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快滿5歲了,可是他還不會像其他同齡孩子那樣捧著杯子喝水。根據很多育兒書上的說明,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要學會用杯子去喝奶喝水了,可小果根本不願意這樣做,仍然捧著他的寶貝奶瓶,怎麼都不肯放手。
“小果,為什麼你不把奶瓶放下呢?”
小果甕聲甕氣地說:“奶瓶多舒服呀,不怕摔壞,喝起來也方便。”
“可是,你知道你是大孩子了嗎?大孩子就不能用奶瓶了,那是給小朋友用的!”
“不嘛!我就是覺得奶瓶好!我要一輩子抱著它!”說完,他顯得像要大哭一樣。
看到孩子這樣,媽媽自然也不敢再說了。她的心裏感到很納悶:“難道,孩子說得沒錯?戒掉奶瓶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就不可以讓孩子順其自然嗎?也許到了一定時候孩子自己就會不知不覺地戒掉奶瓶了呢?”
對於小果媽媽的這個疑問,很多父母都有同樣的誤區。他們不知道,戒掉奶瓶和斷奶同樣重要。隻要細心看看長期使用奶瓶對孩子,就能夠明白其中的利害了。
長期使用奶瓶的孩子容易造成“奶瓶性蛀牙”和“奶嘴性牙齒”。“奶瓶性蛀牙”基本上都是發生在離不開奶瓶,喜歡含著奶瓶邊吃邊睡,年齡在18個月以內的孩子身上。由於奶液和果汁等一些甜味飲料都是酸性的,會侵蝕到孩子的保護層琺琅質,從而讓牙齒的表麵出現粗糙、空洞化,最終就會導致孩子出現蛀牙,甚至還會間接或者直接影響到孩子以後牙齒的發育。
而所謂的“奶嘴性牙齒”,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齙牙”等。當孩子睡著了以後,還仍然含著奶嘴睡覺,時間一久,就會造成牙齒和嘴唇部位的變形,最終形成扒牙、地包天、切牙突出、上唇上翹、下唇懸掛、發音不準、說話漏風、馬臉等許多不正常的現象。
不僅如此,讓孩子長期含著奶瓶,還會讓孩子的咀嚼能力得不到鍛煉,最終導致營養不良。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不得不把一些米粉、奶糊、蛋黃,甚至是魚肉等輔食都灌入奶瓶裏麵,然後把奶瓶當做是孩子的“喂食器”,讓孩子吸取。這樣一來,孩子不僅錯失了練習咀嚼的機會,同時許多固體食物得不到攝食。
除此以外,長期讓孩子含著奶嘴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還沒有辦法戒掉奶瓶,吃飯的時候,別的小朋友都可以開開心心地拿著勺子吃飯,隻有他隻能孤單地吃老師衝的奶粉或者米糊,等等。這樣的“與眾不同”,可能會讓孩子受到其他同齡小朋友的排斥,讓孩子產生自卑感,也會在心理上受到嚴重的傷害。
那麼,究竟如何才能讓孩子擺脫“奶瓶綜合征”呢?
1.明確奶瓶的用處
家長們一定要明確奶瓶隻是用來給孩子喝奶的,不可以把奶瓶當做“喂食器”給孩子喂一些輔食或者是飲料。所以,當孩子拿起奶瓶時,我們就一定要立即製止,告訴他:“孩子,這不是你的東西,你是大孩子了!難道,你想一輩子做個幼稚的小嬰兒嗎?”
2.切忌把奶瓶當成玩具
當孩子在哭鬧的時候,家長們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用奶瓶去哄他,讓他對奶瓶產生依賴感。我們不妨給他其他的玩具,例如魔方等,這些同樣可以起到讓孩子停止哭鬧的效果,並且對孩子沒有任何傷害。
3.不要讓孩子含著奶瓶入睡
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孩子含著奶瓶入睡。否則,他就會含著奶瓶睡一夜。
4.盡早培養孩子使用水杯的習慣
父母一定要盡早開始培養孩子用水杯喝水和喝飲料的習慣。在吃飯的時候,給孩子準備一個專用水杯,這樣就可以在孩子模仿大人喝水的同時,幫助他逐漸地學會使用杯子的技巧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