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人巧斷
有一個孤獨少年叫劉海,無倚無靠,入贅到李家為婿。丈人因他懦弱無能,備加虐待。他不堪忍受,便到一家官僚家中充當仆役,勤儉奉事,很得主人寵愛。幾年之後,積累了四百多兩銀子,便辭職回家與妻子團聚,準備置辦產業,獨立經營。
妻子看到丈夫滿載而歸,喜不自勝,便向父母炫耀。丈人知女婿手中有錢,頓生異心,一反常態,大設酒宴。女婿受寵若驚,開懷暢飲。
喝到半酣,丈人說:“你的妻子年輕無知,你又要外出謀事,這麼多銀錢交她保管恐怕不妥,一旦丟失,悔之無及。不如我替你暫時保存。”
女婿劉海胡裏胡塗地點頭同意了,並當場點交清楚。
次日清晨,劉海酒醒,自侮昨夜行為草率,便找嶽父討要銀兩。
嶽父眼睛一瞪,厲聲說道:“你一貧如洗,形同乞丐,鄰裏皆知。你哪裏會有銀錢放在我家,簡直是一片夢話!你寄食我家,我替你養活妻子,你知恩不報,反倒憑空訛詐,這還行嗎?”
女兒幫助女婿說理,嶽父大怒說:“生個女兒胳膊肘向外拐,跟爹媽都不一條心,留在家中有何益處?”於是把女兒女婿雙雙趕出家門。
劉氏夫婦含冤告官,縣官說:“你說你的銀子被嶽父吞沒,證據何在?”
劉的妻子出麵作證。
縣官陰笑道:“你父親說生了女兒胳膊肘朝外,很有道理。妻子給丈夫作證,不能相信。”
接著縣官把臉一橫,對他們喝道:“你們別再糾纏了,否則我就要追究你們不孝不義的罪責!”說著把二人趕出了縣衙。
劉海悲憤難耐,聽說鄰縣青陽縣的縣官郭傑人公正廉直,善於斷案,到處傳頌,被譽為智探,便前去訴冤。
郭傑人聽完訴狀後說:“我很想幫助你們,可是你們不住在我的縣內,不歸我管的屬地,此案我無能為力。”
劉說:“聽說您是一位青天老爺,我才來訴冤。您若不肯審理,我的冤屈就無法辯自了!”
說著痛哭流涕,哀求不已。
郭傑人笑道:“你如果一定要讓我審理此案,就要暫時坐牢,你願意嗎?”
劉海說:“隻要能審斷明白,就是刀杖加身我也心甘情願,何況僅是坐幾天監牢呢!”
於是,郭傑人吩咐把他收禁在監,然後寫了一封公文給劉海所在縣的縣官,內稱:“我縣捕獲大盜張三,供稱劫得銀錢四百餘兩,寄存在貴縣某村窩主李林家中。希即派人捕捉李林,搜取贓銀,一並解來我縣。那縣官接到文書,見是強盜重案,不敢怠慢就親自前去抓捕李林,果然搜出四百兩銀子,火速派人押送鄰縣,交給郭傑人。
郭傑人把劉海麵上塗墨,身穿囚衣,押在公堂一角,然後對某說:“此盜供說劫得銀錢四百餘兩,寄存在你的家中,現在由你家中起獲了贓銀,數目一致,你是窩贓罪犯,依法要斬首示眾。趕快招認吧,免得皮肉受苦!”
李林大呼冤枉,連忙分辯說:“我家的四百兩銀子是女婿劉海所存,聽他說是他給人當仆役時積攢來的,是否屬實,您可拘捕劉海與張三對質。我實在冤枉,還要求您明察。”
郭傑人笑道:“如果見到劉某,你恐怕又要圖賴了。”
李林說:“與其冤枉被殺,不如表明心跡。您把劉海找來與張三對質,就會知道我確實不知劫盜內情,隻要有一線生路,我哪裏會要錢不要命呢?”
郭傑人說:“真是如此的話,那麼劉海無需再抓,就在你的麵前。”
於是命令把劉海的枷鎖取掉,臉麵洗淨,囚衣脫去。李林一見,羞愧交加,無地自容。郭傑人當堂把銀錢交還劉海,並嚴厲申斥李林道:“為了保全你們嶽父和女婿之間的感情,我不再重重罰你,下堂去吧!”
劉海感激涕零,其嶽父也從此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