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釋放壓力的心理學,(2 / 3)

高強的誠懇,征服了一個剛愎自用的人。高強化敵為友的妙方值得我們欽佩,他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希望我們都能化每個敵人為朋友,需知朋友是成功的動力!

心懷成見者,看待人與事時就仿佛戴著一副有色眼鏡,而他所看到的人與事也就失去了本來的顏色或麵目。因此,“戴著有色眼鏡看人”,也就成了一句批評心懷成見者的名言。

如果把成見比作荊棘,那麼,一個人幼小時所接受的父母偏頗的灌輸,成年後所受到的種種欺騙式的宣傳,以及人生道路中的種種挫折和遭遇,都會在他的心田裏種下荊棘之苗。因此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如果不及時根除這些荊棘之苗,他心中就會長成一片茂密的荊棘之林。曾幾何時,電影或戲劇中的反麵人物,無不是相貌醜陋,正麵人物無不是相貌英俊,於是不諳世事的少年兒童,心中便會形成一種成見,認為相貌醜陋的人,其心靈一定醜惡,相貌英俊的人心靈一定美好,有了這種成見,就可能將貌醜者善意的幫助視為惡意的欺騙,而將貌美者惡意的欺騙視為善意的幫助。由此可見,成見的荊棘一旦在我們心中生根,便會蒙蓋我們的心智和眼睛。在工作上,成見的荊棘更會讓我們無法與其他人合作,大大削弱內部和諧以及團隊力量。

被成見的有色或變形眼鏡遮住雙眼,或是說被成見的荊棘占滿心胸的人,在工作上與人相處時,不是無端懷有戒心,便是隨意冤枉無辜,同時由於受成見所囿,對事物缺乏正確的判斷力,因而很難融入他所懷有成見的群體。故成見太多的人難有摯友,多是孤家寡人。

盧梭有言:“人類的真正感情,最不應該讓成見給束縛了。”然而,我們最不應該讓成見束縛的感情,卻常常為成見所束縛。特別是那些腦袋裏塞滿先入之見而又不自知的人,無論幹事識人均隻憑經驗的圈子去套的人,要想讓他們客觀地看待人或事,就像讓他們脫胎換骨一樣難。

胡適在與友人談治學時曾說:“要心平氣和,虛心體察,平心考查一切不合己的事實與證據,拋開成見,跟著證據走,服從證據,舍己從人。”這一方法如果用於為人處世,倒是可以幫助我們拋開有色眼鏡,鏟除心中成見的荊棘,消除成見,化敵為友。和同事保持適當的距離

人是一種害怕寂寞的群居動物,有一種渴望與人交往和親近的心理需求,因此,在潛意識中希望與別人走近。但是,人又是有隱私的,他們需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心靈空間,對於過於親近的交往又有一種自發的排斥性。所以適當的距離才是理想的。

進入職場之前,你的家人和朋友可能都會告訴你,要與辦公室的同事保持適度的距離。對待同事要一視同仁,不遠不近、若即若離是一種美好的境界。但沒過多久,你可能會發現,有幾位同事對你真的很好,而你也覺得他們不錯,於F是逐漸來往頻繁,甚至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直到有一天,你從別人多少有些異樣的眼神中發現,自己已經被看成是“××圈子裏的人”。

這種“小圈子”不但沒能使你有歸屬感,反而讓你有一種落入“陷阱”的感覺。但即使如此,你也不能辜負他們,否則,你就會像做了叛徒一樣難受。於是,你被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奇怪心理籠罩。

“友誼”與“背叛”的較量使你的行事規則不斷被打破。慢慢地,你就覺得人與人的關係變得越來越複雜,自己的空間也變得越來越小。

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處於這種窘境嗎?原因是你誤入了職場常見的人際關係的誤區——“小圈子”。

這種“小圈子”往往是在群體利益衝突中形成的一種利益共同體。這種“利益共同體”與其他的大的利益共同體沒有什麼差別。在外入眼裏,“小圈子”裏的人就是一夥兒的,當產生利益衝突的時候,他們肯定會站在一起。所以,你不必指望外人會把這種感情等同於友誼,友誼常常是與“平淡如水”相聯係的,而小圈子裏的人的情分卻總難擺脫與利益的關係。

在工作中,不要走進這種“小圈子”,也不要離你的同事們過分疏遠,因為過分疏遠的關係會讓人覺得你很孤傲,不容易相處,從而對你敬而遠之,讓你最終陷入孤立的境地。無疑,在與同事相處的時候,過分親密和過分疏遠的距離都是不太適合的,都會對同事間的感情造成負麵影響。如果你想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不妨從“刺蝟”法則中學習一點相處之道:

