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清點物品的習慣,避免丟三落四(1 / 1)

說起自己的孩子小琛,她的媽媽氣不打一處來:孩子都已經上初中了,可生活方麵依然是一團糟。早上起來,被子是從來不疊不說,襪子還經常找不到。隻要媽媽不收拾,他的房間裏麵永遠都是亂糟糟的。

更讓媽媽失望的是,生活方麵亂點也就罷了,畢竟還有媽媽幫他;可是對於學習,他也依然如此。上學的時候丟三落四的,不是忘帶了筆,就是忘了拿課本。因為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小琛在學習上出現倦怠,獨立自主能力也就隨之變差,最終讓學習成績也跟著不斷下降。

“孩子,你不能這樣的!”媽媽總是這樣苦口婆心地說。然而,小琛卻也有自己的回答方式:“算了媽媽,別勸我了,我覺得自己就是廢物,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的!”

經常,我們會聽到一些父母在抱怨自己的孩子喜歡丟三落四,但往往都是打歸打、罵歸罵,孩子一會兒又把玩具和書本丟得到處都是。這些看上去都隻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可事實上卻給孩子的生活和學習甚至將來的工作上帶來不少的麻煩。因為,生活上的雜亂無章將會造成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的毫無頭緒。

然而,父母先別急著上火生氣,我們首先應當做的是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因為要說孩子,就是很多成年人,也時常會有這種習慣,經常是丟三落四。

造成孩子丟三落四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每當孩子找不到東西的時候,媽媽總會適時地給予幫助,如此一來,孩子就必然不會記得東西放在什麼地方了。時間一久,就會讓孩子養成依賴性,而出現這種局麵就要歸功於父母如此這般不辭辛苦地不斷付出。就像案例中的小琛,之所以總是丟三落四,這和他母親有著直接的關係。

其實,孩子喜歡丟三落四並不是什麼大問題,隻要父母不過於強化和擔心。重要的一點在於:父母不應該事事都去替孩子操心,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相信他們可以把一些事情做好,甚至有的時候父母還要故意去“事事不管不顧”,這樣一來,才能調動孩子的思維和四肢自己去管。隻要發現孩子有一丁點的進步,父母就應該給予及時的讚揚和鼓勵,這樣下去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管理自己,從而就會把丟三落四的毛病給改掉。

那麼,到底應該怎樣讓丟三落四的孩子變得自己會去收拾和整理,並養成井井有條的良好學習習慣呢?

1.固定孩子放物品的位置

父母可以給孩子規劃一個固定的地方,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專門的小櫃子,用來給孩子擺放書本和玩具等物品。並嚴格要求孩子把課本、練習本和玩具進行分類擺放,另外,父母還可以協助孩子掛放一些布娃娃、張貼一些兒童貼畫,等等,把這片小天地營造成一個少年兒童小世界的氛圍,以此吸引孩子去喜愛和珍惜自己的這一片“小天地”。

2.父母要做好模範作用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重要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往往都是潛移默化的,在收拾整理東西方麵也不例外。因此,父母在要求孩子的鞋子擺放整齊的時候,首先自己的鞋子就不要到處亂扔;要求孩子把櫃子和抽屜裏麵的東西放好的時候,那麼自己就要把物品給擺放得整整齊齊。

3.培養孩子收拾東西的習慣

父母平時要經常教育孩子把東西放置有序,這樣就有利於幫助孩子養成自覺收拾東西的良好生活習慣。不要放過任何一次孩子不按照規定辦的行為,隻要發現一次,就要立刻督促孩子按照規定把東西擺放收拾好。

有的時候,當孩子因為亂丟東西而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父母先不要幫助孩子去尋找,而是應該讓孩子感受一下之前不按照順序擺放的後果,然後再去幫助孩子。

4.創造一個每日打掃的慣例

一天所製造出來的混亂通常是很容易處理的,但是每天累積起來的混亂就會讓狀況變得很難收拾。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每天找一個固定時間去完成每日的打掃工作。

例如,在吃過晚飯以後,我們就要要求孩子將物品進行清理和打掃。一開始的時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打掃,以便讓這段時間變得更為有趣一些。一段時間過後,孩子每天打掃的慣例就會變成一種習慣,他的抱怨也在逐漸地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