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考官問:“你注意到沒有,首長接見外賓時,除了錄音以外還有個人在速記。你認為,有了錄音機,速記還有用嗎?”這是個基於生活常識的應變能力考題,你可簡要回答:“我認為是有用的。因為錄音機與速記可以功能互補。錄音機隻能解決聲音的記錄,需要書麵材料時,就要靠速記了。當需要經過特定整理的信息時,采用錄音機,就隻能是事後整理,而速記可現場加工整理。”
當考官麵帶微笑地問你:“從報名表看,你是甘肅省人,一定非常熱愛家鄉,是否平時經常關心甘肅的變化呢?你應馬上答道:“是的,非常關心。”考官接著問:“那麼請問2000年國家五·一獎章獲得者中那些人是來自甘肅的?”這道題的難度相當大,一般人是答不出來的。如果你直接答“不知道”,可能會影響你的麵試成績。當然考官也不指望你將甘肅的多名五·一獎章獲得者全部答出來。,而是在測試你的隨機應變能力。你可這樣回答:“我看過報紙,2000年國家五·一獎章獲得者甘肅有多名,遺憾的是,我都不認識,也沒用心去記。”考官會追問:“為什麼甘肅會有五·一獎章獲得者呢?”你可以答:“甘肅是我國西部的重要省份,每年都湧現許多優秀人才,他們中的傑出者,就有可能被評為國家五·一獎章獲得者。”這樣的回答,考官可能會滿意的。
自圓其說是指當考官問到的問題沒有固定答案時,那你就要風趣、生動地將自己的理由說得無懈可擊。
比如,當問到你對海外現代浪漫派某個歌唱演員的演出風格怎樣評價時,你可根據自己對該演員的演出風格喜歡與否,或褒或貶,隻要把你的理由講充分即可。
再比如,讓你從一個創新能手,一個勤勤懇懇功績卓著的“老黃牛”,一個見義勇為者,一個勤政廉政的好公務員等四個市級勞動模範中,選出兩個出席國慶觀禮時,隻要你把挑選某人的理由講充分,就不要顧及其他候選人了。你可以挑選“創新能手”與“見義勇為者”,你也可以挑“老黃牛”與“好公務員”。若被問及為何不挑選另外兩人時,你可作答:“按道理四人都夠出席國慶觀禮的條件,但名額有限,隻能去兩個,不存在重視誰與輕視誰的問題。”
若考官問道:“你的條件不錯,如果沒被我機關錄用,你會怎樣想?”你可回答。:“盡管我的條件不錯,但離職位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不能錄用,我很遺憾。”你還可回答:“盡管我的條件不錯,但還有不少比我更優秀的人參與競爭,競爭是殘酷的,我有這個思想準備。”