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每次都要剩下一點飯(1 / 1)

牛牛吃飯特別慢,並且還有一個不好的習慣:每次吃飯都要剩一點。媽媽讓牛牛吃完,牛牛就會說:“我不吃!我吃不下,肚子脹!難道你要撐死我嗎!”

這個時候,牛牛的奶奶就會在一旁說算了,不要逼著孩子吃。可是,牛牛的媽媽覺得孩子的這個習慣非常不好。可是自己一說什麼,牛牛就發牢騷,並且奶奶也跟著幫腔,這讓她毫無辦法。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或正在麵臨著和牛牛媽媽一樣的問題。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喜歡在吃飯的時候剩飯呢?

通常,孩子吃飯本身就有興趣的因素在裏麵,餓的時候就會吃得快一些,等吃了一些的時候就會感覺不餓了,速度要比之前會變得慢下來。當媽媽不停地問是不是不想吃了,孩子就會非常樂意接受媽媽的說法而剩飯。這樣的想法,造成了孩子習慣於剩飯的結果。

這種類型的孩子,通常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虎頭蛇尾。他們的學習也有很多不良的習慣,例如剛開始寫作業的時候表現得非常認真,做得也非常好,可是越到了後麵就越沒有了精神,不想要繼續做下去,最後就會把事情給草草結束,就好像剩飯一樣。

所以,我們要改變孩子剩飯的習慣,這不僅是對於健康,更是對於他未來的一個人生態度。

1.父母樹立良好的榜樣

孩子的飲食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父母的影響,因此父母一定不要在孩子的麵前議論什麼菜好吃、什麼菜不好吃,自己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吃起來慢慢吞吞,最後剩下好多。為了孩子的健康和習慣著想,父母應該刻意去調整一下自己的飲食習慣,不能因為自己不喜歡吃就剩飯,這樣才能避免孩子學習自己。

2.適時地給予表揚和獎勵

當孩子開始逐漸不剩飯時,爸爸媽媽一定要及時地給予表揚和獎勵。這樣一來,孩子也會很樂意保持自己的每一個進步的,從而培養出良好的飲食習慣。父母不妨這樣說:“孩子真棒,今天一點飯都沒有剩,希望明天你可以繼續保持!爸爸媽媽看好你喲!”

3.強化“不吃”的想法是錯誤的

當孩子開始餓的時候他們自然就會吃得很快,不餓的時候自然也會剩飯。這個時候,隻要家長們不要刻意去強調他們“可以不想吃或者不吃也行”,那麼他們也就會慢慢地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內把飯菜都給吃完的。

更何況,愛惜糧食也是我們最早教會給孩子的常識,是中華傳統的優良美德。因此,我們要教育孩子時刻牢記:愛惜糧食,不要剩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