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嘲,女人實用詼諧術(1 / 1)

四、自嘲,女人實用詼諧術

自嘲不同於幽默。所謂自嘲,即運用戲謔詼諧的語言,或借用別人譏諷自己的語言,來嘲笑自己,貶抑自己,通過表麵上的嘲笑與貶低,達到某種交際目的。

女性如能恰用自嘲,就能在任意場合,詼諧自如。隻是,自嘲雖然很容易,但讓自嘲發揮好作用卻不簡單。歸納起來,自嘲大致有這樣一些作用。

1.自嘲增添情趣

在一些交際場合,運用自嘲可以增添樂趣,融洽氣氛,增進彼此的了解和友誼。

胡適在某大學講課時,引用了不少孔子、孟子和孫中山的話,於是在黑板上寫上“孔說、孟說、孫說”。當他發表自己的意見時,他說道:“因為我姓胡,就為胡說。”並在黑板上寫下“胡說”兩個醒目的大字。學生們一看,個個大笑不已,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

又如:

某縣紀檢委書記楊兵是個“獨眼龍”,有一天到鄉裏檢查工作,晚上吃飯時,鄉長、鄉黨委書記和新任秘書小張坐陪。席間,小張見縣紀委楊書記總戴著一副墨鏡,很是納悶,便信口問道:“楊書記為什麼吃飯的時候還要戴著墨鏡呢?”楊書記怔了一下,旋即摘下墨鏡,一板一眼地說道:“讓你瞧一瞧就知道了,我堂堂的紀委書記,豈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眾人聽過,不禁哄堂大笑。

2.自嘲贏得同情

由於自嘲是一種自我貶低,因此很容易引發別人的同情心,得到別人的幫助。舊社會相聲藝人街頭賣藝,為的是混口飯吃。表演完了,向人要錢,其說辭很是精彩:

我不是誰的錢都要。好幾百位看客都給錢,說相聲的早發財了。左鄰右舍您別給,周圍做買賣的您別給,沒帶錢的您別給,大票換不開的您別給,哪位有零錢兒不願給的,您別給。不過,都不給,我們吃什麼呀?無君子不養藝人,我們外出謀生,就靠列位君子養活呀!我們是您的歡喜蟲兒;您喜歡養貓,我們就是貓;您喜歡養狗,我們就是狗;您喜歡養鳥兒,我們就是鳥兒。養鳥兒不是聽叫叫嗎?小哥兒,人叫半天了,該您喂了。哪位有零錢,給帶個頭兒,我看也不費勁兒,掏出來‘啪’一扔,摔破了您甭管。

這是相聲藝人迫於生計的自嘲,這種自嘲,極力貶低自己,使觀眾聽後無不產生一種憐憫之情。

3.自嘲譏諷邪惡

對社會上的邪風惡俗,動用自嘲嬉笑怒罵,寓莊於諧,也是一種抨擊世俗的有效方法。

30年代,有人攻擊魯迅先生是“墮落文人”,於是魯迅先生便將“墮落”兩字減去一些偏旁,變為“隋洛文”,用作自己發表抨擊文章的筆名,看似自嘲,實質是諷刺社會惡勢力。

1910年,畫家李銳給浙江名醫範賡治畫了一幅坐在蒲團上的肖像。範便在肖像上題字自嘲:

想儒巾破了,故而出頭;

想世路窮了,故而縮足;

想仕心壞了,故而不僧不俗;

眼不識人,腹無點墨;

鬆下坐蒲團,狂生麵目。

顯然,範賡治對日益頹敗的世風是極為不滿的,可他沒有直言抨擊,而是借自嘲抒發自己的某種怨憤。

4.自嘲委婉拒絕

用自嘲方法拒絕別人,可避免難堪,同時又樂意為人所接受。

美國總統林肯借自嘲拒絕參加一次會議,他的言辭也十分巧妙:

我停住腳步為一位女士讓路,可她卻停下來盯著我的臉。她說我是她見過的最醜的人。我說她講對了,但是我又有什麼辦法呢?

她告訴我:當然有辦法。生就的醜相雖然沒有辦法,但你可以躲在家裏,尤其不要參加會議。

人們一聽,都為林肯的自嘲捧腹大笑,邀他參加會議的人,也不再強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