寒冬來臨了,十幾隻刺蝟凍得直發抖。為了取暖,它們隻好緊緊地靠在一起,卻因為忍受不了彼此的長刺,很快就各自跑開了。可是天氣實在太冷了,他們又想要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時的刺痛,又使它們不得不再度分開。就這樣反反複複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斷在受凍與受刺兩種痛苦之間掙紮。最後,刺蝟們終於找出了一個適中的距離,在這個距離下可以相互取暖而又不至於會被彼此刺傷。

“刺蝟”法則簡單地說,就是同事之間不可太過親密,一天到晚在一起。也就是說,心靈是貼近的,但行動要注意保持距離。從你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天起,就要學會對每一個同事都一視同仁,學會與所接觸到的每一位同事都保持一種和諧又不過分親近或過分疏遠的關係。這樣,你就擁有了一個良好的、廣泛的辦公室人際關係,也為自己的個人發展拓展了廣泛的空間。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待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問題上要學會觀察。首先要搞清同事之間的各種關係,是是非非不要去作判斷,更不要介入其中。對於有些拉攏你的人要小心,不要義氣用事;對於有些敵意的人要泰然處之。在工作中與所有的同事和諧相處,積極參加大型集體活動,少參與“小圈子”的聚會,這會為你的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當然,幾個不錯同事在一起聚聚也是常有的事,但卻不能因此而疏遠了別的同事,因為這樣會疏遠你同他們之間的距離,也是一件不妥當的事情。

看見有人需要幫}亡,便主動伸出援手協助同事;進別人的辦公室前務必先敲門,待獲得認可後,再進入對方的辦公室,以避免造成雙方不必要的困擾;最重要的是,不論是在辦公室或私人聚會場所,在同事之間的閑談裏,不要談論關於上司或同事的謠言,以免造成難以彌補的錯誤。

總之,和同事相處,必須保持適當的距離與合宜的態度,對於所有同事,無論是什麼職位,都須以禮相待。尋找釋放心情的方法

超負荷工作,不但會給身體也會給心理帶來壓力。心理上的壓力過大,往往導致各種疾病,如心髒病、中風、高血壓、胃潰瘍、神經衰弱等等,或者讓人養成一些不良習慣如抽悶煙、暴飲暴食等,這些情況或者致命、或者演變成致命疾病。就需要我們及時將工作中的壓力、壞心情予以釋放。解放的方法除了常規方法的閱讀、傾訴、在家看電視、蒙頭大睡、KTV、郊遊旅行、網絡聊天之外,我們還可以從國外借鑒一些。1.暴力減壓“隨身帶個小皮球鬱悶時偷偷捏一捏。”美國一個專為白領排憂解難的服務網站建議。隨身攜帶一個網球、小橡皮球或是什麼別的,遇到壓力過大需要宣泄的時候就偷偷地擠一擠、捏一捏,顯然要比掐同事的脖子、在大家目瞪口呆之下歇斯底裏地撕廢紙、捶桌子要好得多。

據說在法國有一家“減壓餐館”,用餐客人可以任意掀翻桌子、摔斷椅子。北京一家外企辦事處的辦公室角落裏也堆著各式各樣的流氓兔,專供員_T們拳打腳踢。另據一項在北京的調查,84%的男受訪者觀看了去年的足球世界杯比賽,而女觀眾居然也超過了女性中的半數。可見這類讓情緒盡情釋放的比賽,越來越受到歡迎。2.食物減壓一項最新醫學研究發現,某些食物可以非常有效地減少壓力。比如含有DHA的魚油,鮭魚、白鮪魚、黑鮪魚、鮐魚是主要來源。此外,硒元素也能有效減壓,金槍魚、巴西栗和大蒜都富含硒。維生素B家族中的島、B5和B6也是減壓好幫手,多吃穀物就能補充。工作的間隙,可以來一杯冰咖啡,能夠很好地舒緩心情。在飲食上下點工夫,可謂舉手之勞。

當然了,如果飯局應酬太多,沒辦法總能很好地規劃自己的飲食,或者吃得太多,肚裏再也裝不下了,那就在包裏揣盒維生素片或是魚油丸之類的,隨時補充。不過專家們指出,靠食物或者維生素減壓,必須要持之以恒,每天形成習慣,1個月之後就能慢慢見到成效。3.寫作減壓把一部分白領分成3組進行測試,一組隻寫對失業的想法以及失業對個人生活帶來的負麵影響;第二組寫今後的計劃以及如何找新工作;最後一組什麼也不寫。結果在連續5天每天30分鍾的寫作試驗之後,在接下來的1個月內,研究者發現那些寫自己如何不幸的失業者更容易找到新工作。

這些測試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寫作是一種效果顯著的減壓辦法,隻要一支筆一張紙走到哪裏都可以實行。在美國,不僅醫院大夫鼓勵病人記病床日記,就連一些書店也開始賣空白病曆日誌,甚至還有專門的書籍和雜誌指導病人如何操作。4.工作減壓許多身居高位的經理人們,往往事必躬親,凡事都要親自把關。可一個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企業的方方麵麵不可能都能兼顧,於是某網站的專家指出,信任下屬和同事、適當放權才是避免“積慮成疾”的正道。當然,在此之前,企業領導人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花一些時間悉心調教屬下,讓他們也能領悟你的經營之道——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你也能挖掘出未來的領導者。

