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惑仔”的行為要不得(1 / 1)

坤坤今年剛上初一,但是脾氣卻非常暴躁,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和同學們大打出手。全班同學都很怕他,都管他叫“古惑仔”。

有一天,同學們在上體育課,坤坤和十幾個男孩一起踢足球。突然,一個同學不小心碰倒了他,於是急忙向他道歉,並把他扶了起來。可是,坤坤站起來後,不僅沒有說聲“沒關係”,反而一拳揮向人家。

那個男生高高壯壯的,自然不會這麼屈服。當他站穩後,沒幾拳就把坤坤打翻在地。坤坤準備站起來反擊,誰知道,眼前的一切令他驚訝了:踢足球的同學們圍在一起,惡狠狠地看著自己。甚至,還有女生也跑了過來,指著他說:“叫你總欺負人,活該!打死古惑仔!”

看著大家那種憎恨、冷漠的眼神,坤坤頭一次感到了害怕,拍拍屁股急忙溜走了。晚上回家,他對爸爸說起了此事,爸爸勃然大怒,狠狠地把他揍了一頓。

坤坤大哭道:“爸爸,你別打我好嗎?其實,我想有朋友!”

“古惑仔”是一句廣東話,意為小混混、小痞子。像坤坤這種愛好以武力與他人交流的孩子,正是典型的“古惑仔”。沒有一個父母喜歡這樣的孩子,可是為什麼,小小“古惑仔”會在校園裏越來越多?

有的父母會說:“這都是受不良風氣影響的!”的確,如今社會上流行一些宣揚、鼓吹凶殺、暴力的書刊雜誌、音像製品、電子遊戲,而正處於小學階段的孩子模仿能力比較強,尤其崇拜那些充滿“血性”的人物角色,從而對暴力產生幻想,最終形成一種潛意識。但是,把所有的罪過都推給社會,這未免有失偏頗。

孩子之所以成了“古惑仔”,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由於孩子思維不成熟造成的。這些孩子往往好逞強,對義氣、男子漢氣概理解片麵,容易做出缺乏理智的行為,所以一遇到衝突,就會怒火中燒,想要用拳頭解決問題。

而還有的孩子,則是因為內心缺乏安全感,擔心同學們排斥他、擔心自己受到欺負,因而對同伴的舉動非常敏感,稍稍感到不安全,就主動攻擊。

對於這樣的孩子,作為父母的你,就必須讓他懂得涵養的道理,要讓他明白:所有的問題,都能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下解決。然而,能做到這一點的父母卻少之甚少,就如坤坤的父親,聽到孩子在學校和人打架,就不由分說地選擇了打罵,這種現象反映了家庭教育的失誤。父母越是打,孩子就越是覺得拳頭最重要,否則,爸爸怎麼用力地打我,以此讓我屈服?

所以,對於“古惑仔”孩子,父母還是應該盡量走進他的心,了解到他為什麼要采取這種極端行為。在這之後,我們應該采用合理的手段,讓他學會涵養待人,這樣就能夠逐漸改變暴力行為。

1.教給孩子恰當的宣泄方式

孩子之所以選擇暴力行為,是因為他的心中有一團怒火。但他們無法發泄時,就會選擇暴力。所以,當看到孩子有些焦躁時,父母應及時與他溝通,了解他的真實想法,為他提供正常的體能和情感調解、宣泄渠道,讓孩子把自己的煩惱、憤怒通過合理的方法宣泄出來。

一般來說,怒火中的孩子身上總有無盡的能量,所以父母應當建議他盡量消耗體能,例如參加體育活動、娛樂活動,唱歌、跳舞,等等。

與此同時,父母還應教會孩子調節情緒的方法。像數數、深呼吸等,都可以幫助孩子控製情緒,所以父母應當多教教孩子這麼做。

2.引導孩子進行移情換位

心理學專家研究表明,攻擊者在看到受害者明顯痛苦時,往往會停止攻擊。然而,攻擊性很強的人則不然,他們會繼續攻擊受害者。這是因為他們缺乏移情技能,不會同情受害者。

所以,父母應從小培養孩子的移情能力,告訴孩子,攻擊行為會給別人帶來痛苦,導致嚴重後果。再讓孩子換個位置想想,如果你是受害者,那麼,你將會有怎樣的感覺和心情呢?讓孩子從本質上消除攻擊行為,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3.及時製止孩子的行為

有的父母有這樣一種觀點:孩子正是衝動的年齡,打架反而會促進他的成長!尤其是在男孩子身上,這種看法更是普遍。於是看到孩子打架,父母反而會鼓勵他。

父母不知道,這麼做無異於把孩子向火坑裏推。如果孩子打了人父母不製止,打人就成為攻擊行為的“獎勵物”,使孩子覺得打人並沒有什麼不對,以後還可以去打別人。當看到孩子出現暴力行為時,父母必須及時製止,並對他進行批評,讓他明白:打人是不對的。

4.培養孩子豐富的情感

想要讓孩子擺脫打架的習慣,那麼父母就應該培養他豐富的情感。例如,父母可以讓孩子通過飼養小動物,由此養成他的愛憐之心。這種鼓勵親善行為的方法,是糾正孩子攻擊行為的有效途徑,也是讓孩子懂得父母之意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