去注意別人的優點的時候,你會肯定他的優點。這樣才會對他有一個非常大的幫助,這樣才會有一個更加具有戰鬥力的團隊。不要讓自己拖累團隊的腳步

1997年的一天,傑克·韋爾奇忽然向公司宣布:GE的經理們必須行動起來,接受六個西格瑪,否則隻有被解雇!傑克·韋爾奇的決心與號召成功激勵了GE的員工,他們開始紛紛主動參與到六個西格瑪的學習與實施中。

然而,對創造力要求最高的NBC卻成了對六個西格瑪唱反調最響的業務部門,傑克·韋爾奇任命了新的經理負責六個西格瑪的實施。結果,僅僅在第一季度,通過六個西格瑪改進向供應商付款的手續,就為NBC節省了多達950萬美元。

GE旗下的塑料集團,所生產的IEXAN(曆新)聚碳酸脂樹脂具有非常高的純度標準,但還是不能滿足索尼公司的高密度光盤驅動器和音樂光盤的要求,隻能眼睜睜看著業務被亞洲的供應商奪走。一個由“黑帶”(六個西格瑪計劃最核心的推動者被稱為“黑帶”)組成的小組,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改進生產工藝,使質量水平從3.8個西格瑪提高到了近六個西格瑪,滿足了索尼對顏色和靜電的要求,擊敗了競爭對手,重新贏得了索尼的業務。

GE驚奇地發現,通過應用和推廣六個西格瑪,工廠的生產能力得以大大提高,以至於在10年內無需再在生產能力方麵投資。GE醫療係統公司將六個西格瑪方法應用在新產品設計上,成績卓越。1998年麵世的運用六個西格瑪設計生產的GE“光速”新型CT掃描儀,把原來的胸部掃描時間從3分鍾降到了17秒,全身掃描時間從超過10分鍾下降到不到32秒——這將為拯救病人贏得多少寶貴的時間啊!

通過應用和推行六個西格瑪,GE成功了,GE員工成功了。GE的成功並不是因為處於一個朝陽的產業,而是其能夠適時應變,

充分把握自己的命運,這是不僅僅(記渴望變革的價值觀的勝利,

更是GE人不“吊車尾”的勝利!

沒有一個公司需要墨守成規、不思進取、不敢改變的員工。改進自己的T作方法、創新自己的工作思路是每個員工必須努力去做的事。我們要時刻去充電,去思考,不要讓自己拖累團隊的腳步。

要想成為最能為公司創造效益的員工,首先必須具有主動改變、主動創新、主動進取、主動改善的意識和能力。唯有改變和創新才能實現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質的飛躍。

在這個以變革為主基調的時代,拒絕變革就意味著被淘汰,每一個員工必須把自己變成變革的提倡者而不是抗拒者,成為變革的推動者而不是阻撓者,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員工,獲得終極的勝利。

要想成為一名好的員工,必須從以下一些方麵努力,提高自己的變革精神:在工作中支持和推動公司新製度和新措施在公司的有效執行,並能與其他員工溝通以支持推動變革,把變革和變化視為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開放、不分彼此地接納新建議並尋求有效的辦法實現建議;能夠進行創新的思維,打破思維的常規,挑戰現狀,追求卓越;認同企業所描繪的共同遠景,將紛繁的個人遠景整合為企業的共同遠景,激發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追求卓越的本性,從而主動進行變革,跟上企業變革的步伐。團隊學習對企業與個人來說都是雙贏的選擇,也是雙贏性的結果。企業通過整合其個體的學習,形成蓬勃發展的前進動力。未來成功的企業必將是企業與員工共同學習、共同發展的學習型企業,隻有這樣企業才能讓員工了解變革的必要性,同時員工也才能從思想上和行動上促使自己進行變革。

改變和創新可以幫助所有的人成就輝煌、晉升卓越。隻要保持對創新的熱衷,你很快就能成為最受老板青睞的入,好的機會也就會隨之而來。值得注意的是,創新應該隨時隨地進行。很多人認為創新是一種“極端”的手段,隻有在“極端”的情況出現時才有必要使用。事實上,正是這種對創新的誤解,才使他們被貼上了因循守舊的標簽,並注定了平庸的命運。創新不是什麼“極端”的手段,也不用非要等到情況不可收拾時再進行。創新就是尋找新的方法,改進現有工作方式的不足和缺陷,所以應該是隨時隨地進行的。

每天早晨,我們下定決心,力求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些,較昨天有所進步。當下班離開辦公室、離開工廠或其他工作場所時,一切都應安排得比昨天更好。這樣做的人,在業務上一定會有驚人的成就。

“今天我們應該在哪裏改進我們的工作?”

如果你能在工作中把這句話當做自己的格言,它就會產生巨大的作用,當你隨時隨地地要求自己不斷改變,不斷進步,你的工作能力就會達到一般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人的身體之所以保持健康活潑,是因為人體的血液時刻在更新。同樣,作為公司的一名員工,隻有不斷地從學習中吸收新思想,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才能夠在工作中獲得不斷改進的方法。

不斷改進如果成為一種習慣,將會受益無窮。一名不斷改進的員工,他的魄力、能力、工作態度、負責精神都將會為他帶來巨大的收益。

一桶新鮮的水,如果放著不用,不久就會變臭;一個經營良好的公司,如果不能持續改進就會逐漸地衰退。每個員工在每天的工作之中都要有所改變。這種自我超越式的創新精神,是每個人成就卓越的必要修煉。

隻有善於自我改變,自我超越的人,才會警覺到自己的無知及能力的不足,才能不斷地發展完善自我,向成功的目標邁進。

總之,員工要努力改進自己,不要讓自己拖累團隊的腳步,要努力成為團隊前進的動力。現在的時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在整個世界都在變革的大環境下,主動應變勝於被迫改變,這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用空杯心態學習別人的長處

在日本,有一位叫南隱的禪師。一天,一位當地的名人特地來向他問禪,名人喋喋不休,南隱則默默無語,隻是以茶相待。他將茶水注入這位來賓的杯子,滿了也不停下來,而是繼續往裏麵倒。眼睜睜看著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名人著急地說:“已經溢出來了,不要再倒了!”南隱說:“你就像這隻杯子一樣,裏麵裝滿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你不先讓杯子空掉,你又如何聽得進我的說禪呢?”

