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蕾最近不知道怎麼了,吃飯的時候總是吃幾口就吐了出來,然後就什麼都不吃了。媽媽也試著給蕾蕾換著吃一些麵、餛飩之類的,可是她還是吃得很少。
媽媽問蕾蕾:“為什麼你不吃飯啊?”
蕾蕾說:“你們做的飯太難吃了!還不如吃零食呢!”
媽媽說:“那怎麼可以?蕾蕾你要明白,零食一點營養也沒有的。總是吃零食,不僅你長不高,甚至……”
“媽媽你別說啦!我就是不想吃飯!你越說我越不想吃!”蕾蕾捂著耳朵大喊道。
看著蕾蕾這個樣子,媽媽真的是疼在心裏。她不知道,為什麼孩子這麼討厭吃正餐?
很多孩子都像蕾蕾一樣,仿佛正餐就是“毒藥”,一到飯桌上就開始和父母進行“戰爭”。就算父母將孩子強按在椅子上,他也是東張西望,動來動去,怎麼也不肯好好吃飯。
為什麼孩子會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孩子愛吃零食。還有的孩子,則是什麼都不喜歡吃。並且,他們帶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父母越讓他們吃,他們就越是不吃!並且,這些孩子平時都很乖巧懂事,這是最讓父母感到煩心的。所以,不少父母就發出了這樣的抱怨:“每天和孩子的吃飯就像經曆了一場戰爭,這幾乎讓我們崩潰!”
對於孩子的這種舉動,我們必須進行細致的分析。一般情況下,孩子從3歲的時候開始產生個性,這個時期他的大腦細胞正處於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運動能力和語言能力都有了快速的提升。孩子接觸的新鮮事物多了,注意力自然就會分散了,然後慢慢地就會有了自己的見解和想法。而到了六七歲時,他們逐漸產生出了叛逆的情緒,此時對於父母的教育就會格外排斥。而飯桌上的表現,正是這種叛逆心理的展現。
正是這個原因,很多父母覺得:孩子似乎突然間就變得不聽話起來了。孩子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證明自我的存在,進而證實自己能力的表現,這些都說明了孩子在逐漸地進步。
所以,父母想要讓叛逆期的孩子養成吃正餐的習慣,就需要恰當而又巧妙地引導。同時,父母還要和爺爺奶奶等其他家庭成員達成共識,讓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一定的連貫性。在這個過程中,最忌諱的是:過分去限製和控製孩子,從而更加激發他們的叛逆。
同樣,如果過分遷就甚至縱容孩子,也將會培養孩子的壞習慣和許多不良的生活態度。所以,我們必須找到最有效的手段來幫助孩子。
1.父母以身作則,潛移默化
爸爸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平時在家裏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孩子學習和模仿的對象,所以言行舉止方麵一定要非常注意。想讓孩子少吃一些零食,那麼爸爸媽媽也應該盡量地少吃一些零食,千萬不要一邊告誡孩子不可以吃零食,另一邊自己卻在不時吃著各種零食。這樣的說教,對孩子來說沒有絲毫的說服力,反而會導致孩子發出疑問:為什麼大人可以吃零食而小孩子就不可以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