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四個武夫加上鄭芝龍這個海盜頭子與左某並列也就罷了,他劉肇基兵不過萬,馬不過千,算個什麼玩意?有什麼資格敢與左某並列?”
“我左良玉擁兵八十萬,天下誰不側目?一人一口唾液也能把劉肇基的兵馬淹死,朱由菘這個混蛋竟然讓我和他同授太子少保,簡直是左某人的奇恥大辱!”
左良玉的抱怨很快傳到朱由菘的耳朵裏,把這個有名無實的皇帝嚇了一跳,急忙降旨加授左良玉為太子太傅,但依舊不能讓這個驕橫跋扈的軍閥滿意,致使其與馬士英、阮大铖產生了巨大的矛盾。
左良玉仗著兵多將廣,一怒之下起兵造反,以“清君側,誅馬阮”為口號,率領“八十萬大軍”自漢口出發,乘坐數百艘戰艦順江而下,直取南京。
馬士英得報後大驚失色,急調黃得功、劉澤清二鎮向西進軍,討伐左良玉的叛軍,這才導致南明駐防江北的兵力空虛,被多鐸率清軍長驅直入,直搗揚州。
崇禎之前,有些武將的品級雖高,但如果沒有屬於自己的嫡係部隊,實權就無法與文官抗衡,因為兵部尚書、吏部尚書這些內閣大臣掌握著武將的升遷,由文官組成的內閣也把武將排除在了權力中樞之外,導致武將品級雖然比文官高,但實權卻不如文官大。
“哦……原來劉肇基到了揚州啊?”
朱由菘拍了拍腦門,“朕還不知道劉肇基馳援揚州之事,有他坐鎮揚州,林鎮疆自然要退居其次了。”
今年三十九歲的劉肇基出身將門,祖輩世襲指揮僉事,因此他的起點非常高,甫一出仕便是個正四品的高級武官。
而劉肇基本人也很爭氣,作戰驍勇,長於謀略,先後升任指揮同知、遼東副總兵、遼東總兵官,後來遭到誣告在崇禎十一年被解職賦閑。
朱由菘登基後劉肇基自請從軍效力,由於其資曆顯赫,朱由菘便授予其左都督、加太子少保的頭銜,命他屯兵江北,協助鎮守揚州的史可法拱衛南京北大門。
史可法手中兵馬不過萬人左右,便撥給劉肇基兩千人,命他前往高郵坐鎮,自行募兵,防禦揚州的最前線。
半月前多鐸率十萬清軍南下,駐守淮安的四鎮之一劉澤清不戰而降,率本部五萬人馬投降,清軍得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淮安,繞過高郵湖直撲揚州。
史可法得到消息後大驚失色,急忙修書向朱由菘及各鎮求援,止有劉肇基一人率四千將士自高郵抵達揚州,與史可法死守南京城的北大門。
馬士英附和道:“揚州危難之際,隻有劉都督孤軍馳援,足見其忠心,亦應該加以賞賜。”
朱由菘點頭:“該賞!史可法、劉肇基都應該加官進爵!傳朕旨意,賞賜史可法‘靖忠’伯爵位,劉肇基‘毅勇伯’爵位,世襲罔替。”
朱元璋開國後規定“凡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封號非特旨不得予”,簡而言之,就是文官不能封爵,隻有憑借軍功才可以。
但現在史可法的身份是揚州督師,前線總指揮,說他是個武官也未嚐不可,更何況在這亂世之中伯爵已經不值錢,隨手一抓遍地都是。
賞賜給史可法一個有名無實的伯爵總比讓他登上一品的官位強,馬士英自然不會反對,更何況自己還順水推舟賣了劉肇基一個人情。
“陛下聖明!”
馬士英躬身允諾,“老臣這就去讓翰林院擬旨,賞賜史可法靖忠伯、劉肇基毅勇伯,林鎮疆擢升廣陵總兵官、授明威將軍銜。”
https://www.biqiugege8.com/book/43074/26501674.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