這個故事還有一個版本:如果一個杯子有些渾水,不管加多少純淨水,仍然渾濁;但若是一個空杯,不論倒人多少清水,它始終清澈如一,學習也是如此。

空杯心態就是隨時對自己擁有的知識和能力進行重整,清空過時的,為新知識、新能力的進入留出空間,保證自己的知識與能力總是最新。永遠不自滿,永遠在學習,永遠在進步,永遠保持身心的活力。比如,紅塔集團“山高人為峰”的企業理念,其中就蘊涵著紅塔人不斷“尋覓更高的山峰”的空杯心態。

在攀登者的心目中,下一座山峰,才是最有魅力的。攀越的過程,最讓人沉醉,因為這個過程充滿了新奇和挑戰,空杯心態將使你的人生不斷漸入佳境。

事物的發展是經過否定實現的。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是“外在否定”和“內在否定”協同促成的結果,是事物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運動過程。客觀事物的複雜性,人們認識能力的有限性,決定了人類實踐隻能是接近真理的過程。昨天正確的東西,今天不見得正確;上一次成功的路徑和方法,可能會成為這一次失敗的原因。不論組織還是個人,不犯錯誤都是美好的願望,犯錯誤才是客觀的現實。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人一旦在一個崗位上工作了一段時間,就會覺得工作起來非常熟練,無須接受新的學習,總覺得一些方法、技巧學得差不多了,一些工具已經熟練應用,雖然也想著給自己充充電,但是因為有了老的知識——即“杯子中的渾水”,學習的時候總是下意識地感到不以為然,即使學了,在實際工作中也不能好好地運用,然後慢慢地變成了“吃老本”。殊不知,社會每時每刻都在前進,周圍的環境在不斷變化!我們隻有走出過去經驗的誤區,打破自己的思維慣性和懶惰,克服自己自以為是的驕傲,全麵接受新的知識和技能,才會與時代同行。

如果總是守著自己的半桶水,晃呀晃的,就會陷入孤芳自賞、敝帚自珍的封閉境地,就會成為孤陋寡聞、不思進取的井底之蛙。保持空杯心態的唯一方法就是把杯子裏原來的水倒掉。人的大腦就如同電腦,你隻有不斷刪除那些過時的知識和經驗,才能不斷接受新的東西。否則,你內存有限的大腦和心靈就會被一些無用的垃圾塞滿而死機。

懷有空杯心理,還要打破自己的慣性。醫生無數次地診斷同樣的病症,教師無數次地傳授同樣的知識,導遊無數次地講解同樣的地方,財務人員無數次地用同樣的管理軟件計算賬目……我們大多數人的工作,其實都有許多需要重複的地方,或者至少在工作方式上有所重複。俗話說熟能生巧,每天重複同樣的事情,工作效率自然是越來越高,可一旦成了習慣,如果不主動空杯,就會忘記去尋找更先進的方式。

到了新的工作環境,或者換了新的崗位,也同樣需要空杯,這裏的空杯自然不是要求放棄原有的基礎,要求把以往的工作經驗統統倒掉,那眾多公司單位辛辛苦苦地挖有經驗的人幹什麼?這裏的空杯是一種心態,是帶著新人的謙遜去學習和理解新的學問。

此外,懷有空杯心理還會教我們如何正確地處理職場上的成功:世界球王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裏,參加過1364場比賽,共踢進1282個球。創造了一個隊員在一場比賽中射進8個球的紀錄。他超凡的技藝不僅令萬千觀眾心醉,而且常使球場上的對手拍手稱絕。他不僅球藝高超,而且談吐不凡。當他個人進球記錄滿1000個時,有人問他:“您哪個球踢得最好?”貝利笑了,意味深長地說:“下一個。”他的回答像他的球藝一樣精彩,含蓄幽默而又耐人尋味。

驕傲自滿的人誰會喜歡呢,就算不管別人的目光和議論,太自大而忽略了普通工作中的普通小事,也可能給自己帶來羈絆。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每當實現了一個近期目標,絕不應自滿,而應迎接新的挑戰,把原來的成功當成是新的成功的起點,樹立新的目標,攀登新的高峰,從而達到嶄新的人生境界。美國當代最傑出的管理學家之一柯林斯說:“優秀是卓越的大敵。”優秀也是最難空杯的原因。記住一句話:“人要有空杯心態和海綿心態,讓自己從學徒的心態開始前行。”積極參與團隊的建設

團隊建設是事業發展的根本保障,至今沒有一個人是在團隊之外獲得成功的。團隊的發展取決於團隊的建設。無論是我們在管理崗位或是普通的團隊成員都應該積極地參與到團隊的建設中。

如果是在領導崗位,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培養團隊的核心成員上。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領導人是團隊的建設者,應通過組建智囊團或執行團,形成團隊的核心層,充分發揮核心成員的作用,使團隊的目標變成行動計劃,使團隊的業績得以快速增長。團隊核心層成員應具備領導者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不僅要知道團隊發展的規劃,還要參與團隊目標的製定與實施,使團隊成員既了解團隊發展的方向,又能在行動上與團隊發展方向保持一致。大家同心同德、承上啟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