那些普通自領,或者說一個人做老板、沒人分擔工作的人,在那麼多deadline堆在麵前要完成的時候又該如何應對呢?一個做媒體出版的朋友介紹他的減壓法:工作安排一定要得當,可以列一個電子報表,每天更新,哪些是要接的活、哪些是正在做的活、哪些是必須馬上送到客戶手裏的活……一目了然。5.睡眠減壓有了旺盛的精力,才能抵製住壓力的侵襲,睡眠便是一個重要保證。美國心理學會的專家給出以下別出心裁的小貼士:如果外界噪聲讓你難以入眠,那就人為製造一些“白色噪聲”,比如讓電視機一直小聲地開著,蓋過討厭的噪聲。

睡覺前少量吃些小點心,隻一點點是不會發胖的,這樣夜裏就不致於因為饑餓而驚醒。

金槍魚、火雞精肉、香蕉、熱牛奶、中草藥茶等食物都可以催眠。脂肪高、辛辣的食物在消化過程中都會讓你無法入睡。如果上床後腦子裏還在想事情,那就在床頭放一個錄音機、記事本什麼的,這樣一來,想到什麼就能馬上記錄下來,不用擔心第二天醒來會忘記。

不要羨慕那些吹噓自己壓力有多大、缺乏睡眠、時間不夠用的同事。提醒自己說不定哪一天你會參加他們的葬禮,或者至少去醫院探望他們。想想第一天工作的感覺

麵對每天的工作,我們總是會漸漸形成一種習慣。從好的一方麵來想,我們對工作逐漸上手,隨後越來越熟練了。熟能生巧,碰到各種難題都知道如何去得體處理,似乎得心應手。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每天麵對重複的問題,都是用同一種思考模式和方式來處理,逐漸變得麻木不仁,就會成為向前邁進的障礙。

青蛙煮水,死亡來臨,我們自己根本不知道。所以,我們應該養成經常“回味第一天上班的感覺”的習慣,始終有意識地問問自己,我們改變了什麼,我們求新了什麼,我們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我們離最初自己的理想和對自己的期望還有多遠?

回味第一天上班的感覺會幫助我們追求卓越,很多東西都是通過後天的努力而成功的。一個人要想成功,追求卓越必不可少。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無論你是領導者,還是一名普通員工,都要有積極的心態。為了事業的成功,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有勇氣追求卓越的人,不隨便妥協,也不隨便放棄,並不過分自傲,對事務非常執著,而且勇氣十足地去追求卓越。即使失敗了,也有人佩服你的勇氣。這也是工作富有激情的具體體現。勇往直前,一定會登上巔峰,享受“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樂趣。

經常回味第一天上班時的感覺,你就不會隻把工作當作一件差事,或者隻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如果是這樣即使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你依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激隋,但如果你把:[作當作一項事業來看待,情況就會完全不同。

回味你第一天上班時的感覺,你就經常會找到在工作中激情四射的狀態,可以幫助現在的你較快地恢複工作激情。

回味第一天上班時的感覺,你會發現:雖然當初你可能因為興趣而選擇了這一種職業,但是做久了的你現在發現,使你充滿激情做下去的不再隻是初始的興趣,更多的是一種責任,一種因為熱戀而產生的眷戀,一種因為取得成績而堅持下去的信心。這個時候興趣已經能轉化為一種更加深厚的激情了。

回昧第一天上班時的感覺,你會發現今天的成就就是昨天的積累,明天的成功則有功於今天的努力。你已經把工作和自己的職業生涯聯係了起來,會對自己未來事業負責,你會容忍工作中的壓力和單調,覺得自己所從事的是一份有價值,有意義的工作,並且從中可以感受到使命感和成就感。

回味第一天上班時的感覺,你會不斷樹立新的目標。保持長久激情的秘訣,就是給自己樹立新的目標,在你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之後,自然就會產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是讓瀲隋每天都陪伴自己的良方。

回味第一天上班時的感覺,你發現你自己已經學會釋放壓力。麵對壓力,你已經學會了管理壓力,並科學地釋放壓力,減輕了對工作的恐懼感,心情更輕鬆,更容易感染激情。

回味第一天上班時的感覺,你會時刻提醒自己切勿自滿。你不會滿足於已經取得的工作成績,而忽略了開創未來的重要性,你會把過去的成績當做激勵自己更上一層樓的動力,試圖超越以往的表現。

回味第一天上班時的感覺,點燃你心中的激情,從工作中發現樂趣和驚喜,在工作中發揮特長和創造人生的奇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